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问答

头条 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周书·本纪·卷七》记载:“宣皇帝讳赟,字干伯,高祖长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元年,生于同州。保定元年五月丙午,... [详细]

安史之乱出现了哪两位大将?一个是李光弼而一个是郭子仪
安史之乱出现了哪两位大将?一个是李光弼而一个是郭子仪

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将一个是李光弼,另一个是郭子仪。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安史之乱的平定:乾元元年(758)九月,唐派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统兵20余万(后增至... [详细]

01月05日 15:20
《旧唐书·郭子仪传》中怎么评价郭子仪?他对唐朝有什么功绩?
《旧唐书·郭子仪传》中怎么评价郭子仪?他对唐朝有什么功绩?

《旧唐书·郭子仪传》: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大致意思是:天下安危系于他身上三十年。校中书令考察二十有四。权倾天下... [详细]

01月05日 15:07
关于阮咸有哪些轶事典故?为何会说小阮贤于大阮?
关于阮咸有哪些轶事典故?为何会说小阮贤于大阮?

阮咸(约232-287)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人。魏晋时期名士,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又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为“竹林七贤”。下面... [详细]

01月05日 15:04
关于王戎有哪些轶事典故?后世名人又是如何评价他的?
关于王戎有哪些轶事典故?后世名人又是如何评价他的?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戎出身琅... [详细]

01月05日 15:00
刘伶为什么会是一副酒鬼的模样?他存世的作品有哪些?
刘伶为什么会是一副酒鬼的模样?他存世的作品有哪些?

刘伶(生卒年不详,一说约221年-约300年),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详细]

01月05日 14:56
向秀在早年有哪些经历?其对魏晋玄学有什么深刻影响?
向秀在早年有哪些经历?其对魏晋玄学有什么深刻影响?

向秀(约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人。魏晋时期的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昭害死后,向秀应本... [详细]

01月05日 14:54
嵇康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为何会被司马昭下令处死?
嵇康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为何会被司马昭下令处死?

嵇康生于魏文帝黄初五年(224年),一作黄初四年(223年)。其祖先本姓奚,住在会稽上虞(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其曾祖父后为躲避仇家,迁徙到谯国的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并改姓为嵇。嵇康的... [详细]

01月05日 14:51
竹林七贤中的竹林时真是地名吗?七贤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竹林七贤中的竹林时真是地名吗?七贤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 [详细]

01月05日 14:47
竹林七贤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晋书·嵇康传》中如何记载?
竹林七贤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晋书·嵇康传》中如何记载?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活动区域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南三十公里处吴村镇境内。《晋书·嵇康传》:嵇康居山阳,“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 [详细]

01月05日 14:43
吴三桂自知不足以三分天下,为何最后选择了投降后金?
吴三桂自知不足以三分天下,为何最后选择了投降后金?

吴三桂投降清军是因为陈圆圆吗?李自成即将进攻北京,而清军摄政王多尔衮急于攻打山海关,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使驻守咽喉要道山海关的一位青年将军变得举足轻重。他就是吴三桂。下面趣历史... [详细]

01月05日 14:40
魏晋时期为何在儒学之外盛行玄学,又对社会有哪些影响?
魏晋时期为何在儒学之外盛行玄学,又对社会有哪些影响?

汉武帝即位时,迫切需要在政治及经济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当时清净无为的黄老思想已经无法满足,所以需要一种新的学说来支持自己的统治。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观念,并被汉武帝... [详细]

01月05日 14:22
隋文帝完善《开皇律》后,其立法成就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隋文帝完善《开皇律》后,其立法成就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开皇律其篇目与基本内容,以北齐律为蓝本,所谓“多采后齐之制”,其立法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篇章体例更加简要《开皇律》共计十二篇、五... [详细]

01月05日 13:38
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初正式确立的,这种制度经过了多久的发展?
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初正式确立的,这种制度经过了多久的发展?

初创于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指的就是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六部就是指吏部、兵部、礼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度支(后改为户部)和工部。三省六部制是隋文帝统治时期正式确立下来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 [详细]

01月05日 13:35
杨坚临死为何大喊“独孤误我”?他在后悔什么事情?
杨坚临死为何大喊“独孤误我”?他在后悔什么事情?

隋文帝杨坚仁寿四年生了一场病,杨广为了预防不测,于是写信给杨素,询问他父亲驾崩以后自己该怎么办,杨素在信中给他做了答复,但这封信却被信使误送到隋文帝那里。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 [详细]

01月05日 13:33
杨坚在晚年做了哪些糊涂事?竟肆意践踏自己颁布的法律
杨坚在晚年做了哪些糊涂事?竟肆意践踏自己颁布的法律

隋朝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是一个短命王朝,国祚不过37年。但其缔造者隋文帝杨坚却青史留名,不但实现了中国历史的大一统,而且还创建了“开皇之治”,被誉为千古一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 [详细]

01月05日 13:29
杨勇被废真的是因为奢靡好色吗?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杨勇被废真的是因为奢靡好色吗?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一般人都认为,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极其阴险而且虚伪的人——骗母陷兄杀父屠侄,可谓无恶不作,但是表明上还装出一副温良节俭恭让的面貌,最后登基后骄奢淫逸,滥用民力,暴虐天下,最终落得个身死人手的下场,虽说... [详细]

01月05日 11:55
杨坚和杨素都是弘农杨氏的后人吗?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杨坚和杨素都是弘农杨氏的后人吗?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了士族和寒门的分化,也出现了特定的郡望称呼,如:弘农杨氏、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龙亢桓氏、陈郡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等。下... [详细]

01月05日 11:52
袁术和袁绍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何他们两人会站在对立面?
袁术和袁绍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何他们两人会站在对立面?

在血缘关系上,袁术和袁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袁术是袁绍的弟弟;在法律意义上,袁绍是袁术的堂哥,因为袁绍被过继给了袁术的伯父司空袁成。在家庭关系上,袁术是嫡出,而袁绍是庶出。所以袁术看不起袁绍。下面趣... [详细]

01月05日 11:49
孙策和周瑜之间是什么关系?两人分别娶了大乔和小乔
孙策和周瑜之间是什么关系?两人分别娶了大乔和小乔

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建安三年,江东小霸王孙策在智囊周瑜的辅佐下攻陷皖城。当时孙策与周瑜都是二十来岁的单身青年,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节,两人情同手足,又逢战胜,志得意满,颇有些“气吞万里... [详细]

01月05日 11:44
大泽乡起义:秦朝末期的一次反抗,拉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
大泽乡起义:秦朝末期的一次反抗,拉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发生在秦朝末期,是秦末农民起义的一部分,大泽乡起义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封建统治,拉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下面趣历史小编就... [详细]

01月05日 11:42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