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投降魏国是真是假?他投降魏国是真的想再复兴蜀国吗
2019-03-15 15:59:20 张闿 柏夫人 孙资 吕壹 段煨

  诸葛亮初次北伐失利于街亭,虽然是无功而返,但除了迁移西县千余家人口,还得到了一个“凉州上士”姜维,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认为姜维就是诸葛亮心目中的接班人。但姜维在剑阁抵御魏国大军时,接到了皇帝刘禅的投降命令,不顾士兵们的愤怒情绪,毫不犹豫地就投降了。人们不禁要问,诸葛亮看好的人,难道就是这番德性吗?后来发现了姜维给刘禅的密奏,说:“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以此可以证明,姜维投降是假的,至此诸葛亮可以瞑目了,因为他没有看错人。

image.png

  姜维的投降究竟是真是假?假若是真,他的这种行为可取吗?他对于蜀汉国能起到丝毫作用吗?换做是诸葛亮,他能够这样做,或者是他会支持这样做吗?

  姜维复蜀意图的大致原因是,魏国伐蜀的大军尽归钟会,钟会怀有野心,姜维看了出来。钟会也想借助姜维的力量在蜀地称王,因此两人“情好欢甚”。但是魏国将士并不支持他们,于是姜维劝钟会,让他把魏国的将军全部杀掉。等到做完了这些,再慢慢想办法杀掉钟会,然后尽数杀掉魏国士兵,这样就可以恢复蜀国了。就是在这样的形势和设定的情境下,姜维给刘禅写了这样一封信。

  在这封信出现之前,人们对于姜维的评论是没有争议的,那就是姜维是一个再次投降之人。当这封信出现后,马上就有了争议。写《晋阳春秋》的孙盛认为:“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其将至,其姜维之谓乎!”那意思是说,不应该这样做而非要这样的做必然是名辱身危,这大概指的就是姜维这种(投降后还想着复国的)行为吧!在他看来,邓艾进入江由,士兵很少,姜维向前不能奋力进攻夺回绵竹,后退又不能统帅五位大将保卫蜀国皇帝,然后思虑后续蜀国生存之计,而是在谬误和正义之间反复摇摆,希图靠违反常理侥幸获利,以衰弱的国力,而屡次出兵于魏国的三秦之地,现在已经是覆灭之邦,希望在情理之外的出奇举动成功,这不是很荒唐的吗?

  裴松之认为,孙盛对于姜维的讥笑是不恰当的。当时,姜维的大军把钟会挡在剑阁之外,钟会已经商讨退兵之事,保全蜀国的大功即将告成。但由于邓艾诡道走阴平,突然出现在他的后方,而诸葛瞻又战败,成都内部溃败。如果姜维回军救援成都,那么这时候钟会就会从后边追击。当时的形势,又怎能两头兼得?以这个理由责难姜维不能奋力回击绵竹,保卫蜀汉国皇帝,实在不是正当的理由。钟会想全部杀掉魏国大将以成就大事,授予姜维重兵,让他作为先头部队。假如能够使魏国将领都死了,军队都掌握在姜维手中,杀了钟会,恢复蜀国,并不是一件难事啊!事情不按常理行事而获得了成功,这才能称之为奇,不能够因为事情出现了变故,就反过来说不应该这样。假如说田单所用的计策,因为某种原因不能成功,就可以说他迂腐荒唐吗?

  其实这件事掺杂上姜维开始的用兵,事情就变得复杂,如果只说姜维投降复国一事,或者说想用投降来达到复国的目的,则证明诸葛亮没有看错人,这件事还是不难辩明是非的。

  首先,姜维此事的确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刘禅已经投降,他还有那个斗志同意复国吗?姜维手下还有几个大将,他们能跟随姜维一起行动吗?如果是能,那他们还会投降吗?这不是异想天开又是什么?还有,姜维的兵是什么时候又得到的武器?是胡烈的儿子胡渊率领各将领的亲兵对钟会姜维发起了攻击,钟会除了自己的几个亲兵,再无兵可用,这才给了姜维铠杖。试想,如果有将军跟着钟会造反,是魏国士兵杀蜀汉国士兵,还是手无寸铁的蜀汉国士兵杀全副武装的魏国士兵?再有,钟会会无知到手里没有自己的兵,全靠蜀汉国的降兵得到一个国家吗?胡渊进攻后,有人建议钟会,“可以尽杀丫门骑督以上”将军官员,钟会“犹豫未决”。他犹豫什么?就是他不可能把宝全押在一个人身上,尤其是,这个人还曾经是敌国将领。还有一点,邓艾先于钟会入蜀,他在蜀国已经任命了各级官员,蜀汉国投降了的官员已经得到了任命,虽然他自己被押解回魏国,但他的这些任命并没有宣布撤销。以魏国官员为主体的这个新官员体系,就不能号召魏国士兵听命于魏国吗?邓艾曾经在绵竹筑“京观”,也就是将士兵的尸体筑成高台,以彰显自己的“战功”,这对于蜀国人的心理会是多么大的打击?司马昭很清楚钟会想干什么,他已经派出了贾充带领三万人进入汉中,假如他来到成都城下,蜀国人还有胆量再和魏国一战吗?

  说了这么多,难道说姜维违反常理有错吗?想通过投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狂想。如果这种事情能够成功,那么妄想症就不是一种疾病了。

  再说诸葛亮重用姜维之事。他临终推荐的接班人是蒋琬,蒋琬之后还有一个宫中府中都任职过的费祎,费祎之后的事情诸葛亮还能管的着吗?说姜维是诸葛亮的接班人只能是一种猜想,不具有实际意义。那么,诸葛亮就不重视姜维吗?也不是,姜维年轻,把他作为梯队干部培养是对的,但他不会想到将来一定就是姜维代替自己的位置。

  再说投降一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投降了就是投降,不要找那么多理由。这和田单不一样,田单始终没有投降。齐国国都沦陷了,全国七十几座城都投降了,只有田单所在的即墨和另外一个莒城还没有被燕军占领。后来齐湣王也死了,莒城一度被楚国占领,只有田单的即墨还在坚持。当他听说齐湣王的儿子法章在莒城即位,战胜燕军后马上把国君(齐襄王)迎了回来。姜维能和这个人相比吗?还有,假如诸葛亮处在姜维的位置,他会像姜维一样投降吗?答案是肯定不会!诸葛亮已经去世多年,任何设想都毫无意义,但看看他的儿子,就可知道,这绝对不会。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出战迎敌,兵败,邓艾许诺上表给他一个琅琊王,注意,这是在诸葛瞻战败之后。诸葛瞻是怎么做的呢?将邓艾的使者斩了,接着再战,直到战死。诸葛瞻死后,儿子诸葛尚感叹说:“我们父子都得到了国家的重用和厚恩,没有早早除掉黄皓,以至于导致国家失败倾倒,我既便是活着又有什么用?”于是冲入敌阵战死。什么叫做节操?什么叫做家风?诸葛瞻、诸葛尚的行动已经做出了回答。这就是后人评价诸葛瞻所说的,他虽然智力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勇力不足以抗拒强大的敌军,但是他外不辜负国家,内不改父亲的志向,忠孝两全啊!

  姜维不投降有没有其他的路可走呢?应该说至少还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他可以像古人一样“南走越”,或者是“北走胡”,过隐居的生活;二是拥立刘备的其他子孙做皇帝继续抗魏,就像后世的南宋、南明一样,即便是不成功,也不失为大英雄。可惜,姜维只选择了一条屈辱之路。

  可是姜维为什么没有受到过多指责呢?最关键的是他是受皇帝的指示投降的,第一责任人不是他,指责他又有何用?或者说,这是一种统治集团集体意志的沉沦,一个姜维,已经左右不了蜀汉国的大局。至于他想让刘禅复国,以此证明诸葛亮没有看错他,则实在是想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