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投降清朝后全家被杀,还封侯拜将
2019-05-15 15:17:26 李臣典 南怀仁 钱沣 黎简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施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施琅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经过实战经验检验的海战方面的军事专家,康熙时期曾带领清朝水师平定台湾,从而名垂青史。施琅曾经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比如《鹿鼎记》、《康熙王朝》等等,其形象变化多样,广为人们所熟知。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是康熙皇帝慧眼识珠,施琅的一生将会是无比悲惨的。

  顺治八年,郑成功决定援救南明永历帝,施琅从军事角度出发,反对勤王。于是郑成功就夺取了施琅的带兵印信,不久后清军攻占厦门,施琅带领几十个人奋战,夺回厦门。立下如此大功,郑成功只赏赐了施琅200两银子,也不归还他的兵权。这个时候施琅手下的一位亲兵犯了死罪,跑到了郑成功那里躲避。施琅认为违抗军令而不惩处是错误的,于是抓回这名亲兵杀掉了。郑成功被激怒,要抓捕施琅。

  施琅感觉到非常的痛苦,他早年曾经是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的后人,顺治三年追随郑氏投降过清朝,后因因为郑成功的许以重用的承诺才让他回到了明朝阵营。他为郑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却走投无路了。

  而郑成功这个时候也非常的后悔,因为施琅是一员猛将,屡立战功,而且事实证明,正是因为自己之前没有听施琅的话,才导致失去了福建沿海最后的几个据点。如果施琅被清朝所得,那么自己就危险了。于是他派出大批人马搜捕施琅,一个月后没有找到施琅,郑成功就杀掉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

  万念俱灰的施琅怀着对郑氏的仇恨,第二次投降了清朝。结果顺治皇帝只是让他带兵征剿西南各地的抗清武装,根本不信任他,两年后施琅就被解职,在泉州无所事事。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施琅曾经带兵偷袭康熙水军,这是严重违背历史事实的,因为当时的施琅早已经在顺治时期就第二次投降了清朝。

  康熙元年,施琅开始崭露头角,凭借他对郑成功的了解,将对方逼出厦门。这个时候施琅建议“进攻澎湖,直捣台湾”,但是清朝是鳌拜主政,仍然不相信施琅。这个时候施琅已经四十多岁了,留给他报仇的时日已经不多,因此他更加郁闷。

  即便是康熙帝亲政后,施琅仍然不被信任,不过后来事情发生了一些转折。康熙十九年,台湾郑经见到无法挽回施琅,就杀掉了施琅全家。施琅发誓报仇,清朝这个时候才对他有了信任基础。然而即便如此,朝廷之上对施琅的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派出各种不同的人辖制他的兵权。公元1683年,施琅取得海战大捷,将台湾并入清朝版图。此时的施琅被授靖海将军,封靖海候。

image.png

  施琅之所以长期不被清朝重用和信任,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不仅是降将,而且还有过反复,是第二次投降的将领。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清朝一直以来善于使用降将,正是洪承畴吴三桂等人作为开路先锋,清王朝才能够有以区区100多万人入主管内,并且开疆辟土

  可是为什么到了施琅这里,清廷就不愿意给这位降将一个机会呢?尤其是施琅第二次投降的时候,他的父亲施大宣和弟弟施显已经被杀,这种情况,清朝不更应该给他信任吗,怎么会直到他全家被杀之后,才能够得到带兵机会呢?

  这其中有三个原因,首先是施琅投降清朝的时候,情况与清军刚刚入关的时候已经大不相同了,清朝最初信任吴三桂等人只是被逼无奈,这个时候的清朝羽翼丰满,已经不需要洪承畴、吴三桂这类人了。而吴三桂等人割据一方蠢蠢欲动,更让清朝不再愿意相信施琅这类降将。另一方面,清朝自身还没有平定三番,从军事上看,并不适合首先攻打台湾,这种情况下施琅自然不能够立刻重用。

  然而,最重要的一点却是,即便是施琅父兄被郑氏所杀,全家也被杀,也并不代表施琅一定可以信任。古时候一些人为了完成目的通常不择手段,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的要离,受到吴王阖闾的托付去刺杀庆忌,为了取得庆忌的信任,他不仅让吴王阖闾打断了自己胳膊,还让吴王阖闾把自己全家都杀了。因为这个原因,庆忌完全信任了要离,结果最后却被要离给刺杀了。

  苦肉计向来都是没有底线的,所以施琅即便全家被杀,站在清朝的角度去看,也不见得不是苦肉计。清廷最后用他,本质上还是因为不得不使用他的军事才华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