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国建军大业:横扫六国的虎狼之师,是怎样炼成的?
2019-04-10 15:27:23 袁守城 襄城公主 李益 李端

  皇帝,中国古代的最高统治者,也是这些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最早皇帝一词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他用就皇帝这个称号,取代了之前的“皇”与"帝"。

  在中国的历史上,关于三皇五帝的版本众多,但共同点就是"皇为上,帝为下"。

  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即伏羲女娲、神农三皇。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原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秦始皇将"皇"、"帝"这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他才是中国历史上的首位皇帝。

  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都不是真正的帝王,他们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等,其"皇"或"帝"称号,为后人所追加。

  而先秦时期的最高统治者,他们或是称"王"或是称"后",或单称"皇"和"帝",例如:帝尧、帝舜、夏后禹、商汤帝、周文王、周武王等等。夏朝的君主称"后",商朝的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时期的诸侯也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由此不难得知,那时皇帝一词还并未出现。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对内吞并东方六国,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从此他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这恒古未有的功业,就连三皇五帝一支军队,在短短67年间,斩首181万颗人头,是什么概念?

  这是公元前301年至公元前234年间的帝国往事,而当时整个中国的人口,也不过两千来万人,也就是说,这只魔鬼军队,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便将当时整个中国十分之一左右的人口,几乎斩杀殆尽。

  是的,你或许已经猜到了,这就是那只在战国末期横扫天下、令人闻风丧胆的秦帝国的虎狼之师:秦军。而今天,最爱君跟大家来一起重温,这只魔鬼军队在700多年间的历练历程,以及分析它历时久远、曲折迂回,却气势磅礴、血腥终场的建军大业。

  建军序幕:分封秦地的周人奴隶

  公元前430年,秦躁公十三年,曾经在秦国强大攻势下败仗连连、已经向秦国献礼修好的义渠戎(西方戎族的一支),乘着秦国内乱纷争、国势削弱,开始向秦国发起凶猛进攻,这一年,义渠戎从西北方一直打到了渭水地带的秦国腹地,使得整个秦国为之震动。

  在当时,秦人“偏居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在当时的中原诸国看来,秦国不过是个与戎族差不多的“夷狄之地”,而秦人,则是一帮凶狠好战的“戎虏”。但实际上,秦人来自东方,他们的祖先是东夷的其中一支,在漫长的迁徙旅途和定居西北后,连他们的东方邻居,华夏族的先民们,也将他们误会成了“戎狄”。

  ▲秦帝国的建军:可从公元前10世纪对抗西戎算起

  而事实上,秦人也确实在迁徙的过程中,与戎族不断通婚混血,作为殷商“在西戎,保西垂”的部族之一,秦人的血脉,与殷商更为接近,而殷商被灭亡后,当时的秦人,与作为“亡国之余”,被分赐给姬姓诸侯的“殷民七族”、“殷民六族”地位类似,可以说,在西周时期,整个秦人部族,都是周人的奴隶,而这也是东方的周人和华夏族先民,从心理深刻鄙视秦人的根本原因之一。

  但就是这支秦人,从殷商灭国的公元前10世纪开始,他们用了700多年的时间磨砺自己,最终建成了一支震撼东方各国的超级军队,并一统天下。

  公元前10世纪,秦人的祖先非子,被周孝王分封于今天的甘肃天水、清水一带的“秦”地,这也是秦人族名的来源,此后,秦人作为周王旗下的养马部族开始不断发展,并与戎族不断发生冲突,公元前825年,秦人首领秦仲,就在征讨西戎的过程中被杀。

  秦人崛起:拓地千里 征服西戎

  但秦人仍然不断发展壮大,公元前770年,由于在周幽王之乱后、拥立周平王有功,秦襄公被周平王封为“诸侯”,从此,秦人开始以西周诸侯的名义登录中国历史,尽管仍然备受东方各国歧视,但在名义上,他们已不再是周人的奴隶和养马部族,可以说,这是一个伟大帝国历史的开始。

  秦襄公也在征讨西戎的过程中死于军中,此后,秦文公秦穆公等国君继续开疆拓土,其中秦穆公更是“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并且向东与晋国抗衡争霸,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当时,秦国的国土,已从甘肃陇西一带,拓展到了黄河西岸,成为雄踞西方、抗衡中原的赫赫强国。

blob.png

  ▲秦穆公:秦国和秦军崛起史上的关键人物

  但秦穆公(公元前682年—前621年)以后的200多年间,秦国由于内乱频仍、国势持续削弱,以致于发生了开头的公元前430年,甚至连久已慑服的义渠戎也攻入秦国腹地的事例。

  此后秦国日趋衰弱,这种状况,一直到了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继位,才终于掀开了秦国军事历史上最伟大的篇章。

  秦献公所处的公元前4世纪,当时东方各国已纷纷开始实施变法,而偏处西方的秦国却仍然懵懂无知。继位后,秦献公开始推广县制、允许经商,并改革秦国的人口制度,对人民“户籍相伍”,也就是把全国人口按照五家为一“伍”进行编制,实行一种类似于军事制度的管理,以便秦国对人民进行控制和战时征兵,而后来商鞅所推行的极其严酷的“什伍连坐”制度和军法,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

  随着秦献公的改革,秦国国力开始转而增强,而这时,一位中国改革和中国战争史上的著名人物的到来,终于掀开了秦帝国恢弘且残酷的建军大业。

  强军改革:凭人头 军功爵

  这个人,就是商鞅。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随后卫国人公孙鞅(商鞅)入秦并开始主持变法,而秦国的建军大业,尽管从公元前十世纪算起至此已历经600多年,但一直到商鞅开始,那支在中国先秦史上震撼六国的虎狼之师,才开始真正建立。

  考古学,为我们提供了商鞅变法和秦军动向的证据。

  1975年,湖北云梦出土了一批秦国的竹简,其中有一批竹简,是一对叫做“黑夫”和“惊”的秦军士兵(两兄弟),写给他们兄长“衷”的家书。在竹简中,其中有一支提到这样的内容“书到皆为报,报必言相家爵来未来,告黑夫其未来状。”翻译过来意思就是:收到信就要给我个回信,告诉一下我们兄弟给家里争的爵位分发到没有,告诉黑夫是发什么样的。

  黑夫所关注的这个爵位,就是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军功爵制度。

  ▲商鞅的严酷变法,最终促成了秦帝国的虎狼之师

  商鞅变法的内容很多,但核心内容有两条:第一条就是奖励耕战,废除原来的世卿世禄,实行纯以军功定赏罚功罪的军公爵制度;第二条就是实行严酷的国家管理。

  军公爵,简单来说,就是封爵20级,每斩获一个敌人的首级(人头),就可以赏爵一级,并得到相应的土地、宅邸,和得到一个佣人为他服役(对此史书的记载是:“能得爵首(敌军首级)一(个)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除庶子一人”)。

  对于一个古代普通平民来说,每砍得一个敌军人头,就可以得到这么丰厚的赏赐、发家致富,换做是你?你会不会奋勇杀敌?

  对于秦国人来说,答案是肯定的。

  为了封赏,史书记载,秦国的士兵在战场上,经常为了争夺敌人的首级自相残杀,有的秦国士兵甚至会将死去的同伴首级割下以邀领军功,在这种残酷的“上首功”(以斩割人头为封赏第一要素)制度下,秦军,已俨然成为了一个个视人头为金钱的嗜血屠夫。

  秦军建军大业,也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残酷的刑罚制度。《商君书·境内》就记载,商鞅变法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对秦国全国人口无论男女,从出生就开始注册户籍,一直到死后才注销,而男子满17岁(虚岁)至60岁都是服兵役的时段;

  军队则五人为一“伍”,战斗中如果有一个人死了就要刑罚其他四个人,但如果这四个人能够斩获敌人首级,就可以免受刑罚;而统率五人的“屯长”和统率百人的“百将”,在战场上必须要斩获敌人首级,否则就要被处以死刑。

  ▲秦兵马俑:秦帝国的超级军团

  由于变法严酷,“富贵之门,存战而已”,因此秦国的老百姓和士兵,一听说要打仗砍人头就磨刀霍霍、争先恐后,因为“民之欲富贵也····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商君书·赏刑》)

  至此,秦孝公和商鞅,最终通过制度之手,使得杀人,成了秦国全国百姓上上下下所欢欣鼓舞的事业,因为只有人头,才能发家;因为只有人头,才能致富;因为只有人头,才能封爵。

  秦帝国由此,开始成为东方各国畏惧如虎的“上首功之国”,在东方各国看来,秦国这个野蛮的“戎狄”之国,纯粹是以杀人和砍人头为乐,并且将其作为一种发家致富的终生事业,这个国家和他的军队、人民,实在是可怕之极,而放在人类文明史上,这也是一种赤裸裸的反人类的野蛮暴行。

  横扫六国:斩首百万

  正是由于有了“军公爵”等一系列制度,此前已萎靡不振的秦国朝政和秦军,开始变得所向披靡无敌,

  对此清代史学家梁玉绳(1744-1792年)就做过研究,统计出秦军有记载的斩首数量就达到了166.8万人,并认为“史所缺略不书者尚不知凡几,从古杀人之多,未有如无道秦者也。”

  然而,根据《史记六国年表》统计,仅仅从公元前301年至公元前234年间的67年间,秦国在22次战争中的斩首数量,就达到了181万人,这还只是史书有明确记载的,其中著名的斩首记录有:

  宜阳之战(公元前308-前307年),前后斩首韩军6万人;

  伊阙之战(公元前293年),斩首韩魏联军24万人;

  华阳之战(公元前273年),斩首魏赵联军15万人;

  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前260年),前后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人;

  仅仅是上述48年间,秦军在四次大型战争中,就斩杀达90万人之众。

  而从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开始任用商鞅,在秦国全面推广变法开始,秦国开始逐步走上“壹民于战”的比军国主义更加残酷的战争道路,而秦军在此后除了吃过赵国楚国的一两次亏外,几乎是全面碾压了东方各国,致使东方各国人民“闻之战栗”!

  瓦解终局:血腥毁灭

  在分析秦军几乎是百战百胜的原因时,战国末期的荀子说:“秦人其生民也陿阸,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势,隐之以阸,忸之以庆赏,䲡之以刑罚,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

  意思就是说,秦国提供给老百姓发家致富的路子很窄,役使人民的手段又非常严酷,而老百姓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获利和出人头地,在这种严酷的制度和生存压迫下,秦国历经四任国君而“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这不是侥幸或幸运,而是定数使然。

  ▲秦帝国的大军,以血腥始,以暴力终

  而秦帝国也终究为它的严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先人的基础上,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就先后荡平六国统一天下,然而仅仅14年后,公元前207年,秦王朝就被反抗暴秦、燃遍全国的起义烈火所推翻。

  而历经700多年的建军大业,从公元前十世纪分封秦地,到公元前207年覆灭,秦人和秦帝国也走到了历史的尾声,最终在秦朝末年的大规模战争中,秦帝国最精锐的长城军团、关中军团和骊山军团,在公元前209-公元前208年的巨鹿之战中惨败,剩余的20多万降军,则被项羽为首的诸侯军所全部击杀活埋;在秦军主力被歼灭后,秦军剩余的关中军团最终投降了入关的刘邦;而剩下的岭南军团,则在赵佗的带领下割据自立建立南越国

  至此,700多年历史的秦军,终于在浩荡的历史中烟消云散,而那段横扫七国的传奇,则裹挟着秦的暴政,无意间开了一个虽然断续、却延传2000多年的大一统帝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