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安禄山要反,难道李隆基不知道吗?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人人都知道安禄山要反,李隆基为何偏偏不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大唐的皇帝系列中,李隆基是个故事最为丰富的人,与他的祖上李世民一样,他也是靠的政变夺权,最终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是,到了晚年,李隆基变得自信满满,觉得自己是一代圣君,能轻易地把控朝局,所以,就变得殆于政事,让“开元盛世”变得有始无终。

image.png

  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与杨玉环厮守,天宝十三年(754年)的时候,他就想退居二线,拟将朝政大事交付给杨国忠全权打理,边疆之事则“付之诸将”,“夫复何忧”?这里所谓的诸将,就是以安禄山为代表的边将。

  李隆基想得很简单,朝中有杨国忠主持,边疆有安禄山一干众将,他自己深居后宫,当个太平皇帝,夫复何忧?这是多么明智的决策啊。

  但是,明眼一看,这其实是一大昏招,就连他身边最宠信的高力士都看出问题了,一再劝阻李隆基:“边将拥兵太重,陛下将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祸发,不可复救,何得谓无忧也?”高力士是早就看出安禄山的狼子野心的,只是李隆基却不愿怀疑自己的判断,他认为安禄山精忠于己,不会乱来的。

  次年二年,宰相韦见素也上书玄宗,说安禄山反意已明,希望陛下早做准备,拿出应急案,李隆基仍然不信禄山敢反。过几天,就连他最信任的杨国忠也进谏,安禄山其人反心已明,不得不防,玄宗这才让杨国忠与韦见素等人拿出个解决办法。

image.png

  办法很快就有了,那就是调安禄山进京,升任宰相,另派人分别担任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用明升暗降之策,罢了安禄山的兵权。李隆基觉得这个办法很好,既没伤和气,又解决了隐患,就接受了这个办法。

  可是,事后,李隆基又反悔了,写好的诏书被他压着不发。直到此时,他还是不愿相信自己看错了人,对安禄山还抱有一线希望。于是,他又派了个宦官,以劳军为名,给安禄山送去不少金银珠宝及美酒珍果,其实,是让那个宦官去暗中考察安禄山。

  安禄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现在似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为了争取时间,他向前来劳军的宦官极力表白对玄宗的忠诚,还不惜花巨资将那个小太监拉下水,成为自己的义务宣传员。

  安禄山的这一招实在是高明,小太监回宫复旨时,就极力称赞安禄山的忠心:“禄山竭忠奉国,无有二心。”李隆基想要的就是这句话,他的高明之处岂是常人能懂?于是,他对杨国忠等人说:“禄山,朕推心待之,必无异志!”

image.png

  这样自欺欺人的话,也只有李隆基自己会信,天下人都知道安禄山必反无疑,但是,却又无力改变这一现实,因为,吃了“定心丸”的唐玄宗李隆基,谁要是在他面前唠叨安禄山谋反之事,他就下令把饶舌的人抓起来绑送给安禄山,或是直接下令杀掉。

  有李隆基罩,安禄山不慌不忙地准备着反唐事宜,结果一举将李隆基赶出长安。受妃杨玉环被处死,他自己也只得引咎辞职。更悲催的是,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将如日中天的盛唐气象一竿子打碎,为大唐的中衰埋下了祸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