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辂:明朝名臣、内阁首辅的传奇人生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商辂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才华、刚正的品格和杰出的政治贡献,成为那个时代备受瞩目的名臣,更在明朝内阁首辅的行列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科举传奇:连中三元的学霸

  商辂(1414 年 3 月 16 日—1486 年 8 月 17 日),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他自幼聪颖好学,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六岁时,母亲解氏便教授他《孝经》《论语》,他不仅能快速理解其中含义,十三岁便能作文成理,且能将四书熟诵无误。十六岁补淳安县邑庠生后,跟随掌教王端游学,日夜苦读,自此贯通经史,下笔千言,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宣德十年(1435 年),20 岁的商辂参加浙江乡试,毫无悬念地高中第一名,荣获解元。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此后两次参加会试均未及第。但商辂并未气馁,正统十年(1445 年),31 岁的他再次参加会试,一举夺得会元,紧接着在殿试中,他凭借长达两千五百余言的策对,义正词明、条理清晰,援古论今且切中时政,受到明英宗的赞赏,被亲擢为第一甲第一名,荣获乙丑科状元。至此,商辂完成了科举史上的壮举——连中三元,即乡试、会试、殿试皆为第一名。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他是唯一一位达成此成就的人,在整个科举制度的 1300 多年里,能连中三元者也不过 18 人,商辂的才华由此可见一斑。

  政治生涯:三朝辅政的贤臣

image.png

  景泰朝:力主抗战,初露锋芒

  正统十四年(1449 年),“土木堡之役”爆发,明英宗被俘,瓦剌也先率部大举入侵,直逼京师,明朝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此时,朝廷内部出现了南迁的提议,商辂与兵部尚书于谦力排众议,坚决反对南迁,主张坚守京师,抵抗瓦剌。他们的坚定立场和正确决策,为明朝稳定军心、凝聚力量起到了关键作用。在随后的北京保卫战中,商辂积极配合于谦指挥战斗,为捍卫京师立下了重要功劳。

  景泰元年(1450 年)八月,商辂作为朝廷代表前往居庸关迎接被瓦剌释放的太上皇明英宗回京。此后,他一直在内阁任职,深受景帝信任。景泰三年(1452 年),商辂进兵部左侍郎兼左春坊大学士,景泰七年(1456 年)升太常寺卿,期间他尽力辅助景帝处理军政大事,针对边防积弊提出禁止霸占民田、克扣军饷、私役兵丁等建议,对巩固边防、发展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夺门之变:蒙冤下狱,坚守气节

  景泰八年(1457 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明英宗复辟。英宗复位后,对景帝时期的重臣进行打击和迫害。商辂因长期追随于谦且为景帝重用,被石亨等人诬陷与于谦朋比为奸,遭革职下狱。尽管商辂多次上疏为自己辩解,但未能得到英宗的原谅,最终被贬斥为民。然而,英宗内心对他仍有所惜,常念叨“商辂,是朕选取的士人,曾经与姚夔在东宫侍读”,不忍抛弃他,只是因忌恨者众多,最终未再任用他。

  成化朝:再度出山,力挽狂澜

  成化三年(1467 年)二月,商辂被明宪宗召至京城,以原职再次入内阁。他上奏推辞,宪宗却说:“先帝已知你是冤枉的,就不要推辞了。”商辂就职后,首先陈述了勤奋学习、采纳谏议、储备将领、防守边疆、减省多余官员、设置义仓、尊崇先圣名号、广泛制定士法等八件事,宪宗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其中,他请求召回复用成化元年以后因进言而被贬斥的人,罗伦、孔公恂等因此得以恢复官职。

  在成化朝,商辂继续发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成化十一年(1475 年),宪宗因继承人的问题而忧虑,当时六岁的皇子朱祐樘已出生,但宪宗独宠万贵妃,皇子生母纪妃地位低下且生病,皇子处境艰难。商辂顶着压力上奏宪宗,请求册立储君以固国本,他的奏章有理有据、情真意切,宪宗无奈之下只得准奏,同意册立朱祐樘为太子,稳定了朝廷局势。

  此外,商辂还积极为百姓谋福祉。仁寿太后的田户与百姓争夺田地,宪宗想把百姓迁徙到塞外,商辂直言“天子以天下为家,哪里用得着庄园”,成功平息了此事;乾清宫大门发生火灾,工部请求到四川、湖广采集木材,商辂进言应稍微延缓,以保持警戒畏惧,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

  直谏汪直:刚正不阿,功成身退

  成化十三年(1477 年),商辂进升为谨身殿大学士。此时,宦官汪直监督西厂,多次制造大案,弄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商辂不顾个人安危,率领同僚分条列出汪直的十一条罪状,直言汪直擅权乱政,若不除去,天下安危不可知。宪宗虽生气,但在商辂等人的坚持下,当日罢免了汪直在西厂的职务。然而,汪直虽不管理西厂事务,仍受宠幸,他诬陷商辂曾收受指挥使杨晔的贿赂,商辂不愿与汪直同流合污,多次请求辞职。最终,宪宗应允了他的请求,并升他为少保。

  晚年生活:归乡颐养,名垂青史

  商辂辞官归乡后,在家颐养天年,以书法文墨陶冶情操。他的书法自成一格,极负盛名,今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浙藩送行诗序》绢本行楷便是其传世代表作之一,该作品结体挺秀,清丽刚健,颇具赵孟頫《胆巴碑》的书风,展现出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成化二十二年(1486 年),商辂在离任首辅十年后病故,享年七十三岁。明宪宗深加悼惜,辍朝一日,追赠他为太傅,谥号“文毅”。商辂一生历经明英宗、代宗、宪宗三朝,官至内阁轶一品事,为一代名臣,民间称之为“三朝宰相”。他为人刚正不阿、宽厚有容,临事果决,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他的事迹和精神,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成为明朝历史上一段不朽的传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