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与砚台:文人雅士的情怀与追求
2024-11-18 11:50:09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世界里,砚台不仅是研磨墨汁的工具,更是寄托情怀、彰显品味的载体。纪晓岚,这位清代著名的才子和高官,对砚台的热爱堪称痴迷,他与砚台之间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趣话。

一、纪晓岚的藏砚之趣

纪晓岚,名昀,字晓岚,号石云,是乾隆嘉庆年间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才华横溢,深受乾隆皇帝的器重,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砚台“发烧友”。纪晓岚藏砚甚丰,甚至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九十九砚斋”,以彰显其对砚台的热爱。他编纂的《阅微草堂砚谱》收录了126方砚台拓本,成为砚台收藏界的重要文献。

二、纪晓岚砚台的特点与价值

纪晓岚收藏的砚台种类繁多,从材质到工艺都各具特色。他偏爱那些质地细腻、工艺精湛的砚台,如青花端砚、紫云砚等。这些砚台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而受到藏家的追捧。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纪晓岚铭刻的砚台频频拍出高价,成为收藏界的热门之选。

三、纪晓岚与砚台的深厚情感

纪晓岚对砚台的情感远不止于收藏和赏玩。他常常在砚台上留铭,或赞砚,或记事,或抒怀。这些铭文不仅是对砚台的赞美,更是纪晓岚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的体现。例如,他在一方青花端砚上铭文:“持较旧坑,远居其后。持较新坑,汝则稍旧。边幅虽狭,贵其敦厚。偃息墨林,静以养寿。更阅百年,汝亦稀觏。”这段铭文不仅反映了纪晓岚对端石石质的独特见解,更透露出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四、纪晓岚与刘墉的砚台之交

纪晓岚与刘墉同为清代名臣,两人不仅品行相近,还共同热爱收藏砚台。他们经常互赠砚台,并在上面题字写诗,留下了许多佳话。其中,纪晓岚“抢夺”刘墉“甘林”砚的故事尤为有趣。嘉庆九年四月,纪晓岚在刘墉家中看到一方由汉甘林瓦当改制的砚台,非常喜欢,便仗着自己年轻几岁的身板儿,硬是“抢夺”过来。虽然刘墉有些不舍得,但两人最终都因这件事而乐在其中,体现了文人之间的雅趣和友谊。

五、纪晓岚砚台对后世的影响

纪晓岚对砚台的热爱和追求不仅影响了他的个人生活和艺术创作,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阅微草堂砚谱》成为砚台收藏和研究的重要文献,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借鉴。同时,纪晓岚与砚台之间的故事和趣话也成为文人雅士之间流传的佳话,激励着更多人去追求和品味砚台所带来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揭秘三国武力第一人非吕布 最强武力竟是他!

  在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猛将如云。一提到武力超群的人物,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可能是吕布,这位以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著称的飞将。然而,根据真实史料和深入分析,我们或许会发现,三国时期的武力第一人并非吕布,而是另有其人。  吕布的武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