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曹操兵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真实的赤壁之战,号称80万大军的曹操,到底有多少兵马?
《三国演义》里面关于赤壁之战的描述是:曹操带着80万大军南下,攻打刘备、孙权。在曹操的重压之下,孙刘组成了联盟,并且通过了借东风将黄盖的火船送到了赤壁岸边的曹营,最终曹操惨败,退回到了北方。事实上小说里面的赤壁之战,与现实当中有着很大的出入。撇开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这些玄乎其神的桥段。实际上小说里的赤壁之战当中还有四个地方与现实不符。
其一,真实的赤壁之战,曹操有多少兵马?
小说当中说曹操率领着80万大军南下,实际上曹操确实也写了一封恐吓信给孙权,信中写道: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但是曹操这恐吓信,说实话连他自己都不信,更何况东吴的。当时东吴的周瑜就给孙权分析过,曹操的真实兵马。周瑜对孙权说:“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在周瑜看来,曹操他顶多二十多万,这二十多万里面有大概十五六万是曹操从中原自己带来的,剩下的七八万是曹操从刘表那边收编过来的荆州兵。
实际上周瑜的推测还算高了,按照当时的史料推测,曹操率领十五大军就已经算多了。我们从曹操起家算起,看看的手头兵源的变化。自汉献帝中平六年曹操起兵讨伐董卓算起,曹操有过两次大的增兵过程。
第一次增兵是收编青州黄巾军,初平三年十二月曹操在济北大破青州黄巾军,“得戎卒三十余万”,将其中精锐整编为青州兵。这里的三十万戎卒还是值得推敲的,因为就在初平二年,青州黄巾军才刚跟公孙瓒大战一场,被人家先是“斩首三万级”,接着“复大破,死者数万”,又被俘虏“七万余人’。大战之后,青州黄巾军顶多剩下十来万,哪能被曹操捉去三十万?所以这次增兵,曹操撑死增加了个把万兵源(撇开那些老弱病残以及不愿归降的)。
第二次增兵是收编冀州兵,建安十年曹操彻底攻灭袁尚残余势力,平定冀州,又获“冀州兵”,总数在万人左右。加上前后收编的“其众十余万”的黑山农民军,还有臧霸、李典、吕虔等地方势力,全军当在十五万左右。到了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手头上的兵马顶多也就十五万左右,这十五万肯定不可能全部带到赤壁,肯定要留下个五六万驻守许都,尤其是要镇住西凉的马超、韩遂,所以当时曹操身边嫡系部队应在十万左右。
除了这两次增兵之外,距离赤壁之战最近的一次增兵就是收编部分荆州兵了。按周瑜的预估,曹操收编荆州兵应该也有七八万。但是这实际上也还是算高了,当时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也不过十万大军,水军仅有‘万j荆州虽然富甲天下,但远比江东地狭势弱,怎么可能有匕八万水军?就算有七八万,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内讧的时候,刘琦曾带走两万水军到江夏.荆州投降曹操的水军有五万就不错了。
所以,赤壁之战前,曹操从北方带来的嫡系部队和荆州投降的旁系水军,总数应该在十五万 左右,比周瑜估算的二十四万少了近十万。再看看孙刘联军方面,孙权有五万,刘备加刘琦有三万,共八万左右,双方兵力对比不到一比二,这也是为什么孙刘两家有胆量在赤壁硬碰硬地和曹操打一仗。
其二,赤壁只不过是双方的遭遇战
我们熟知的赤壁之战指的是孙刘联军火烧曹营的那场战争,但实际上双方真正只不过是在赤壁打了一场遭遇战。当时曹操率领5000骑兵追击刘备,不曾想此时孙刘已成联盟,双方在赤壁汇集了四五万兵马。结果曹操的5000骑兵在赤壁与孙刘的四五万大军遭遇,此战曹操败下阵来,只能退回江北大部队当中从长计议。
其三,真正的决战在乌林
曹操退回江北的那个地方并不叫赤壁,而叫做乌林。在乌林曹操将战船用铁索连在了一起,这样虽然解决了北方士兵晕船的问题,但是却给孙刘联军可趁之机。东吴大将黄盖敏锐地发现了可以用火攻将已成连营的曹操大军烧死。
其四,东风不是借的,是周瑜等人的经验总结
当然火攻的最佳实际便是刮东南风的那一刻,在小说里面这东风是靠诸葛亮向上天借的。实际上江南隆冬季节虽然是多刮北风,但按照气象规律,几天严寒天气过后,一般气温会略有上升,风向亦会变为东风、南风。曹操是北方人不了解风向变化的规律。可是周瑜、黄盖等人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他们深知什么情况下,风向会改变,所以才敢定下着火攻的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还不知道:张骞出使西域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详情
对卫青和霍去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两人详情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说起三国时期的名将详情
作为秦始皇的生母,赵姬也受到了世人的关注。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详情
俗话乱世出英雄。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关羽在曹详情
王平,字子均,籍贯益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详情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详情
还不知道: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详情
对乾隆三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嘉庆详情
对嘉庆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庆和乾详情
同治皇帝为何19岁就驾崩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详情
对晋国和秦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晋国详情
还不知道:太上皇权力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古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帝拥有至详情
还不知道:皇帝要怎么对待太上皇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退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对清朝道光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8岁详情
还不知道:康熙和九子夺嫡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详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详情
对太上皇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退位详情
还不知道:乾隆请老人吃饭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传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名将李如松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详情
想知道万历平壤之战日军伤亡多少?明军有多威武吗?可以说,这场战争是亚洲战役史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我们都知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击败了朱允炆的大军,最后顺利登基称帝。然而靖详情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详情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详情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至次年,前秦骁骑将军吕光率军攻打西域龟兹,并取得了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著名经典战役之一,但是关于这场战役,其中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案例,那么交战双方各自损失了多少人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还不知道:朱棣和元顺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详情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为何说谥号是古代大臣的终极追求?这是因为自古以来,古代大臣就很看重谥号这个东详情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识鉴篇·第二十三则记详情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识鉴篇·第二十二则记详情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识鉴篇·第二十一则记详情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识鉴篇·第二十则记录详情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识鉴篇·第十九则记录详情
世说新语·识鉴篇·第十八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详情
世说新语·识鉴篇·第十七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详情
世说新语·识鉴篇·第十六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详情
世说新语·识鉴篇·第十五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详情
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晏几道 〔宋代〕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详情
世说新语·识鉴篇·第十四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