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刘姥姥救巧姐花了多少银子?

  《红楼梦》里的刘姥姥巧姐花了多少银子?众所周知刘姥姥家里并没有多少钱,她是怎么凑齐银子的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女儿一家子因贫困,无法筹备过冬之需时,她又怕把外孙们,饿坏冻死。就自告奋勇的去贾府求助。

  并对女儿女婿说,即便不能得到帮助,也算是去侯门公府里见见世面。

图片.png

  就这样这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就带着外孙去了贾府,在周瑞家的帮忙引荐下,见到了王熙凤。凤姐这么张扬,不拘小节的一个人,见到刘姥姥,居然大发慈悲。

  大家不要忘了,凤姐打小就与刘姥姥这样的底层人,毫无交集。更不知道底层人,日子会有多么苦。

  当凤姐看到衣着破旧、留着鼻涕眼泪的板儿时,非但没有嫌弃,还忙命丫鬟,赶紧给他拿果子吃。这就是与生俱来的悲悯心。

  又问刘姥姥可曾吃饭了没有,见刘姥姥说早上来的紧急,还没吃饭。又吩咐下人们,拿来饭菜招待。

  先不说凤姐之后送给刘姥姥多少银子,光是招待刘姥姥这段戏,就已是让无数人汗颜。

  咱们先说帮刘姥姥引荐凤姐的周瑞家的,八七版《红楼梦》里,还有个周瑞儿子吃鸡腿,板儿也想吃的场景。

  见板儿要拿桌子上的果子,周瑞家的用嫌弃的神情,匆匆一撇。刘姥姥就慌忙失措的打了板儿一巴掌。

  刘姥姥虽然贫穷,显然还是想要得到尊重。

  原文里,凤姐就给了刘姥姥,足够的尊重。先是用一声请,把刘姥姥迎进房里,接下来就是招待祖孙二人先吃饭。

  而原本都是底层人的周瑞家的,却没有给予刘姥姥这种关爱。

  在后四十回里,贾府势败如山倒。巧姐也被奸兄狼舅,卖进了烟花巷。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刘姥姥知道此事后,就匆忙赶过去营救。但是由于拿的银子不够,就下跪磕头求老鸨,且容她几日,凑够了就马上拿来赎人。

  这一回里就彰显出了底层人的担当,大家都知道刘姥姥是住在女儿家里,她是没有多少家产的。

  再去贾府求助前,她女儿家里也是只有薄田几亩,遇见个旱涝天灾的,就无法度日。可见家里也没有多余的产物。

  刘姥姥第一次去贾府时,凤姐给了二十两银子,第二次又给了八两。王夫人一次就给了一百两。

  在当时这对于刘姥姥这样的底层人民,是很大一笔钱。也就是说这笔钱,足以让缺吃少喝的刘姥姥一家,过几年衣食无忧的生活。

  王夫人又安排平儿,让刘姥姥拿这些银子买田置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刘姥姥女儿一家,虽说不能算大富大贵的人家,也应该变成了小康家庭。

  即便如此,让这个家庭,一下子拿出来解救巧姐的那么多银子,对她们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那么刘姥姥又如何在短期内,就筹到了这么大一笔钱的呢?

  这里还要说到,在贾母带刘姥姥逛大观园时,去栊翠庵妙玉那里,吃茶的一场戏。

  妙玉给贾母用的是一个五彩成化官窑杯子斟的茶,贾母喝了半杯,留给了刘姥姥半杯。

  见刘姥姥用了这个杯子,妙玉就不要了。宝玉看妙玉要把杯子扔了,认为太可惜,就问妙玉要了,回到府里送给了刘姥姥。

图片.png

  刘姥姥对妙玉这个人,也是没什么好感的,就是因妙玉给所有人都斟了茶,唯独没给刘姥姥。连宝玉都说,出家人不是最讲“世法平等”吗?

  每次看到妙玉嫌弃刘姥姥这一段,就认为实在是可笑至极。

  一个在庙里装神弄鬼,靠世人香火供奉的人,她居然还嘲笑劳动人民粗俗。

  真不知道这种本末倒置的勇气,是哪里来的?

  包括嘲讽刘姥姥为牛耳的林黛玉,也是一样。她们过的锦衣玉食的日子,何尝不是万千的刘姥姥,省吃俭用的民脂民膏。

  林黛玉一句“携蝗大嚼图”与“母蝗虫”,就败光了自己所有的人设。

  还有那群跟着起哄的小姐太太们,她们有没有搞懂,曹公是在讥讽谁为“母蝗虫”?

  刘姥姥古稀之年,还在田地里劳作,自食其力。

  池大王八多的贾府里,这些个小姐太太包括妙玉,她们除了消耗,又为社会创造过什么价值?

  第五十三回里,乌之孝交租那场戏,就写的明明白白。从各种动物肉和粮食蔬菜银子,都是从老百姓家里收上去的。

  乌之孝还对贾珍说,从三月开始,就下连阴雨,一直到八月,就没连续晴过五天。收成是实在不好。九月里又开始下冰雹,连人带牲畜,砸伤了成千上万

  第三十九回里,刘姥姥讲的雪中抽柴的故事,就是作者对这群躺平的、贾府子弟的嘲讽。

  贫穷的刘姥姥,就是一块试探人性的试金石,大家可以留意观察,贾府里对刘姥姥冷嘲热讽的那些人。

  生活中也都是尖酸刻薄小性的人,她们就是看不上,衣着破旧、举止也不善于装腔作势的劳动人民。

  既然看不上粗俗的刘姥姥,那就最好自己争气的劳动生产,连她们种出来的食物也不要吃。

  像妙玉这样躲在庙里,僧不僧、俗不俗的人,又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即便是王爷府里的郡主,不还依然是寄生虫吗?

  就是宝玉这个举手之劳,最终又给巧姐积下了福德。刘姥姥应该就是用这个杯子,换到了银子,救出的巧姐。

  那个时期的有钱人,还是对古玩珍品具有鉴赏力的,也肯出大钱。

  第四十八回里,贾赦就要拿五百两银子,买石呆子的扇子,石呆子还不肯出售。

图片.png

  妙玉的这个成化官窑五彩杯子,就是瓷中之王,稀世珍品。

  刘姥姥应该也能卖出个好价钱,然而这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

  像巧姐这样侯门公府的女儿,烟花巷里也不多见,老鸨定会,狠狠的敲诈刘姥姥一笔钱。上千两银子,应该也会要的。

  刘姥姥又登了多少门,求了多少人,我们也不得而知。

  《红楼梦》里,曹公写了很多贾府的,丫鬟与婆子们底层人性的恶。

  却把刘姥姥这个乡下人,塑造的熠熠生辉。

  智慧包容的刘姥姥,更是把忍字功与善良。发挥的淋漓尽致。“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万祸皆灰烬。”“一善良可进,吾思法春秋。”

  “识真君子,敬古如来”。救了巧姐的刘姥姥,不止给贾府带去了温暖,也给世人传递了,无穷的力量与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