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纪事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解密古代的“特种兵”:东晋“北府兵”战无不捷
解密古代的“特种兵”:东晋“北府兵”战无不捷

真实再现中国当代特种兵神秘和传奇军旅生活的电视剧《我是特种兵》,吸引了很多观众的视线。残酷的训练、精良的装备、出神入化的战术技能……不少观众不由得慨叹“惊呆了”。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特种兵的出现始... [详细]

11月02日 18:16
明朝才子解缙涉嫌考题泄密 将殿试内容透给同乡
明朝才子解缙涉嫌考题泄密 将殿试内容透给同乡

科举考试,决定古代读书人一生命运的大事,是件很严肃很正经的大事,然而,该项制度虽然很严肃很正经,但如果掌控科举制度的人不严肃不正经,就会让科举的可信度大大降低,甚至千百年后还留下话柄。大明朝的科举... [详细]

11月02日 18:02
明初锦衣卫纪纲:竟看着“好友”解缙被活活冻死
明初锦衣卫纪纲:竟看着“好友”解缙被活活冻死

纪纲残忍至极,使出各种方法对待刚正不阿的文臣,但是他却尽全力救了旧友。纪纲病了,病于一种心思。这个心思就是篡权夺位。纪纲何以突然对皇位产生浓厚兴趣呢?这要从永乐皇帝朱棣选立太子说起。朱棣只有四个... [详细]

11月02日 17:58
武则天无字碑里的三个秘密:为何墓碑上会无字?
武则天无字碑里的三个秘密:为何墓碑上会无字?

中国古代的每个帝王将相可能都有这样的愿望:活着的时候大富大贵,建功立业;死了以后有人能给自己树碑立传,流芳千古。当然,遗臭万年的也有不少。但是,唯独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没有希望能... [详细]

11月02日 15:27
王莽改制激怒了谁:地主出身的起义军首领占71%
王莽改制激怒了谁:地主出身的起义军首领占71%

导读:地主豪强站到了王莽的对立面上,下层百姓因为民不聊生也站到了他的对立面,昔日的“大众情人”一下子变成了国民公敌。各地豪强纷纷率众起兵,反抗王莽的新政。有人统计,在起兵反对王莽的义军首领中,普通... [详细]

11月02日 15:23
三国历史悬疑:诸葛亮为何违背刘备遗嘱重用马谡
三国历史悬疑:诸葛亮为何违背刘备遗嘱重用马谡

     说起三国故事,最纠结最悲情的恐怕是“挥泪斩马谡”这一出。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 [详细]

11月02日 15:11
古代法律如何处置乱倒垃圾者?在秦朝会被处黥刑
古代法律如何处置乱倒垃圾者?在秦朝会被处黥刑

古人也和现代人一样,对居住环境和生存环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先从他们选择住宅建筑上来看,就知道他们对环境卫生的重视了。《释名》说:“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博物志》上也说:“居无近绝溪、... [详细]

11月02日 14:36
明末政治联姻:皇太极为何会去娶寡妇蒙古为妻?
明末政治联姻:皇太极为何会去娶寡妇蒙古为妻?

清太宗皇太极是清朝的建立者,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越,且生来面色赤红,眉清目秀,行动稳健,举止端庄。他聪明伶俐,耳目所经,一听不忘,一见即识。他很爱看书学习,在努尔哈赤的诸将中唯有他识字。应该说皇太... [详细]

11月02日 11:31
清初四位皇帝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共娶17位蒙古后妃?
清初四位皇帝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共娶17位蒙古后妃?

据了解,海兰珠(宸妃)是汉译名字,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名字叫哈日珠拉,生于约明万历37年(1609年),是孝庄的亲姐姐,她比孝庄大4岁。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6岁,比孝庄晚嫁皇太极9年,但... [详细]

11月02日 10:48
解密袁崇焕之死的罪名争议:三条罪名均属牵强
解密袁崇焕之死的罪名争议:三条罪名均属牵强

冤案主角袁崇焕(1584~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莞人,明末著名军事家、抗清(后金)名将。他曾多次以少敌多击败强敌,被皇太极称为15年来从未有过的劲敌。崇祯三年(1630年),... [详细]

11月02日 10:37
晚清预备立宪失败的六大原因:没有形成广泛共识
晚清预备立宪失败的六大原因:没有形成广泛共识

100多年前,在庚子国变之后,差点亡国灭种的清王朝,开始了从制度层面向西方学习的步伐,开始了清末新政,发展到后来,成为了“预备立宪运动”。清廷试图通过预备立宪运动,建立近现代政体,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详细]

11月01日 13:37
《清宫扬州御档》解密:劝降南明重臣史可法信件
《清宫扬州御档》解密:劝降南明重臣史可法信件

 史可法死守扬州,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历史事件,然而,在已解密的《清宫扬州御档》(以下简称《御档》)中,鲜有提及史可法的,昨天,文史档案专家彭伟透露,顺治朝第一件至第五件《御档》,反映了这一时... [详细]

10月31日 07:14
明朝藩王群体庞大:“同父兄弟之间竟不能尽识”
明朝藩王群体庞大:“同父兄弟之间竟不能尽识”

很多清宫剧里面都提到一个机构:宗人府——那是管理王公贝勒的专职机构。其实,宗人府在明代就已经设立了,是专门管理皇族本家宗室事宜的部门。明代藩王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其规模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根... [详细]

10月31日 06:46
清军被南明围于新会:居民每户出一人作“口粮”
清军被南明围于新会:居民每户出一人作“口粮”

清朝入关后的早些年,明朝尚未最终覆亡,在南方还有以福王朱由崧为首的“弘光政权”,唐王朱聿键为首的“隆武政权”以及桂王朱由榔为首的“永历政权”,这段时期统称为“南明”。其中,“永历政权”由于得到广泛的拥... [详细]

10月31日 06:33
明王朝最后的血性:南明军队抗清的桂林衡阳大捷
明王朝最后的血性:南明军队抗清的桂林衡阳大捷

   桂林大捷    李定国挥军入湘,收复大批州县的时候,清湖南文武官员已在续顺公沈永忠率领下逃往岳州。清定南王孔有德部与... [详细]

10月31日 06:25
称霸东海南海的明朝海盗:海外殖民遭遇内外阻力
称霸东海南海的明朝海盗:海外殖民遭遇内外阻力

17世纪左右,欧洲社会正在孕育着近代文明世界的催生,以航海贸易和在世界各地经营殖民地为特征的世界性经济交流刚刚拉开帷幕,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先后在世界海洋上纵横捭阖进行冒险征服。当... [详细]

10月30日 15:14
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 司马迁为何要写《史记》?
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 司马迁为何要写《史记》?

司马迁是西汉的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最优秀的史学著作,文学水平也极高.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为了歌颂汉王朝。司马谈在临... [详细]

10月30日 15:13
施琅为何主张武力收台:郑家多次拒绝大陆善意
施琅为何主张武力收台:郑家多次拒绝大陆善意

施琅(láng),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龙湖镇衙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清初著名将领。生于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早年,他是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1646年... [详细]

10月30日 15:07
乾隆为何将孝子官员凌迟?“英主”只需要奴才
乾隆为何将孝子官员凌迟?“英主”只需要奴才

人都喜欢听人说好听的,据说这是人的弱点,与生俱来的。越是位高权重的人,就越好这口。这不是说,居于上位的人,人类的弱点就体现得比较充分。上面的老爷,这种毛病,往往是下面的人给惯出来的。有这种毛病,... [详细]

10月30日 14:14
揭秘:大清康熙皇帝为何由外国人汤若望推举继位
揭秘:大清康熙皇帝为何由外国人汤若望推举继位

    顺治皇帝福临临死时,可能确实想要报复自己的这位母后。因此,才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一再坚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某一个堂兄弟。这样,孝庄皇太后的地位,将会... [详细]

10月30日 13:53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