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官制有何特殊之处?为何宋代官员都无为平庸?
2021-12-02 14:20:09 陈玄风 张先 昭庆公主 夏竦

  宋朝时期有很多“无为平庸”的官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中国,论奸臣出得最多的朝代,这谁都说不清,毕竟身处政治中心,你忠与奸都决定了你是不是能活下去。说到最为出名的几个大奸臣,蔡京秦桧高太尉,会发现你能叫得出来名字的大多都在宋朝,这大约是因为《水浒传》的原因。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宋朝的官员似乎在知名度上比其他的朝代高很多。很多的书本上的文人都是官场出身,但是提到他们的政治功绩,似乎并不算很好。

  官职本位思想的变换——官员越来越不爱表现政绩

  北宋时期,王安石青苗法一蹋糊涂,司马光除了写书就剩下和王安石宫斗,童贯蔡京更是奢靡无度。似乎在提到宋朝官员的时候,发现他们总是喜欢墨守陈规,喜欢拉帮结派,唯独不喜欢放开手脚为人民行善事。诚然这是一个中国百姓在古代过的最为安稳平静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官员过的最为安逸糜烂的时代。

  古代的官员想要升迁,最为重要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之上做出一些好看的“政绩”,这样在进京述职的时候才有话可说,如果兢兢业业但是做的都是一些见效慢的任务的话,很不幸,你要下台了。

  这种说法看似是危害百姓的利益,实际上如果不采用这种方式,同样的时间,几乎没有人会做任何事,不会有人真正用心于百姓。官员来到一个地方,捞一票,转一转,画几个大饼,搞点交通,维护维护治安,任期满了,秩序不乱。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古代官员的生活。

  1.相对看资历的社会永远无法培育出新鲜血液

  一个普通人,靠着科举考试一鸣惊人中了进士,此时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但是想要立刻当大官是不太可能的。一般来说科举考试之后,就可以做一些低层次的官职了。一般来说除非皇帝钦点,这些人做的都是县令、主簿这种官职。这种官职大多只是对能力的考核,不会给你太多的政绩的压力,毕竟年轻就是希望。

image.png

  进士出身的官员自然在封建官场春风得意,只要不站错队,或者严重的渎职腐败。一般很快就会得到赏识。宋朝对于官员的升迁是有着明确的年限的规定的。“一年一考一升迁”,也就是说,在位一年的进士,如果当政一年业绩突出,就会有升迁的机会。

  如果业绩平平,就在位置留任,第二年继续考核,如果业绩还不行,到了第三次必然会升迁。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地方,想要一步冲天,需要在最开始的一年努力,一旦过了开始,之后再无机会。

  这种官阶升级可以说给了年轻人冲劲,同时也给了一些喜欢摸鱼偷懒的人安慰。毕竟到哪里都是贪污,在小地方贪污可比在大城市里贪污更不容易被抓到。到了三年任期满自动升职,就算是政绩稀松平常,总好过那些酷吏。偶尔做点亲民的事情,百姓还爱戴你。所以混日子在北宋的官员之中是极为普遍的。

  2.人才不断档——科举快速发展加官职随人数增长

  好官员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基于中国人口来说,整个中国的人才是非常多的。

  即使采用了科举制来进行选拔,最后脱颖而出的人才还是太多。你又不能把这些人送回去,只能给他们安排各自的职位,等到下一批官员来了,又要准备新的职位。这时有人会问,这样无穷无尽的加位置,那么整个官僚系统不会直接通货膨胀吧。

  关于这点宋朝没有什么处理手段,一来宋朝人口增长还是比较快的,社会又安定,可以养一些闲职,二来宋朝俸禄偏低,国库压力小。

image.png

  宋代确实出现了极为多的“文人为官”的现象,就是大家印象之中的文人,身份却都是官僚。这一点是其他的朝代所没有的。这一方面说明的宋代官员的总体文化水平极高,一方面说明了,社会的人才资源被严重的浪费。当一个国家官员都是文人的时候,对于语文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于历史来说是一件坏事。

  文人当政会造成矛盾激化、结党营私等等朝廷乱象。一般来说纯粹的文人在官位之上的表现也是很差的,性格太容易标示从而不适合官场。

  官场的“千层饼”权力现象和相互碾压

  宋朝独特的同一职位多人参与的官位机制,在解决了个人的权力集中的同时也催生了更多的政治矛盾。自己手中的权力和别人高度重叠,也就是,你同时有着极高的个人权力,同时和别人相比又什么都没有。官场的内斗绵延了数千年,到了宋朝这一代都已经是集大成者。官场上的人都是人精,能不参团就不参团,自己安心做自己的工作多好。没有人再会简简单单地被拉下水,因而想要从官员的本职工作来弹劾一个人极为困难。

  1.陈桥驿遗事——建国之路容易被模仿

  宋朝的的诞生在中国历史之中似乎很常见,一个国家的君主没有太大的戒心,结果被手下的大将偷了家。这件事五代十国时期天天发生。因为太容易被后人“效仿”。宋代的君主就想着方法削弱官员手中的直接权力。首当其冲的就是将军,赵匡胤黄袍加身就是这套路,万一什么时候手底下人也效仿当初的自己,那就真的无法挽回了。所以,官员有权力但又不能自己掌握权力不行。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先不说“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宋朝将领轮班调防制度。就连官场都充斥着这种思想。

image.png

  将领来回调防损失的是战斗力,但是好歹将领作战的时候,还是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的。但是官场的权力交叠就让人头疼了。比如宰相一职,在北宋就分割成三份权力,又设置了参知政事来进行进一步的权力监督,即使想要大有作为也得看别人脸色。

  2.权力滥用导致行政流程一团乱麻

  权力的层层折叠,对于皇帝的权力监督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于政治事件的处理来说简直是难上加难。平时一件事只需要一个人做出决定然后上报皇帝,之后下发到地方进行执行,这只是一个普通不过的流程。但是北宋的官制让这个事件从开始到结束都是极为繁琐,并且成为攻击对方和限制对方的工具,几派人争执不下,给出不同的甚至是刻意给出完全相反的意见,都是常事。因为平级,想要插手对方正在进行的工作也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北宋最为让人惊讶的就是它的权力阶层不仅仅权力相互碾轧,甚至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各职能部门的不同权力去做名义上的“大总管”。因为权力被分散,几乎每个人都有着一小部分权力,官员就用这一小部分权力去当做所有的权力去做。滥用权力和收缩权力同时存在看似非常的荒诞不经,但是这就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实。

  官僚立国——一个最爱人民的官僚政治体系

  和中国历史上的绝大多数的朝代不同,宋朝不是简单的外族入侵和农民起义,它甚至和一般的大将叛变都不太一样。

  因为一般将军叛国,这样的军国一体的体制对于治理国家是不太容易的,五代十国乃至之前的宋齐梁陈,等等乱世,大多都是臣子叛变建国。但这些国家都不长久,因为靠军事起家的朝代不得民心,无法真正统一全国,军事实力消亡,国家也就没了,但宋朝似乎在历史之中得到了教训,重用文人让国家的统治权回到国民手中。

  宋朝的人民生活水平指数在中国历史之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并没有因为宋朝腐败臃肿的官僚体系而被影响。同时宋朝也是少见的对于官僚阶级无限宽容的朝代,给予了统治阶级无限的特权。在任何时候都要优先保证统治阶级的权力。

image.png

  虽然对于百姓来说不是好事,但是在任何朝代,只要官员阶层没有乱套,底下的农民起义就不会蔓延全国。统治国家,其实就是统治统治阶级。因此,宋朝整体的官僚阶级虽然臃肿无序,但还是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之中。

  总结:

  碌碌无为的宋朝官员在中国历史之中的名声毁誉参半。集体领导制度,分层权力制衡虽然于皇权来说是一次极大的加强,但是对于百姓而言,与官场而言,这样的不合理的政治条件促成了平庸且无为的宋代官僚。

  清朝人评价这时候的宋朝官员说:“昔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看起来是个笑话的宋朝官员就这样既握不住自己手中的权力,也握不住自己朝廷的命运。从而在看似繁华的东京城内,过着一天又一天的春秋大梦。

  这种官场培养出来的官员,大多都是平庸的无能鼠辈。历数宋朝的一些官员,大多都是“安分守己”的保守派。直言进谏、不喜逢迎的绝对忠贞不二者,在宋朝这个历代最为暗淡的官员大染缸内似乎也没有太多的生存空间。真正有野心的一些官员,似乎天生就不太适合在宋朝。就这样,百年的安寂带来百年之痛的伤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