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桓温北伐

"

  陶侃平定了苏峻的叛乱以后,东晋王朝暂时获得了安定的局面。这时候,北边却乱了起来。后赵国主石虎死了以后,内部发生大乱,后赵大将冉闵称帝,建立了魏国,鲜卑族贵族慕容皝建立的前燕又灭了冉魏。公元352年,氏族贵族苻健也乘机占领了关中,建立了前秦。朝廷趁北方大乱令殷浩北伐,后殷浩失败,大权归桓温,于是桓温开始了有名的三次北伐。

桓温北伐

桓温北伐——桓温讨伐北方十六国的三次战役

桓温北伐为何没赢得好名声:权利的无限滥用

  桓温,是公元4世纪东晋大臣。星球大战,是美国人乔治·卢卡斯所编写和导演的科幻巨著。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不相干的两个事物了。然而,如果我们深入去研究,却会发现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两者竟有如此惊人的相似之处。

  桓温几乎把半辈子的时间都花在了北伐和劝说东晋朝廷北伐上面。兴师北伐,恢复西晋在永嘉之乱中丧失的中原故地,对于每一个避难江南的晋人来说,都是他们念兹在兹的梦想。因此,北伐给桓温带来了崇高的声望和权力。可是,如果认真去剖析桓温北伐的一点一滴,就不难发现,这位桓大司马想要的北伐,还真是有点与众不同呢。

  桓温第一次北伐的目标是关中。桓温军一开始所向披靡,数次大败前秦军,很快就兵屯长安郊外的灞上。此时前秦皇帝苻健已经做出了最坏的准备,只留6000老弱士兵留守长安,而自己把剩下的3万能用之兵拉出来准备打游击。可是桓温却做出了让人大跌眼镜的举动——按兵灞上不动!这次北伐最终由于桓温军在灞上逡巡不进,丧失战机,被前秦军队切断了补给,导致转胜为败。两年后桓温再次出兵北伐,他成功收复了西晋故都洛阳和大片国土。可是这次北伐的结局却比上一次更诡异,在要求朝廷迁都到自己控制的洛阳未果之后,桓温竟干脆从洛阳撤军了,“温还军之后,司、豫、青、兖复陷于贼”,北伐成果毁于一旦!

  太和四年(369年),桓温再次以执政的身份提出北伐,要求郗愔等部一同出兵,并趁此机会夺下了郗愔的徐、兖二州刺史职务和军权。于是,桓温终于心满意足了,率领5万大军北伐。然而,经过20年的时间流逝,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已经远不是永和年间那样混乱与脆弱了。鲜卑名将慕容垂先阻击桓温军于枋头,接着切断晋军粮道,最后再趁桓温退军之机以精骑猛击,在襄邑和谯国大败桓温。

  桓温一辈子孜孜以求的北伐就以这样的失败结局收场了。然而桓温却似乎丝毫不以为意,也不再谋求北伐,而是开始一门心思谋权篡位。从太和六年(371年)开始,在短短不到3年内,桓温废了一个皇帝(海西公),差点废了第二个皇帝(简文帝),而这仅仅是因为第二个皇帝死得太快,没来得及被废。

  分析到这里,桓温北伐的实质已经很清楚了。桓温真正要的,不是北伐,而是权力,北伐不过是他为了攫取权力而打的一面堂而皇之的大旗而已。正是因为如此,尽管桓温第三次北伐失败的损失并不比第一次北伐的损失大多少,而他所掌握的资源则远远超过了当年,他却再也没有任何出兵北伐的举动,而是专心致志地在行“废立”之事和打击异己大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原因很简单,北伐虽然失败了,但他的真正目的——权力,却已经拿到了手。目的既然已经达到,又有什么必要再去打那面大旗呢?

  然而,北伐这面大旗却是这么好用,以至于尽管东晋朝廷一直都有很多人非常警惕桓温的野心,但最终却还是不得不把大权拱手送到了这位高举北伐大旗的旗手手上。这是多么发人深省啊!

  而同样发人深省的,是星球大战(前传)的故事。在这个发生在千万年后的科幻故事里,银河系共和国的议员帕尔帕庭(他的真实身份是邪恶的西斯君主达斯·西迪厄斯)偷偷挑动了一次脱离共和国的叛乱。接着,帕尔帕庭高举着打击叛乱、保卫共和国的大旗,先当上了共和国议会的议长,然后又获得了最高议长紧急处置权,控制了共和国的各项军政大权和银河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克隆人军队。在故事的结尾,帕尔帕庭露出了真面目,他凭借着自己取得的巨大权力,推翻了共和国,成立了银河帝国,并成为帝国皇帝。透过庞大的星际战舰和飞舞的杰迪骑士光剑的外表,我们会发现,这个故事的实质其实和桓温北伐是多么的相似!都是野心家利用战争的借口为自己攫取不受约束的权力,然后推翻原有政权,建立自己的独裁统治。

  桓温和帕尔帕庭所遇到的问题正是人类政治制度中最棘手的一个共性问题——集中了的权力如何来制约。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会导致腐败”,阿克顿的这句名言是政治学中的一条基本规律。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就是将权力分散并使之相互制衡,例如东晋让长江中游和下游两个集团互相牵制,银河共和国通过议会民主制度实现权力平衡,等等。不过,权力的分散是要付出内部倾轧增加、决策效率降低的代价的。在一般情况下,权力分散的好处要大于其代价。但是,在紧急情况下,例如战时,内部矛盾和低效率决策所带来的危险却是致命的。因此,在这种时候必须将权力进行集中,以应对紧急状况。表面上看起来,这也没有什么问题,平时将权力分散,紧急状态下将权力集中就是了。但问题在于这两者之间如何转换,权力由分散到集中容易,可是要将集中的权力再分散就难了。因为那个掌握了“绝对权力”的人很容易腐败,而他们的“绝对权力”又使得他们的这种腐败无人能够与之抗衡,也无人能够终止,除了他们自己之外。但是权力的诱惑是多么巨大呀,不要说是桓温和帕尔帕庭这样蓄意夺权的野心家,就是原本没有这个心思的,一旦得到这样的高位之后,也难免会心生杂念。

  面对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呢?自古以来,解决的思路大体有两种。一是事前的制度防范,也就是对绝对权力进行各种各样的限制。像古罗马共和国的独裁官制度。古罗马共和国规定在紧急的战争状态下,可以将共和国的大权都授给一名独裁官,他甚至可以在法律上不为任何行为负责。但共和国同时规定这名独裁官的任期不能超过紧急状态的存续期间与六个月中的较短者,而且一旦独裁官任职期满,他所指定的继承人骑士统领也随即停职。这种事前的制度防范不能说一点作用没有,但却有一个深层次矛盾难以解决。那就是制度防范与绝对权力本身是矛盾的,当客观环境需要绝对权力的时候,制度防范就很难守得住自己的底线。

  事前的制度防范靠不住时,更多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事后的力量制衡上。这种力量制衡的具体形式并无一定之规,有的是靠各种势力之间的平衡,有的则是靠人们的思想觉悟,希望等到绝对权力真的无法控制的时候,这些力量能够走出来与强权相抗争。这种东西说起来很玄,但在实践中却是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比如美国之所以允许公民持枪,也正是因为在美国宪法中规定“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侵犯”。而这条宪法的目的就在于当绝对权力的暴政像独立战争前的英国殖民地政府那样再次出现时,人民可以拿起武器反对强权。当然,比家里的一支手枪更重要的,是这支手枪的主人有在危急时刻拿起手枪挺身而出的觉悟和勇气。

  2001年美国总统小布什推出了《爱国者法案》,以反恐为理由,大大扩张了美国警察机关的权限,而在很多方面侵犯了公民个人的自由。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美国自由派民众掀起了一波波反对《爱国者法案》的浪潮。而这至少说明了三点:第一,美国社会的力量制衡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一部分民众确实起来反对“暴政”的萌芽了。第二,这种制衡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效果,他们被客观环境对绝对权力的需要打得惨败,《爱国者法案》最终得到了通过。第三,这种制衡产生的本身就说明了这些自由派民众对力量制衡缺乏心,否则他们也用不着对这种还处于非常初级阶段的“暴政”萌芽如此敏感了。

  总的来说,桓温北伐和星球大战的故事之所以如此相似,是因为他们都反映了人类政治史上的一个长期挥之不去的梦魇——如何把从潘多拉盒子里跑出来的权力魔鬼再收回去。直至今日,我们仍不敢说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完善的解决办法。但是,只要人们不忘记这个梦魇,一次又一次地警醒自己这一梦魇的存在(譬如通过拍部科幻电影或是写篇历史文章的方式),梦魇就会越来越难重现,直到有一天人类通过更为聪明的头脑或是更加发达的科技找到降服这一梦魇的最终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桓温北伐失败原因:不想收复失地只为捞取政治资本

  后赵灭亡,中原大乱,是东晋立国江东以来没有碰到过的复国良机。然而,朝廷与桓温互相猜疑,殷浩、桓温北伐又相继失败,最终未能扭转偏安的局面。这是读史者一直引以为憾的事情。

  穆帝永和五年(349年),在石虎死后,北方乱事初起之时(参见第十八篇),后赵寿春守将降晋,大量北方士民南迁,依附晋朝。桓温抓住时机,进屯安陆(今属湖北),准备进取。朝廷却不愿让桓温立功,而让穆帝的外祖父、褚太后的父亲褚裒做征讨大都督,督师北伐。结果代陂一战,北上接应鲁郡(治今山东曲阜)归附民众的王龛、李迈全军覆没。褚裒就从彭城(今江苏徐州)退到广陵。已经进据寿春的将领陈逵也吓得烧毁军需,毁城南逃。渡黄河南迁的百姓二十多万人没有人接应,至此陷入绝境,差不多死光。这次北伐也就此结束。褚裒气愤,又自觉惭愧,不久便在京口(今镇江)病死。此人是个名士,虽系外戚,倒并不想抓权,确有可取之处,但是让他去领兵打仗,就不免要误国了。

  永和六年(350年),即冉闵称帝那一年,北方更乱。闰二月,朝廷任殷浩都督扬、豫、徐、充、青五州诸军事,准备北伐。从这时起,到九年十月山桑(今安徽蒙城北)之败止,殷浩负经略北方的责任达三年八个月之久,结果是误了大局,也误了自己,成为历史的罪人。

  当时的北方形势,对晋既极有利,又极复杂,非真英雄真豪杰,是驾驭不了的。氐蒲洪、羌姚弋仲都想割据称雄,同时又遣使降晋,目的无非是借晋自重:永和六年,符健(蒲洪子,洪改姓符)进关中,自称晋征西大将军、雍州刺史。他到了长安,还派使者到建康去献捷。但他一旦立定了脚跟,就于七年(351年)正月自立秦国(前秦)了。

  永和七年,姚弋仲在后赵的残余势力被消灭后(指石祗被杀,见第十八篇),即派使者向晋投降。晋朝给他六夷大都督的官名,封大单于、高陵郡公。次年他死后,儿子姚襄先打算争关中,只因为被前秦兵打败,才又南下投东晋,到寿春去见晋将谢尚。

  此外后赵廪丘(今山东郓城西)守将周成、许昌守将张遇等也因后赵灭亡降晋。这些地方,晋廷如能控制,才能真正为晋朝所有,否则说变就变,降将也会再叛。永和八年(352年),殷浩以为可以进兵许昌、洛阳了,即命谢尚、荀羡为督统,进屯寿春。不知谢尚怎么一来,就激怒了张遇。他马上变卦,不让晋军进兵。殷浩、谢尚拿他没有办法,停了好几个月不动。姚襄到寿春后,谢尚和他合兵攻许昌,却被前秦的救兵打败。这次北伐就搁浅了。

  王羲之对此非常担心,他劝会稽王昱和殷浩歇手。他的意见似乎太保守,然而未尝没有道理。他说的“军破于外,资竭于内”,是实际情况;他说当时是“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也符合实际情况。荆、江等州在桓温控制之下,朝廷无法利用那边的人力、物力。益州(蜀中)遥远,朝廷也得不到任何好处。他主张减轻赋役,与民休息,从长远来说,是培养国力的根本办法,可是即使不继续用兵,也是做不到的。

  殷浩不听他的劝告,硬着头皮干下去。他要减少军事以外的开支,把太学生徒也遣散了。其实多这一点财力,不会起多大作用,而停办太学,其负面影响却不可轻估。殷浩非但不懂军事,其实也不懂政治。

  这年十月,由于前秦把张遇所部和陈、颖、许、洛的五万多户居民迁往关中,只留少数秦军驻防,谢尚总算收复了许昌。这是东晋惟一的一点收获。

  永和九年(353年),由于前燕在上年取得邺和若于北方州郡,基本上形成了与晋、燕、秦鼎峙的形势(西北的前凉可以视为晋的方面军),其中晋的兵力最弱。姚襄一军是有相当战斗力的,殷浩如果驾驭得了姚襄,实力对比上可以有利得多。还有桓温也有相当实力,如果殷浩听王羲之的劝告,和桓温和衷共济,团结对外,东晋的形势也可以好得多。可是,殷、桓两人各干各的,桓温还要等着看殷浩出洋相。殷浩对姚襄是忽而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忽而要他出死力打仗,如此作为,不出大乱子才怪。

  姚襄屯兵历阳(今安徽和县),在淮河两岸垦募电田,练兵积粟。姚襄这个人,和他的父亲姚弋仲不同。姚弋仲是个直性子的老羌人,对石虎也是想什么就说什么,跟了石氏便忠心耿耿。而姚襄除勇敢善战外,又博学善谈论,所以谢尚同他很谈得来,江东人士也都看重他。

  殷浩在寿春,怕姚襄不可靠,就扣留了他的几个兄弟,还几次派刺客去行刺,可刺客却把真实情况都告诉了姚襄。殷浩甚至命降将魏憬领本部人马去袭击姚襄。姚襄杀了魏憬,收编了他的人马。殷浩对姚襄的猜疑越来越深,为了不让他在内地驻防,就请朝廷任他为梁国内史,调到北边的蠡台(在今河南商丘南)。姚襄的使者到寿春去见殷浩,殷浩提出姚襄有不服从命令的问题,从此两人互不任的情况公开化了。

  这年十月,殷浩误信前秦内部有人作内应的情报,便使姚襄为前锋,领兵北伐,想收复洛阳。姚襄引兵北上,估计殷浩将到,诈令所部在夜间逃跑,暗地里设下埋伏。殷浩得讯,领兵去追,在山桑中伏,大败溃退。他收拾余部,发动反击,又告失败。姚襄渡过淮河,屯兵盱眙,招募流民,把部队扩充到七万人,再派人到建康,陈诉殷浩的罪状。以后姚襄引军北还,这里就不再去讲他了。

  桓温见殷浩兵败,十分得意。永和十年(354年)正月,他上疏要求废黜殷浩。朝廷无奈,便把殷浩废为庶人(平头百姓)。殷浩罢官后,住在朝廷指定的信安县(今浙江衡州)。他心中烦闷,常常“书空作'咄咄怪事'”四个字。桓温倒不想把他完全打倒,写信告诉他,准备推荐他做尚书令。殷浩见信,大喜过望,马上提笔写回信,送出前恐泊内容有错,拆了封,封了拆,最后送出去的竟是一封空函。桓温拆开看了大怒,殷浩的庶人就只能做到底了。

  殷浩既被废黜,永和十年二月,桓温立即率领步骑四万人,从江陵出发伐秦。水军从襄阳上溯沔水(今汉水)上游人均口(在今湖北丹江口西,即今浙川入涌水口,浙川旧称均水),到南乡(今湖北均县);步兵从淅川(今河南内乡)向武关前进;同时命梁州刺史司马勋从子午道(从今陕西安康北上,越秦岭,至今长安县东)进兵关中。四月间的蓝田(今陕西蓝田西)之战打得非常激烈。秦将符生单骑突阵,在晋军阵中冲出冲进十来次,杀伤虽多,仍旧挽不回战局,结果大败而退。接下,桓温的兄弟桓冲又在白鹿原(在今蓝田西)击败秦将符雄。桓温进到灞上(在白鹿原北,今西安东灞水上),符健只带六千老弱守长安小城,命雷弱儿等率仅有的三万精兵抵敌晋军。至此只有司马勋一路人马因遭符雄袭击,打得并不顺利。

...查看更多

桓温北伐的时间:桓温三次北伐分别是什么时间

  桓温北伐的时间:桓温三次北伐分别是什么时间

  桓温北伐

  陶侃平定了苏峻的叛乱以后,东晋王朝暂时获得了安定的局面。这时候,北边却乱了起来。后赵国主石虎死了以后,内部发生大乱,后赵大将冉闵称帝,建立了魏国,鲜卑族贵族慕容皝建立的前燕又灭了冉魏。公元352年,氏族贵族苻健也乘机占领了关中,建立了前秦。朝廷趁北方大乱令殷浩北伐,后殷浩失败,大权归桓温,于是桓温开始了有名的三次北伐。

  公元354年,桓温步骑四万余人进攻前秦,水路自江陵经襄阳如均口,桓温亲自攻打上洛,俘虏秦荆州刺史郭敬,又在蓝田大破符建军队 直逼长安,企图收复西晋故都。当地居民持牛酒欢迎桓温的人达到八十里路。但东晋和其他士族并不支持桓温,桓温的军事弱点终于以军粮不足返回襄阳。

  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羌族首领姚襄入据许昌,进攻洛阳,桓温第二次北伐,与姚襄战于伊水。大获全胜,收复洛阳。桓温上表请晋穆帝还都洛阳,但受到群臣全力抵制,不久,洛阳又被前燕慕容氏攻占。

  369年,桓温第三处北伐。四月,桓温领兵五万,进攻前燕,六月至山东 由黄河北上,前锋甚至直逼邺城,但前燕得到了前秦的援助,截断了晋军的粮道,当时桓温快六十岁,有志而力不足,九月,桓温屡战屡败,又在途中遭遇晋军埋伏,损失三万,使刚刚收复的淮北得而复失

  桓温本想通过北伐立威于东晋,但其实南渡士族在江南产业已经丰厚,无心北归,且各成门户,相互牵制 使东晋无法集中力量,桓温算得上一个铁腕人物,也只能徒劳无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桓温北伐有哪些影响?桓温三次北伐带来什么后果

  桓温北伐有哪些影响?

  桓温北伐,是东晋时期将领桓温分别于永和十年(354年)、永和十二年(356年)及太和四年(369年)发动北伐北方十六国的战役。但除了第二次北伐成功收复洛阳,其余两次皆被击退,成效不大。

  桓温北伐,为其带来极大声望,尤其第二次北伐收复洛阳后,桓温曾在隆和元年(362年)请迁都洛阳,并让昔日南渡江左的士庶一律北徙。虽然当时洛阳正受前燕所攻,侨姓士族更加是不愿放弃南方北归,但因朝廷畏惧桓温,竟然没有人敢首先出言谏止,而只有孙绰敢上疏反对。当时朝廷更打算派侍中劝止桓温,可见桓温在当时的威望极高,足以动摇朝廷。然而,桓温北伐其实得不到举国同心支持,故申胤才有言:“晋室衰弱,温专制其国,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温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将乘阻以败其事。”第三次北伐大败而回,就已令桓的威望大降,只仍因其权倾朝野,故此促使他放弃外讨增加名望,转而对内行废立,于是桓温在太和六年(371年)废黜晋废帝,并且诬陷武陵王司马晞等人,遂更令其威势比皇室更盛。然而,始终因为此败,桓温无法达成其篡位计划,始终受制于王坦之和谢安等士族人士。桓温大败后,北伐之事亦再没进行。

  桓温虽在第二次北伐夺回洛阳,但进兵时占据的司、兖、青、豫地区其实在桓温班师后就被前燕所陷,数年后洛阳亦得而复失,可见战果其实不甚持久。

  桓温在第三次北伐后耻于大败,将罪责归于未能开通石门水道的袁真。袁真不甘心被诬,于是向朝廷申诉,然而朝廷怯于桓温而不敢处理,袁真于是以寿春降燕。桓温直至太和六年才平定。

  桓温北伐过后,东晋的北伐行动亦暂告一段落,而前燕与前秦亦因第三次北伐合作而派使者互相往来。然而,前燕使者郝晷见燕政不修而前秦大治,竟向王猛透露前燕虚实。另外,慕容暐后悔当日割虎牢以西土地的承诺,竟然反悔不给,于是触怒前秦天王苻坚,开始进攻前燕。前燕终在前秦的军事行动下亡于前秦。前秦渐渐崛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桓温第一次北伐的原因、过程和结果都是什么?

  桓温第一次北伐简介:桓温第一次北伐的背景原因和过程

  背景

  陶侃平定了苏峻的叛乱以后,东晋王朝暂时获得了安定的局面。这时候,北边却乱了起来。

  后赵国主石虎(石勒儿子)死了以后,内部发生大乱,公元352年,氏族贵族苻健也乘机占领了关中,建立了前秦。永和五年(349年),后赵皇帝石虎去世,其后诸子争位,后赵国内混乱。其时东晋朝中就已经准备北伐,并由征北大将军褚裒主持北伐,但以失败告终。后赵大将冉闵称帝,建立了魏国,史称冉魏;前燕慕容皝又灭了冉魏。而桓温在当时亦随即移屯安陆,屡次上表请求北伐,但因其平灭成汉后威望太高,朝廷不愿桓温北伐成功而令威名更盛,于是在褚裒北伐以后提拔殷浩继续准备北伐,对桓温的上请不作回应。

  同时,北方氐人苻健于永和六年(350年)入关,并于次年建立前秦,至永和八年(352年)称帝。前秦建国后多次与东晋作战。及至永和九年(353年)殷浩发动北伐,目标是前秦控制的洛阳,正是试图利诱前秦将领梁安及雷弱儿叛秦,乘关中混乱,前秦驻洛阳的军力入援之机进取洛阳。

  然而,殷浩是个只有虚名、没有军事才能的文人。他出兵到洛阳,被羌族人打得大败,死伤了一万多人马,连粮草武器也丢光了。桓温又上了道奏章,要求朝廷把殷浩撤职办罪。晋穆帝没办法,只好把殷浩撤了职,同意桓温带兵北伐。

  过程

  永和十年(354年)二月己丑日,桓温自江陵率四万步骑北伐,取道武关入关,又命水军自襄阳进至南乡郡;同时梁州刺史司马勋亦经子午道北伐前秦。桓温先派别军进攻上洛,俘获前秦荆州刺史郭敬,于是进击青泥城。前凉秦州刺史王擢见司马勋攻略前秦西部,于是进攻陈仓以作响应。

  前秦皇帝苻健面对桓温大军北伐,派遣太子苻苌、丞相苻雄等人率兵五万驻屯峣柳以作抵抗。四月己亥日,桓温在蓝田县与苻苌等军大战,虽然苻生单骑突陈杀伤不少晋兵,但晋兵在桓温的统率下仍大败秦兵;同时桓冲又在白鹿原击败苻雄军。桓温在大败前秦军队后就继续向长安进发,进据灞上。当时苻苌等军退屯城南,苻健于是尽发精兵三万人,在大司马雷弱儿等人率领下与苻苌会合,只留六千老弱士兵留守长安小城。

  当时前秦首都长安危急,三辅各郡县都来向桓温归降,桓温安抚并让居民恢复原来生活。当时居民又争相以牛酒劳军,又夹道观看前来的军队,老人更流着泪说:“不图今日复睹官军。”面对这个形势,顺阳太守薛珍劝桓温直逼长安,但桓温不听从,驻屯灞上后就没有进渡灞水,一直与前秦军相持,并打算收割当地的麦子作军粮以继续对峙。

  但苻雄先率七千骑进袭司马勋,并在子午谷击败他。后又与诸军在白鹿原与桓温大战,杀晋兵万余人。而当时前秦更抢先一步收割麦子,而且坚壁清野,令桓温陷入缺粮困境。在战事不利和缺粮之下,桓温唯有在六月丁丑日迁关中三千多户人南归。苻苌见桓温退兵,更领兵追击,至潼关时已屡败晋军,伤亡数以万计。当时薛珍以桓温被逼退兵,当众称许自己之勇而指责桓温太慎重,于是被桓温所杀。

  另一方面,进攻陈仓的司马勋和王擢虽攻破陈仓,但亦被苻雄所败,司马勋退回汉中而王擢回略阳。北伐至此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桓温第二次北伐的原因、过程和结果都是什么?

  桓温北伐,是东晋时期将领桓温分别于永和十年(354年)、永和十二年(356年)及太和四年(369年)发动北伐北方十六国的战役。但除了第二次北伐成功收复洛阳,其余两次皆被击退,成效不大。

  背景

  永和七年(351年),后赵灭亡,后赵将领姚弋仲降晋,其子姚襄亦随父归降,皆获东晋遥封官职及爵位。次年姚弋仲死,姚襄依从父亲遗命南奔东晋,驻屯谯城。永和八年(352年),姚襄在谢尚兵败后退屯历阳,并大行屯田及训练将士。然而因为殷浩忌惮姚襄,竟多次派刺客刺杀他,又派魏憬意图偷袭他,最终令姚襄决心叛晋。永和九年(353年),姚襄就于殷浩北伐期间临阵叛晋,倒伐攻击殷浩,不但令殷浩北伐失败,更盘据淮河一带,在盱眙建立根据地。

  永和十年(354年),江西流民郭敞等人在东晋侨置陈留郡的堂邑叛乱,捕掳陈留太守刘仕向姚襄归降。因着临近东晋赖以自守的长江天险,于是令东晋朝廷十分震惊,立刻加强对京师建康的防守。然而,姚襄没有南进,反倒北归,于是转据许昌。

  原本降晋的周成又于永和十年叛晋,进据洛阳。姚襄据许昌后就于永和十二年(356年)起兵进攻洛阳。

  另一方面,完成第一次北伐而回荆州的桓温多次上表请求迁都洛阳,修复在洛阳的皇家园陵,但都未获批准。随后又升桓温为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专委讨伐姚襄之任。而因此就促成桓温发动第二次北伐。

  过程

  桓温于永和十二年(356年)在江陵起兵,先遣督护高武据鲁阳,辅国将军戴施驻屯黄河上,以水军进逼许昌和洛阳,更请徐、豫二州派兵经淮泗入黄河协助北伐。桓温自己则从后领兵作众人继援。

  八月己亥日,桓温到达洛阳城南的伊水,久围洛阳不破的姚襄于是撤去围城军,转而抵抗桓温,并在伊水水北的树林中埋伏精兵,试图诱使桓温率兵后退,在其后退时派伏兵突击。然而桓温拒绝姚襄后退的请求,姚襄意图依伊水而战,而桓温则结阵向前进攻,更亲身披甲督战,于是大败姚襄,姚襄逃到洛阳北山,及后更与余众西奔并州,桓温未能追及。

  随后,周成以洛阳向桓温投降。桓温及后留兵戍守洛阳,并且置陵令,修复各个皇陵后就押著周成及带着三千多家归降的平民南归。第二次北伐至此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桓温第三次北伐的原因、过程和结果都是什么?

  背景

  桓温在第二次北伐成功收复洛阳后声望提高,先于升平四年(360年)进爵南郡公,后更在兴宁元年(363年)进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正式掌握朝政。次年更授桓温扬州刺史,令桓温掌握京畿地区军事。桓温虽然内镇扬州,然而原本所都督的荆、江二州亦交由其两个弟弟桓豁及桓冲掌握,由此桓温基本上集东晋全国军政大权于一身,仅未能掌握徐、兖二州所在的京口及豫州等兵力。

  另一方面,原本名义上臣服于东晋的前燕在其君主慕容俊在永和八年(352年)称帝自立后,就多次与东晋发生战事。前燕更多次派兵进攻洛阳,虽勉强能守着洛阳,但河南诸郡其实都被前燕所夺。东晋终在兴宁三年(365年)失去洛阳。司冀等地皆失于前燕后,前燕又进攻兖州等地,于太和元年(366年)又夺取鲁郡和高平郡,甚至曾南侵至竟陵郡。

  面对前燕不断的军事行动,桓温亦希望以北伐提高自己声望,以图实现自己野心,登上帝位;又因前燕慕容恪于太和二年去世,桓温于是决意进行北伐,打算打败前燕后回朝受取九锡,终篡夺东晋政权。

  过程

  太和四年(369年),桓温上请北伐,并请与徐、兖二州刺史郗愔、豫州刺史袁真及江州刺史桓冲一同出兵。郗愔是在庾希因救援高平及鲁郡不力而被弹劾免职后受桓温所推,然而其实桓温一直觊觎郗愔部下驻京口的军队,心中很不愿由郗愔统率这些部众。当时郗愔之子郗超是桓温心腹,明白桓温心思后就假作父亲书,将父亲的徐兖二州刺史的职位让给了桓温,令桓温十分高兴。至四月庚戌日,桓温终自所镇的姑孰领五万人出兵前燕。

  桓温北伐至兖州,当时郗超顾虑汴水因战乱久未浚治,认为会影响漕运,但桓温不听。直至行军至金乡时就因天旱而令水军不能继续前进。桓温当时就命毛穆之开凿河道,引水令桓温水军得以继续前进,终成功进入黄河。

  然而,郗超又进言,认为桓温入黄河之法是逆着水流而进,与东晋基地距离又远,难通漕运,担心前燕会拒守不战,令晋军陷入粮道断绝,无军粮继续北伐的困境。郗超于是建议桓温尽率全军直击前燕国都邺城,不论前燕逃回辽东后方、拒守邺城或出战与东晋决一胜负皆有利于北伐进展;另郗超又提议一个较稳健的策略,建议桓温守着河道,控制漕运,一直储蓄粮食,直至明年夏天方才继续进攻。郗超又认为若果不速战速决,当战事拖延至秋冬后,水量减少而北方早降温的客观条件之下,会令到晋军更难维持。但桓温都不听从。

  桓温随后派檀玄攻取湖陆,更俘获慕容忠。前燕所派慕容厉率步骑二万进攻,桓温又于黄墟大败敌军。邓遐、朱序又在林渚击败燕将傅颜,前燕高平太守徐翻更投降东晋。前燕于是再派慕容臧率诸军抵抗桓温,但都失败。前燕见此,唯有派人向前秦求救。

  七月,前燕人孙元率宗族党众起兵响应桓温,桓温于是移屯枋头。当时前燕皇帝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评对战事发展都十分恐惧,打算北逃回辽东。但当时慕容垂自己请求进击桓温,慕容暐于是让慕容垂代替慕容臧率众抵抗桓温。同时,慕容暐又以虎牢以西的土地赂诱前秦派兵救援前燕,在王猛的支持下,苻坚于是在八月派苟池及邓羌率步骑二万救援前燕。

  当时前燕司徒长史申胤就认为桓温“骄而恃众,怯于应变。大众深入,值可乘之会,反更逍遥中流,不出赴利,欲望持久,坐取全胜。”预料当晋军粮运出现问题时就会不战自败。当时,桓温以昔日归降东晋的段思为向导,前燕尚书郎悉罗腾却击败桓温军,生擒段思。另桓温所派的李述亦被悉罗胜和染干津所杀,令晋军士气下降。同时,桓温早前命袁真攻打谯国和梁国,意图开石门水道以通漕运,但袁真攻取二郡后却不能开通水道,令水路运输受到阻碍。

  九月,前燕开始反击,慕容德率一万兵与刘当驻屯石门,李邽以五千豫州兵断绝桓温粮道。慕容宙则以一千兵设计击败晋军,杀伤大量晋兵。桓温见战事不利,又因粮食将竭,更听闻前秦援兵将至,于是在九月丙申日焚毁船只,抛弃辎重,循陆路退军。只留毛穆之为东燕太守。桓温经仓垣南归,途中凿井取水饮用。当时前燕诸军亦有追晋军,但慕容垂认为桓温新退必然提高警觉,并以精锐殿后,不如待晋军见燕军未至,专心从速南退时才大举追击,于是只领八千骑兵从后缓缓跟随。数日后,慕容垂见晋军加快速度,于是加速追击,并在襄邑追及桓温。另一向面,慕容德已经领四千骑兵率先在襄邑设伏,于是桓温在襄邑受两军夹击,晋军大败,死了三万兵。苟池所率的前秦兵亦在谯国邀击桓温,杀伤又以万计。十月己巳日,桓温收拾散卒,驻屯山阳。叛归东晋的孙元在武阳据守,但都被前燕所擒。第三次北伐至此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桓温北伐过后,东晋的北伐行动亦暂告一段落,而前燕与前秦亦因第三次北伐合作而派使者互相往来。然而,前燕使者郝晷见燕政不修而前秦大治,竟向王猛透露前燕虚实。另外,慕容暐后悔当日割虎牢以西土地的承诺,竟然反悔不给,于是触怒前秦天王苻坚,开始进攻前燕。前燕终在前秦的军事行动下亡于前秦。前秦渐渐崛起。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