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为何最后又要挥泪斩马谡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与马谡没有亲戚关系,但是他们的关系却胜似亲人。在街亭之战失败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来平息众怒。马谡在死前给诸葛亮写信,说“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这么器重马谡,他们的关系为何会发展到这一步呢?
一、出身名门的马谡。
如果说诸葛亮和庞统是荆州士族投靠刘备的杰出代表,那么马氏则是他们坚定的追随者。马氏是襄阳宜城人士,兄弟五人在乡里都有才名。其中,马良的名声最大。由于这兄弟五人的字中都带有常字,马良的眉毛中长有白毛,乡里的谚语说“马氏五常,白毛最良”。
马良也没有辜负大家对他的赞誉,他投靠刘备后,为刘备的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此期间,马良和诸葛亮的关系很好,两人结为兄弟关系。由于诸葛亮的年纪大,马良在各种场合都称呼诸葛亮为兄长。
在诸葛亮的推荐下,马良被刘备任命为左将军掾,在治理地方、外交东吴等工作中表现出色。在夷陵之战中,马良担负了联络武陵地区少数民族,起兵反抗东吴的任务。马良单枪匹马深入敌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武陵当地少数民族起兵攻打东吴,牵制了大批东吴的有生力量。
让人感到惋惜的是,在夷陵之战后期,由于刘备的主力遭受了惨败,孤立无援的武陵少数民族武装遭到了吴军的镇压。马良在这场战斗中奋战到底,不幸阵亡。痛失好友的诸葛亮,自然对他的亲族关照有加。和马良有着兄弟血缘关系的马谡,自然得到了诸葛亮的优待。
二、拥有一定才能却不可大用的马谡。
如果说马谡是因为马良的阵亡才得到了诸葛亮的优待,那么他得到诸葛亮的重用,则是由于他自身的才能。马谡作为“马氏五常”之一,他的才能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马谡的年纪较轻,被诸葛亮选定为重点培养对象,准备日后委以重任。
在历史上,对于马谡的才能也有着正面的记载。马谡才气过人,喜欢议论军国大事。由于他的真知灼见,得到了诸葛亮的特别看重。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任命马谡为参军。马谡和诸葛亮在一起进行探讨研究时事,总要从白天一直谈论到夜晚。
在此期间,马谡也确实为诸葛亮出了很多好的主意。在诸葛亮南征南中的时候,马谡就为诸葛亮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七擒孟获,一举平定了南中的叛乱,稳定了后方,为北伐创造了条件。
即便是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对于杀他还是感到不忍。诸葛亮虽然下了杀掉马谡的命令,但是自己也为此痛哭流涕。而马谡的同僚对于杀掉马谡也感到不以为然。当时蒋琬就为此当面指责诸葛亮,说杀掉马谡是自己除掉自己的智谋之士,如同战国时楚国杀掉打败仗的功臣,白白让敌人高兴,是不应该的。
不过,虽然马谡的才能得到诸葛亮和他的同僚们认可,可是刘备对马谡的评价却大相径庭。在刘备去世前,他看见了与诸葛亮形影不离的马谡。他熟悉诸葛亮的作风,知道诸葛亮对马谡的厚望,于是刘备私下对诸葛亮进行劝告,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我们看刘备的说法,他并没有说不让诸葛亮使用马谡,而是说不能重用马谡。这是因为刘备作为一代枭雄,有着自己识人用人的办法。马谡最初并不是跟随诸葛亮的,而是跟随刘备的。刘备在入川的时候,第一批人员中不但有黄忠、魏延、庞统、法正等人,还有马谡。
但是在战役结束后,以上的这些人都得到了刘备的封赏和重用,马谡却被派去当了个地方官员,排除出了中央政权。这中间的原因耐人寻味。究其原因,应该是在长期的战争中,刘备在实战中对马谡的真实才能有了清楚的认识。正是马谡在战场上的表现,使得刘备决定让他担任地方官员,不让他参与战争行动。
这是因为在战争中,对人才的考验是极为残酷的。在军事行动中,不但需要有一定的军事素养,还需要敢于拼搏的性格与勇气。马谡虽然喜欢谈论军国大事,但是在战场上却看不到他的出色表现,这正好印证了刘备所说的言过其实的观点。
三、诸葛亮杀死马谡的原因。
刘备临终的时候虽然对诸葛亮进行了劝说,但是诸葛亮并没有放在心上。相反,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对马谡进行了重点培养,想让他担负起北伐的重任。可是现实是十分残酷的,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中,马谡的表现给诸葛亮带来了灾难。
在这场北伐中,曹魏派出了张郃率领的中央机动军团,不远千里的救援陇西。占据主场之利的蜀军,只要守住街亭,就可以把张郃所部围困在方圆二十里的地区内,加以围歼。为此,诸葛亮在派出街亭的守将时,没有采纳大家提出的魏延、吴懿这两位人选,而是派出了马谡担任前军的统帅。
谁知道马谡在守卫街亭的时候,他擅自改变了诸葛亮的作战方案。他没有率军守卫街亭原有的城寨,反而带领蜀军上了没有水源的南山。张郃在进行观察后,派兵切断了蜀军的汲水之路。因为干渴大乱的蜀军,被张郃轻易打败。诸葛亮也因为前无所据,只得撤回汉中。诸葛亮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北伐,落得个黯然失败的下场。
马谡在作战中擅自改变诸葛亮的作战方案已经是错误的,在战斗中他无力挽回败局,于是便抛弃军队独自逃跑更是错上加错。不过仅仅是因为作战失败,诸葛亮还可能不会杀他。因为马谡没有作战经验,他无力约束部下。作战的失败责任,他的部下也应该承担大部分。诸葛亮在战后处罚、处死了一批将领,足以分担马谡的罪责。
可是马谡做的一件事,却触碰了诸葛亮的逆鳞,让诸葛亮无法放过他。马谡在战场逃跑后,他并没有回到诸葛亮的大营请罪,而是私自逃回了蜀地。在几个月后,走投无路的马谡才被抓获,此时的他,已经让诸葛亮无法再包庇了。
马谡在逃往蜀地的时候,和向朗有过交流。为了包庇马谡,向朗对此事隐瞒不报。向朗当时是诸葛亮的长史,被诸葛亮委以重任,负责后方的事务。在得知此事后,诸葛亮十分愤怒,将向朗撤职送回成都。这是因为向朗表面上是包庇马谡,实际上是害了他,让诸葛亮无法对他减轻惩罚。
诸葛亮任命马谡守街亭,已经是让大家多有非议。马谡在失街亭后,不敢承担责任,竟然采取了逃跑的办法,更是让大家难以原谅。同时,马谡的所作所为,正与诸葛亮的“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做事原则相抵触,自然遭到了诸葛亮的严惩。
结语:
诸葛亮与马谡的年纪相差很大,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是相互之间的关系却胜似亲人。马谡是“马氏五常”之一,在马氏兄弟中,才能最出众的马良与诸葛亮关系极好,马良对诸葛亮以兄长相称。马良阵亡后,马谡自然得到了诸葛亮的优待。
马谡自身也具有一定的才能,让诸葛亮刮目相看。马谡的年纪较小,他说诸葛亮把自己看作儿子,自己也把诸葛亮看成父亲,这也说明了两者的亲密关系。可惜在街亭之战中,诸葛亮对马谡使用不当,再加上马谡自身的错误,造成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滋(729年—794年),字公茂,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朝时期宰相。详情
杜式方(?-822年),字孝元,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大臣,司徒杜详情
还不了解:刘封和关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详情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所谓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三国时期的战争,详情
窦参(733~792年),字时中,雍州平陵(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人。唐朝宰相详情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详情
对曹操杀华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为什详情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太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士兵为详情
还不知道:古代打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士兵在详情
在春秋时期,中原大地上诸侯林立,各国为了让自身更加强大,诸侯之间相互征伐。经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打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公元1629年,皇太极率领10万后金大军,进攻明朝。由于满人一直和蒙古人交好详情
说起大明王朝,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这个王朝,因为这个王朝很多故事大家都听说过,详情
秦始皇去世后,赵高篡改了历史,赵高让根本什么都不懂得胡亥继承了皇位,这时候天详情
关于诸葛亮出山,一向有“三顾茅庐”和“毛遂自荐”两种说法。 “三顾茅庐”一详情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公元详情
对曹操兵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真实的赤壁详情
对逍遥津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逍遥详情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详情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详情
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详情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详情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梁郡之战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发生的战争。详情
邺城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北周上柱国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古代宵禁之后,是否真的无法出城了呢?大部分情况下确实是这样,详情
自然界(Natural world),一般是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客观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成语“以身试法”出自于哪个典故?“以身试法”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言九鼎”出自于哪个典故?“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诺千金”出自于哪个典故?“一诺千金”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发千钧”出自于哪个典故?“一发千钧”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