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她为什么会被杀?

  说到上官婉儿,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唐中宗唐隆元年(710年)六月二十日傍晚,华灯初上,暮色苍茫,临淄王李隆基一身便服,在道士冯处澄掩护下,来到长安城北西内苑总监廨舍中,静待时机。黄昏,黑压压一片明甲执戟的禁军聚集在玄武门外,肃然而立。午夜,长安城上空忽然下了一阵流星雨,散落如雪。万骑果毅葛福顺和李仙凫来到廨舍,请求行动。

  万骑果毅是北衙禁军的中级军官,最早可以追溯到李世民时代。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涉险成功,为了防止别人有样学样,于是精心挑选了一批骁勇果敢之士,穿虎文战衣,跨豹文马鞍,整日在禁苑中走马射猎,晚上便驻扎在玄武门外,保卫皇宫安全,谓之百骑。武则天时期增加到千骑,唐中宗时期增加到万骑,隶属左右羽林军统领。

  李隆基对心腹刘幽求点了点头。刘幽求大声说:"天意如此(指天降流星,这是权力更替的预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前也曾“太白经天”),时不可失",大家跟我来。一帮人拔剑进入羽林营,杀死左千牛卫中郎将(禁军统领)韦璿,长安县令韦播等人,将几人头颅拿到李隆基跟前,李隆基举着火把确认无误,下令,葛福顺率领左万骑攻玄德门,李仙凫率领右万骑攻白兽门,李隆基勒兵玄武门外,等候城内消息。

  三鼓时分( 23点—次日1点 ),葛福顺等人得手,于凌烟阁前大声鼓噪,李隆基闻声,带着刘幽求等人长驱直入,直奔太极宫韦皇后闻乱,惶惑跑进飞骑营(即万骑营,早被李隆基控制),几个飞骑斩其首献于李隆基马前。安乐公主正在照镜画眉,被冲进去的军士斩杀于卧室。

  李隆基进入太极宫,上官婉儿闻得外面有变,手持蜡烛出来迎接,拿出了唐中宗李显驾崩后自己亲手草拟的诏书,诏书上写着,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帝,韦皇后参知政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只是这封诏书没有颁布,被宰相宗楚客改了。宗楚客说,相王李旦和韦皇后是嫂嫂与小叔子的关系,自古嫂叔不通问,两人一起上朝,传了绯闻咋整?于是把诏书改为韦皇后临朝参政,相王李旦为太子太师,颁布于外。

  就是说,虽然(让李旦辅政)这份诏书作废了,但是上官婉儿一直保存着,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命在旦夕,赶紧拿出来给刘幽求看。刘幽求跟李隆基说,三郎(李隆基小名),上官昭容原来是自己人,不能杀。李隆基不许,斩于旗下。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十月,秋风萧瑟,黄叶遍地,宰相上官仪长子上官庭芝的夫人郑氏生下一个女儿。郑氏怀孕的时候,梦见一个天神,耍着一杆大称,说道,我要用这杆秤称量天下。梦醒不久,上官婉儿出生。满月之后,郑氏摸着她的小脸逗笑说,你难道就是那个称量天下的人吗?上官婉儿听了,挠着小手,哑哑有声,仿佛在说“是”。十二月,祸从天降,上官仪和上官庭芝因卷入李治废后事件,被武后处死,家产抄没充公,尚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儿随母亲郑氏配没掖廷宫为奴。

  掖庭宫居于太极宫西侧,是低级宫女居住和犯官女眷服役之处。卑湿寒冷,终年少见阳光。郑氏每天未明即起,干一天繁重的洗衣扫除等杂活,累得骨头散了架,回到住所,点上昏暗的油灯,教小婉儿读书认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郑氏出身名门,乃荥阳郑氏之后,自小接受了良好的家教。

image.png

  著名学者余世存在《家世》中写道,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够累世不衰,历千年不败,即使偶有挫折,终必复振,皆因历代都重视教育,“子孙虽愚,诗书必读”,富贵荣华不易,贫穷流离不改。因为他们明白,金银珠玉都是身外之物,流通性强,变数极大,说没就没了。唯独知识和文化,夺不走,抢不去,丢不了,可以累世传承。因此古人云:馈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与其留给孩子万贯家财任其挥霍,不如给他一本书,让他自己奋斗,考取功名富贵。“读书多了容易做官,做官容易出名”。

  婉儿这个名字出自《诗经》: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婉是柔顺的意思。郑氏希望上官婉儿像荒野的蔓草一样,柔顺而顽强,茁壮成长。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屈辱的家世和艰辛的生活让上官婉儿很小就成熟了。她刻苦攻读,不舍昼夜,不仅文词精妙,而且明习吏事,很快动达天听,十三岁(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被武后选中,召入宫中考试。上官婉儿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对于她这种罪人之后,机会犹如沙漠里的水滴一样珍贵,一旦错过,此生再无。她“援笔立成,皆如宿构”。

  武后大喜,将其选为唐高宗李治的才人。才人是皇帝的中级嫔妃,不仅侍寝,而且帮助皇帝处理各种诏书。武则天就是十四岁进宫,成为李世民的才人。时年李治五十岁,武后五十三岁。鉴于李治晚年患有严重的头痛,双眼模糊,早就不理朝政,因此武后将上官婉儿选为才人只是给她一个可以随意出入宫禁的合理身份,而非侍奉李治御塌之前。

  从此上官婉儿成为武后的私人秘书,宫中诏令,多出其手。武后的行为很快引起李治不满,李治虽然不想管事,但是不代表不能管事。有一天二圣临朝,宰相在堂下汇报,武后让上官婉儿躲在案裙(用布帘遮住的桌子)下记录。很可能是记得无聊,上官婉儿好奇心大起,便探出头看看宰相到底长啥样。李治见了,怒而退朝,把上官婉儿叫来,随手拿起剪刀,一剪刀扎在上官婉儿额头上,顿时血流满面,而且不让拔。武后见李治怒了,识趣不言。

  上官婉儿哭着说,圣上不要生气,我给您作一首《拔刀子诗》,要是您满意,我就把刀子拔了。说完出口成章,堪比曹植七步诗。武后见李治意歇,就说,孩子还小不懂事,以后慢慢调教。毕竟人才难得,饶了她吧。李治哼了一声,拂袖而去。从此上官婉儿额头上留下一道疤。为了遮住这道疤,她便剪些花黄,贴在额头上。上官婉儿显赫之后,这种妆容传遍全国,《木兰诗》中有“对镜贴花黄”之语,其实是写大唐盛行的妆容,不是北魏的。

image.png

  李治扎了上官婉儿一剪刀,其实是给武后立威,告诉她大唐的御宇者到底是谁。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但是故意当着主人打狗,这打的就不是狗,而是主人了。

  不过李治余威虽在,但是也如落日余晖,照不了多长时间了。很快李治驾崩,武后废了李显为庐陵王,群臣劝进,武后篡唐自立,建立大周帝国。上官婉儿好风借力,直上青云,成为武则天的“内舍人”,自通天元年(696年)起,“恒掌宸翰(皇帝亲笔手诏御札),军国谋猷,杀生大柄,多赖其决”。时年上官婉儿32岁。

  武周期间,诸武用事,武则天还曾一度想立武三思为太子,上官婉儿身为武则天亲信,遂与武三思互动频繁,两人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关系。后来经过狄仁杰等人劝谏,武则天最终将李显从房州迎了回来,立为太子,上官婉儿作为武则天和李显的联络人,又与李显和韦后建立了良好融洽的关系。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扶持李显复辟唐祚,李显又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深被信任,还将其拜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就是说,此时的上官婉儿成为李显老婆,跟武则天一样,也是侍奉父子两代皇帝。

  上官婉儿见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有效仿武则天的迹象,遂倾力相助。当年武则天为了得人心,把女子法定结婚年龄从十五岁延迟到二十岁,以收人望。上官婉儿跟韦后说,你跟她学学。韦后于是规定全国士民一律为被父亲休弃的母亲服丧三年,男子二十三岁时才算成丁(以前是二十岁,往后推了三年),五十九岁免除劳役(以前是六十岁,往前推了一年)。女子法定结婚年龄从二十岁推迟到二十三岁。后来太平公主有样学样,规定女子二十五岁才是法定结婚年龄。这个标准即使按照现在看来,也是有点晚了。

  上官婉儿还经常劝说李显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对大臣所作之诗加以评定,名列第一者赏赐财物爵位。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靡然成风。上官婉儿酷爱藏书,所藏之书均以香薰之。百年之后其书流落民间,依然芳香扑鼻,且无虫蛀。唐德宗时期大臣吕温在《上官昭容书楼歌》中写道: "君不见洛阳南市卖书肆,有人买得《研神记》,纸上香多蠹不成,昭容题处犹分明,令人惆怅难为情。"

  上官婉儿有《彩书怨》诗堪称佳作: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这首诗显而易见是写给一位男子的,只是此人是谁,已不可考。

image.png

  但是没过多久,上官婉儿发现,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权谋水平跟武则天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就是两个猪队友,跟着她们混,肯定倒血霉。而且武则天之所以能够坐大,很大因素是凭借李治这尊佛护佑。李显这个自身难保的泥菩萨很显然护佑不了妻女,因此上官婉儿就想未雨绸缪,给自己找条退路。很快,安乐公主就跟李显请求,要当皇太女。李显当然同意,可是遭到宰相魏元忠等人极力反对,败兴退朝。

  上官婉儿趁机泣血极谏,扣心竭诚,请求李显不要冒天下大不韪。李显惑于韦后安乐,其志不坚。上官婉儿见李显不听劝,就提出辞职回家,闭门读书,李显也不同意。上官婉儿又说,那我出家为尼总行吧,李显还不答应。上官婉儿也是执拗之人,一怒之下喝了毒酒,想要“尸谏”,差点就没命了。幸亏李显发现得早,派御医将其救活。精心调养了一个多月,方才痊愈。

  病好之后,上官婉儿请求将自己的昭容称号降为婕妤,连续提了三次,李显勉强同意了。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太子李重俊被安乐公主和武三思逼迫太甚,于景龙元年(707年)七月发动兵变,杀武三思和武崇训(武三思儿子、安乐公主丈夫)于其府第,又引兵从肃章门斩关而入,大肆搜捕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韦皇后处,大喊:“我看太子的意思,是想先杀上官婉儿,然后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李显和韦皇后大怒,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令右羽林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李重俊兵败被杀。时年上官婉儿43岁。

  武三思死后,韦后一党实力大衰,上官婉儿更觉这条船不稳,遂与太平公主和李旦加深了接触。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初二,李显暴毙,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共同起草遗诏,让李旦辅政,但是韦后不许,又拟了一封诏书。上官婉儿便把自己写的保存起来。六月二十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韦后安乐及其余党,上官婉儿也被诛杀,时年47岁。

  李隆基为啥一意孤行要杀上官婉儿?其实是为了剪除太平公主的羽翼。上官婉儿本身无罪,可是李隆基知道自己和太平公主必有一战,两人是你死我活的厮杀,上官婉儿历经李治、武则天、李显三代,有丰富的权斗经验,如果留着,肯定会成为太平公主得力助手,不会成为自己心腹干将。因此赶紧杀了,免除后患。

  上官婉儿死后,李旦亲自下诏厚葬,太平公主非常哀伤,遣使吊祭,词旨绸缪。

  上官婉儿临死,面色不变,吟了一句诗:势如连璧友,心似臭兰人。这句诗是当年唐高宗和武后在御花园赏花时,园中开了一枝双头牡丹,“二花并蒂而生,如鞍子而不相连属”,武后大喜,让上官婉儿吟诗庆贺一下。上官婉儿略加思索,脱口而出一首五言诗,其中两句便是:势如连璧友,心似臭兰人。该诗一语双关,明为赞美双头牡丹,实为称颂高宗武后二圣临朝。连璧即珠联璧合,比喻二人亲密无间;臭兰出自《周易·系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香味)如兰。”

  上官婉儿终其一生,没有找到跟她合璧同心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