赵国拥有那么多名将,怎么还是打不过秦国?
2021-04-21 10:28:21 樊长使 莒姬 魏美人 郑袖 芈戎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也即大部分弱小的诸侯国,基本上都被周边的大国兼并了。到了春秋末期,魏赵韩三家联手消灭智氏,并在战国初期瓜分了晋国,成为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与此同时,田氏代齐的发生,促使战国七雄的局面得以形成,也即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燕国七雄并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对于战国七雄来说,最后是由秦国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在这一过程中,赵国无疑是秦国的重要对手。三家分晋后,赵国曾先后在晋阳(今太原)、中牟(今鹤壁)、邯郸(今邯郸)定都,公元前372年又立信都(今邢台)为赵之别都。至赵武灵王时,赵国称王,施行胡服骑射,沿阴山修筑赵长城,公元前296年灭中山国。成为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与秦国展开了数十年的争霸。那么,问题来了,赵国拥有李牧廉颇赵奢等名将,为何还是被秦国消灭呢?

image.png

  一

  首先,就胡服骑射后的赵国,不仅拥有精锐的士卒,更诞生了李牧、廉颇、赵奢等名将。由于实行胡服骑射,赵国得以在战国中期就建立起以骑兵为主体的一支军队,它在战争中的作用即刻显示出威力来。就在胡服骑射的次年,赵国就向袭扰赵国已久的中山国发动进攻,一直打到宁葭(今河北获鹿县北)。又西攻胡地,到达榆中(今内蒙古河套东北岸地区),“辟地千里”,林胡王向赵贡献良马以求和。赵武灵王让代地的相赵固专主管所占领的胡地,向内地提供骑兵。凡此种种,促使赵国的武力逐渐追赶上了商鞅变法后的秦国。

image.png

  就秦国来说,诞生了白起、司马错、樗里疾、王翦、李信、王贲、蒙骜等名将。而就赵国来说,也有李牧、廉颇、赵奢等名将。其中,李牧、廉颇和白起、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这无疑是对赵国将领水平的重要肯定。不过,尽管如此,在公元前228年的时候,赵国还是被秦国大军攻破了都城。虽然后来公子嘉建立了代国,但是,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代国还是被秦国秋风扫落叶般的消灭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名将众多、士卒精锐的赵国,依然被秦国消灭,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赵国的地理位置,明显不如赵国。

  二

  对于秦国来说,其核心地理位置,包含今甘肃、陕西等地。因此,秦国的北边、西边、南边都没有什么诸侯国。特别是南边的巴国和蜀国,在公元前316年就被秦国消灭了。于是,秦国只需要做好东边的防御,就能应对山东六国的进攻了。而这,意味着秦国可以放手攻打山东六国,加上函谷关带来的防守优势,促使山东六国的合纵攻秦之战,几乎都没有取得什么重大的成果。但是,就赵国来说,则是地处四战之地。赵国的北边是不断袭扰的匈奴,南边是魏国、韩国、楚国等诸侯国,东边则是齐国、燕国,而赵国的西边,则是虎视眈眈的秦国。

  于是,在整个战国时期,赵国很难将所有精力都用来对付秦国,因为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与此相对应的是,秦国则敢在长平之战中,动用几乎所有的精锐来进攻赵国,这成为秦国取得长平之战胜利的重要原因。在长平之战后,燕国经常袭扰赵国的后方,齐国则选择和秦国结盟。凡此种种,都让赵国所处的环境非常棘手和危险。简而言之,赵国地处四战之地,这让他在对付秦国的过程中,具有先天条件上的劣势,所以这成为赵国最终输给秦国的原因之一。

  三

  另一方面,在笔者看来,虽然在战国时期,名将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不过,名相、纵横家这样的人才,同样会对各个诸侯国的强弱起到重要的影响。就秦国来说,不仅具有白起、王翦这样的名将,还拥有商鞅、张仪范雎等名相和纵横家。比如,在山东六国合纵对付秦国的时候,秦国可以派出张仪去拆散山东六国的合纵,为秦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再比如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让秦国能够对山东六国各个击破。战国时期,范雎觐见秦昭襄王阐述其秦一统天下的战略。范雎认为,只有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领地,主张“远交近攻”策略。这一策略得到秦昭王的积极推行,并任范睢为相。

  “远交近攻”策略先把斗争重点放在离秦国较近的韩赵魏三家,而暂时对较远的齐楚置之不顾。对此,在笔者看来,“远交近攻”不仅巩固了秦国所攻取的土地,还破坏了东方诸侯国的“合纵联盟”,加快了秦朝建立的步伐。所以,在长平之战爆发的时候,赵国显然被这一策略所孤立,只能单独抗衡秦国的进攻。而就赵国的国力来说,则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四

  最后,说到秦国的国力,自然不能忘记商鞅变法带来的影响。在战国时期,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于是,秦孝公便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整体实力得到发展,士兵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而就赵国来说,胡服骑射不是一场全面的变法,也即胡服骑射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士兵方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强赵国的国力。

  当然,这也是因为赵国缺乏著名的治国之才或者变法人才,比如赵国的文臣之中,蔺相如的作用,主要还是在和秦国会面时的交锋上,至于治国方面,蔺相如自然和商鞅不是一个层次的。而就平原君赵胜等人,更无法和张仪、范雎等人相提并论。所以,对于战国时期的赵国,过于重视武将,反而走向了一个极端,这导致文臣谋士在赵国反而没有什么存在感,乃至于让郭开等佞臣得势,影响到赵国君主的对外判断。与此相对应的是,秦国则是文臣武将全面发展,以此为秦国君主提供更多的策略,这成为秦国能够消灭赵国的重要原因。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