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2025-03-23 13:40:05 许行 寿梦 诸樊 夫概 申包胥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所著,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也是四书中篇幅最长,部头最终的一本,直到清末时期都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共七篇,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其学说处罚点为性善论,护长德治。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

  【原文】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1。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2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3之服孔子也。《诗》云4:‘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5。’此之谓也。”

image.png

  【译文】

  孟子说:“仗着实力假借仁义征伐天下,可以称霸诸侯,称霸一定要凭借国力的强大;依靠道德来实行仁义的,可以使天下归心,这样做却不必凭借强大国力——汤就仅仅用他方圆七十里的土地,文王也就仅仅用他方圆百里的土地〔实行了仁政,而使人心归服〕。仗着实力来使人服从的,人家不会心悦诚服,只是因为他本身的实力不够的缘故;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诚服,就好像七十多位弟子归服孔子一样。《诗经》说过:‘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没有哪种想法不心悦诚服。’正是这个意思。”

image.png

  【注释】

  (1)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两句都承上省略了主要动词“王”字;如不省略,则为“汤以七十里王,文王以百里王”;二动词“王”皆音wàng。

  (2)赡:足。

  (3)七十子:《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通称为“七十子”。

  (4)《诗》云:所引诗句在今《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5)无思不服:没有哪种想法不心悦诚服。逢彬按,这句和“无往不复”类似,其中“思”是动词。这一格式可归纳为“无V不V”。《毛诗》郑玄的笺说:“心无不归服者。”有些注本和古汉语虚词著作将这一句的“思”认定为助词,恐非。详见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