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帝王将相

头条 和珅受宠后权势熏天 唯独对此人像老鼠见猫!

和珅受宠后权势熏天 唯独对此人像老鼠见猫!

在中国清朝乾隆时期,和珅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乾隆皇帝的宠信,一度权倾朝野,成为朝廷内外炙... [详细]

黄霸:西汉循吏典范的治世人生
黄霸:西汉循吏典范的治世人生

黄霸(前130年—前51年),字次公,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作为西汉三朝重臣,其人生轨迹跨越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从捐官入仕的基层官吏到位极人臣的丞相,以清廉、仁政、教化之功成为中国古代... [详细]

10月31日 11:00
忠义与知遇:纪信与韩信共赴明主的心理密码
忠义与知遇:纪信与韩信共赴明主的心理密码

在楚汉争霸的烽火中,纪信以生命为代价换取刘邦突围,韩信以毕生才智辅佐汉王成就帝业。两位历史人物的抉择看似迥异,却在"信任"二字上达成惊人共鸣。这种跨越生死的忠诚,既源于对明主特... [详细]

10月31日 10:50
庙号之争:朱允炆与朱厚熜追封父亲背后的权力密码
庙号之争:朱允炆与朱厚熜追封父亲背后的权力密码

公元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次年追尊父亲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满朝文武无一人反对;而1521年嘉靖帝朱厚熜登基后,为追封生父兴献王朱祐杬为皇帝,引发持续三年的&qu... [详细]

10月31日 10:37
文彦博:北宋政坛的定海神针与翰墨大家
文彦博:北宋政坛的定海神针与翰墨大家

在北宋四朝更迭的政坛长河中,文彦博以九十二载人生跨越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其仕途轨迹如同一部浓缩的北宋政治史。这位集政治家、书法家于一身的传奇人物,既以铁腕平定王则起义、整顿军政,又以&qu... [详细]

10月30日 17:33
打破荧幕滤镜:历史上的和珅究竟是何模样?
打破荧幕滤镜:历史上的和珅究竟是何模样?

在当代影视作品中,和珅常以"贪腐专业户"的形象出现:王刚饰演的圆脸胖子或谄媚或狡黠,与纪晓岚斗智斗勇的桥段深入人心。然而,当我们翻开《清史稿》等史料,会发现这位乾隆朝权臣的形象... [详细]

10月30日 17:30
鳌拜手握四十万大军,为何至死未动谋逆之心?
鳌拜手握四十万大军,为何至死未动谋逆之心?

在清朝康熙初年的政治舞台上,鳌拜作为三朝元老、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曾一度被视为威胁皇权的最大隐患。然而,这位手握四十万大军的满洲第一勇士,却始终未踏出谋反的最后一步,最终在康熙智擒下黯然退场。这一... [详细]

10月30日 17:27
败军之将的逆袭:秦始皇为何不杀李信?
败军之将的逆袭:秦始皇为何不杀李信?

公元前225年,秦国名将李信率领20万大军南下灭楚,却在淮水流域遭遇惨败,七名都尉阵亡,秦军几乎全军覆没。这场战役成为秦国统一战争中罕见的重大挫败,但令人意外的是,秦始皇并未处决李信,反而继续重用... [详细]

10月28日 10:12
朱元璋的“必要之恶”:蓝玉案背后的权力逻辑与历史抉择
朱元璋的“必要之恶”:蓝玉案背后的权力逻辑与历史抉择

公元1393年,大明王朝的朝堂被一场血雨腥风笼罩。开国名将蓝玉以“谋反”罪名被处以剥皮实草之刑,其家族三族被诛,牵连者达一万五千余人。这场被称为“蓝玉案”的政治清洗,让朱元璋背负了“暴君”的骂名,... [详细]

10月28日 10:08
女皇绝响:武则天之后中国再无女性称帝的深层密码
女皇绝响:武则天之后中国再无女性称帝的深层密码

公元690年,武则天以67岁高龄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女皇帝。这场突破性别壁垒的权力革命,不仅改写了中国帝王谱系,更在后世留下长达千年的政治回响——自武周政权覆灭后,中国再无... [详细]

10月28日 10:03
唐隆政变后的权力棋局:李隆基斩杀上官婉儿的深层逻辑
唐隆政变后的权力棋局:李隆基斩杀上官婉儿的深层逻辑

公元710年,唐隆政变以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诛杀韦后集团告终。这场政变不仅让李唐江山重归李氏,更成为李隆基夺取帝位的关键转折。然而,当李隆基的刀锋指向韦氏党羽时,一个特殊身影的陨落引发了后世争议—... [详细]

10月28日 10:00
永乐大帝的隐痛:朱棣登基后绝嗣之谜的医学与历史解构
永乐大帝的隐痛:朱棣登基后绝嗣之谜的医学与历史解构

明成祖朱棣(1360-1424)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之一,其"永乐盛世"的辉煌与个人生活的隐秘形成鲜明对比。这位42岁登基、统治22年的雄主,在登基前已有四子五女,但自... [详细]

10月28日 09:57
西北烽烟:夏侯渊与马超的军事对决与实力解构
西北烽烟:夏侯渊与马超的军事对决与实力解构

在三国乱世中,西北战场的硝烟始终未散。作为曹魏西线最高统帅,夏侯渊与西凉悍将马超的多次交锋,不仅改写了凉州政治版图,更成为检验双方军事才能的试金石。从渭南到陇右,从潼关到祁山,这场持续数年的军事博... [详细]

10月28日 09:46
汜水关前的一瞬:关羽速斩华雄的战场密码
汜水关前的一瞬:关羽速斩华雄的战场密码

东汉末年,汜水关下,一场改变历史进程的战斗悄然展开。十八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却被其麾下猛将华雄连破数阵,鲍忠、俞涉、潘凤等将领相继殒命。危急时刻,身为马弓手的关羽挺身而出,在曹操斟下的一杯热酒尚温... [详细]

10月27日 11:33
权谋漩涡中的幸存者:李隆基赦免薛崇简的深层逻辑
权谋漩涡中的幸存者:李隆基赦免薛崇简的深层逻辑

公元713年,长安城内暗流涌动。唐玄宗李隆基以雷霆手段发动先天政变,将权倾朝野的姑姑太平公主赐死,其子嗣除薛崇简外尽数伏诛。这场血雨腥风中,薛崇简的幸存成为历史谜题。作为太平公主与薛绍的次子,他既... [详细]

10月27日 11:20
高平陵之变:曹爽缘何无力扭转败局?
高平陵之变:曹爽缘何无力扭转败局?

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曹魏帝国上演了一场决定历史走向的政变——高平陵之变。当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封闭洛阳城门时,手握天子曹芳、掌控中军大权的曹爽,本应具备与司马懿抗衡的资本。然而,这场看似势均力敌的... [详细]

10月27日 11:15
忽必烈“汉化”之困:元朝短命的深层密码
忽必烈“汉化”之困:元朝短命的深层密码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定国号为“大元”,这个由蒙古铁骑缔造的庞大帝国,却在98年后被朱元璋的北伐军逐出中原。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到北元政权覆灭,元朝的兴衰轨迹始终与忽必烈的治国... [详细]

10月24日 10:30
西汉名将陈汤:从寒门乞儿到威震西域的传奇人生
西汉名将陈汤:从寒门乞儿到威震西域的传奇人生

陈汤(?—前6年),字子公,生于山阳郡瑕丘县(今山东兖州)。他自幼家境贫寒,甚至需靠乞讨度日,但凭借过人的才学与坚韧的意志,在乡野间展露锋芒。青年时期,陈汤听闻长安汇聚天下英才,毅然变卖家产赴京,... [详细]

10月24日 10:10
荆州烽烟:关羽留守时期的军力真相与战略困局
荆州烽烟:关羽留守时期的军力真相与战略困局

公元219年,关羽率军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壮举背后,是其镇守荆州期间积蓄的军事实力。关于关羽留守荆州时的兵力规模,史书记载虽显模糊,但通过多重史料交叉印证,可还原出其军力布局与战略困境的... [详细]

10月24日 09:52
权谋棋局中的隐忍哲学:司马懿为何甘受曹魏三代压制?
权谋棋局中的隐忍哲学:司马懿为何甘受曹魏三代压制?

在三国至西晋的权力更迭中,司马懿以"隐忍大师"的形象贯穿始终。他先后辅佐曹魏五位皇帝,经历四次托孤重任,却在曹操、曹丕父子统治下始终未越雷池半步。这种看似矛盾的忠诚与野心并存,... [详细]

10月24日 09:48
权谋棋局中的致命疏漏:司马炎为何放任刘渊成患?
权谋棋局中的致命疏漏:司马炎为何放任刘渊成患?

公元264年,南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刘渊以“侍子”身份踏入洛阳城,这个被曹操分化的匈奴少年,最终在三十余年后掀起“五胡乱华”的滔天巨浪。作为西晋开国之君的司马炎,面对齐王司马攸“杀渊以绝后患”的谏言... [详细]

10月24日 09:41
分页: 2/726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