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真相

头条 为何说诸葛瞻的战略加速了蜀汉的灭亡呢?

为何说诸葛瞻的战略加速了蜀汉的灭亡呢?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乃是历史有名的贤臣,他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过很多人对这位贤臣的后代却知之甚少。今天就说说诸葛... [详细]

封建社会的变迁:中国古代“万岁”一词含义的演变
封建社会的变迁:中国古代“万岁”一词含义的演变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万岁”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千百年来,匍匐于专制淫威下的臣民口中的“万岁”就是专指皇帝,谁也不敢把自己与“万岁”联系起来。其实,“万岁”一词开始并非是皇帝的专用词,它的... [详细]

05月31日 16:02
包青天没有尚方宝剑狗头铡:“包公戏”扭曲宋朝司法
包青天没有尚方宝剑狗头铡:“包公戏”扭曲宋朝司法

包拯是宋朝人,但宋代的戏曲并没有什么“包公戏”。“包公戏”是在元朝兴起的,至晚清时终于蔚为大观。数百年间,包公审案的故事被编入杂剧、南戏、话本、评书、小说、清京剧,以及众多地方戏中;近代以来,包公... [详细]

05月31日 10:52
解密:大明的王朝灭亡 是谁也想不到的原因!
解密:大明的王朝灭亡 是谁也想不到的原因!

一个朝代最后的灭亡都是因为当政者不得民心,造成经济的败坏,人民没有可以过日子的吃食,所以他们才会站出来反抗的。但对于一个朝代的灭亡到时有一个导火索的,他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生。今天小编和大家说说明朝的灭亡... [详细]

05月30日 22:16
包公铡侄案是编的?宋朝法官可以不听皇帝的
包公铡侄案是编的?宋朝法官可以不听皇帝的

关于包公,民间有很多话本,都在颂扬他的忠孝仁义、秉公执法、公正明理,一则“包公铡侄案”表现了他大义灭亲,正气凛然的形象。可是,查阅相关资料才知道,包公铡侄在宋朝根本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因为宋朝有严格严... [详细]

05月30日 21:58
唐朝科举竟曾现“零录取”:因奸臣李林甫妒贤嫉能
唐朝科举竟曾现“零录取”:因奸臣李林甫妒贤嫉能

在天宝六年,唐玄宗已经由前期的励精图治,进入了后期的昏庸无能。这一年,举行科举考试,意在网罗天下才子。而赴考的人,也和往年一样,熙熙攘攘,不计其数。而最后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一个都没考上。换言之... [详细]

05月30日 16:20
戚家军战力多强:曾以几乎零伤亡歼灭进犯台州的倭寇
戚家军战力多强:曾以几乎零伤亡歼灭进犯台州的倭寇

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倭寇一两万人乘坐数百艘船大举入侵浙江。十九日,倭寇在象山口东塔、奉化西凤登岸,进至宁海一都团前。二十二日晨,戚继光率领主力部队赶赴宁海。倭寇得到这个消息,就另分三路进... [详细]

05月30日 14:22
慈禧看到大清最后一个公主 为啥不敢穿新衣服
慈禧看到大清最后一个公主 为啥不敢穿新衣服

在晚清,慈禧向来说一不二,但是她也怕一个人,就是荣寿固伦公主,甚至看到这位公主来看自己的时候,都不敢穿鲜艳的衣服!那是为什么呢?荣寿固伦公主不是慈禧的亲生女儿荣寿固伦公主(1854-1924),载入《... [详细]

05月30日 08:39
陈圆圆临终遗言 揭露了葬送大明江山罪魁祸首!
陈圆圆临终遗言 揭露了葬送大明江山罪魁祸首!

若说中国起古代的美女,那么除了被盛赞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四大美女外,剩下的女子中值得一提的大多数却是流落秦楼楚馆的倡优,可能是因为礼教的束缚,古代的女子很少能有抛头露面的,女子大多是供人赏玩的花瓶而... [详细]

05月30日 08:37
被黑了600多年的事情 名将徐达非朱元璋所杀
被黑了600多年的事情  名将徐达非朱元璋所杀

徐达是明朝第一名将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此人是朱元璋的老乡,从朱元璋发动起义就跟着朱元璋鞍前马后。但是有一个说法流传了600多年,那就是朱元璋赐给徐达蒸鹅的故事。但是这件时期如果认真分析的话既不符合朱元... [详细]

05月29日 11:20
揭秘:可与秦国争锋的赵国为何亡在一个妓女手上?
揭秘:可与秦国争锋的赵国为何亡在一个妓女手上?

赵国自长平之战后一蹶不振,邯郸保卫战如果不是信陵君盗虎符救赵国,恐怕秦国灭六合的时间还要大大提前一些。即使这样,赵国也没有把握住这千载难逢的喘息机会,相反他们在这段最后的时光,还害死了最后的名将李... [详细]

05月28日 10:10
为何汉武帝武则天朱元璋主政时期告密之风盛行?
为何汉武帝武则天朱元璋主政时期告密之风盛行?

有一段时间,网上许多人都在讨论中国的“告密文化”,论者言之凿凿,说“告密”属于国民劣根性,传统文化是滋生“告密”的沃土——难不成“告密”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而“被告密”则是我们摆脱不掉的历... [详细]

05月27日 15:29
永乐帝的“靖难”夺权之路:由一块西瓜引发的政变?
永乐帝的“靖难”夺权之路:由一块西瓜引发的政变?

建文帝即位之时,难以胜任对叔父辈藩王的驾驭,尤其是活跃于北部边境的燕王,为巩固南京政权的稳固,即位仅两个月后,便断然削藩。他采纳黄子澄的建议,由于顾忌燕王的军事实力,决定先断其羽翼,而且首当其冲的... [详细]

05月27日 14:14
揭秘:三国史上刘备真是借了东吴的荆州不还吗?
揭秘:三国史上刘备真是借了东吴的荆州不还吗?

首先历史上的刘备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是《三国演义》里的仁德之君,还是现在各种评书里实在的织席贩履之辈,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仅仅是针对刘备借荆州南郡这件事情,他真的是没有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详细]

05月27日 13:30
吴三桂降清灭顺是为了陈圆圆吗?一怒为红颜
吴三桂降清灭顺是为了陈圆圆吗?一怒为红颜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这首《圆圆曲》描写了明末清初名妓陈圆圆的事迹,给大家... [详细]

05月26日 19:00
陈寿的《三国志》为何不写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陈寿的《三国志》为何不写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三国演义》的故事一向有“七实三虚”的说法,就是说大部分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事件,少部分则出于艺术虚构。就拿“七擒七纵”来说吧,这是说诸葛亮南征时七次捉住了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又七次释放了他,终于... [详细]

05月26日 15:55
揭秘诛吕之后 齐王刘襄为何没能继承大汉皇位?
揭秘诛吕之后 齐王刘襄为何没能继承大汉皇位?

公元前180年7月,西汉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吕雉病死。9月周勃、陈平等开国元勋与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等西汉皇室内外联合,将吕产、吕禄一党全部诛杀。令人诧异的是诛吕行动过后,继承皇位的确是毫无功绩可言的代王... [详细]

05月26日 15:26
揭秘:三国时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写过后《出师表》
揭秘:三国时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写过后《出师表》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死,字曹叡即位,是为明帝。消息传到成都,诸葛亮认为北伐的时机已经到来,遂于次年领兵进驻汉中,准备出师伐魏。临行前,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这就是著名的《出师表》。因为数... [详细]

05月26日 14:48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死后却留下了这样的遗书!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死后却留下了这样的遗书!

无字碑,高7.53米,宽2.10米,厚1.49米,约有一百吨重,附有雕刻花纹,精美之至。这是武则天死后的三大遗制之一,此碑如其名,最开始时是无字的,直到北宋才开始有人在碑上题字,后来在明代仆倒,从此再... [详细]

05月26日 14:21
揭秘:三国时期的老百姓们为何都无法使用货币?
揭秘:三国时期的老百姓们为何都无法使用货币?

说到董卓,很多人都认为他的残暴是他失去民心的关键。不过抛开他的出身和结局对他的历史评价产生了某些副作用以外,还有一个不怎么为人注意的侧面。就是他在经济政策上的失败。原来在190年(初平元年)6... [详细]

05月26日 11:18
乐羊:敌人把他儿子煮成肉汤送给他 他竟然喝了
乐羊:敌人把他儿子煮成肉汤送给他 他竟然喝了

一提到刘邦,人们肯定会想到那个无赖加流氓的皇帝。到底有多无赖,估计从他那句“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就可以看出他的无耻之处。可是有一个人,他比刘邦更牛逼,毕竟项羽最终没有把刘邦的父亲给... [详细]

05月26日 11:06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