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下西洋带回来一头麒麟,如今随处可见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郑和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无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确实起到了提升明朝的国威,并且加强了海外朝贡,还为当时的明朝带回一头祥瑞"麒麟"。后发展至今,这所谓的麒麟却在动物园随处可见。

  古人把雄性称麒,雌性称麟,《宋书》中有记载: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麒麟确实是神兽,主平安,长寿。此外麒麟的出世都会在一个特别的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儒学圣人孔子,与麒麟之间关系匪浅。

image.png

  在郑和下西洋的途中,明朝的记载就描述了麒麟的出现。

  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郑和的船队由榜葛剌国(今孟加拉国)折返回朝,当地的国王进贡明朝神兽"麒麟"一只,这只"麒麟"与传统人们所认知中的一般无二,身上布满鳞片似的小块,还有着牛般的蹄子以及头顶兽角。

  得此祥瑞之兽,必然象征着特殊的含义,郑和回朝之后果然引起了轰动,引起了民众广泛的关注,大家都想接触一下这种意义非凡的瑞兽,沾上点祥瑞之气。明成祖朱棣得此神兽祥瑞,自然喜不自胜,认为这是永祚延福、太平升歌、大明国运鼎盛的象征。于是便令画师将此"麒麟"兽描绘于图纸之上,以示天佑大明。

image.png

  《瀛涯胜览》一书中详细记录下了这只由海外进贡的瑞兽的形貌特征,说道:"麒麟这种动物,前身有两只脚、高有九尺,后有两只脚、高有六尺,抬起来颈部足足有一丈六尺之长,身体前部高昂后身反而低,人不能骑在它身上。头顶左右有两只角,分别在耳朵边上。”

  他的身体像鹿,他的尾巴像牛,他的蹄三处不合拢,他的嘴是比较平的。以小米、豆类、面饼等为食。总结了“麒麟”的具体特点。但是,发展至今,我们见到当时画师对于郑和带回来的"瑞兽麒麟"所绘,实则与传统的认知形象出入颇大。在今天,这种动物只是动物园里随处可见的长颈鹿,这与我们的传统观念文化记忆格格不入。

  郑和下西洋是国内外著名的航海活动,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奇珍瑞兽、珍稀异宝的寻求不过是顺路而为,实际上,它的真正作用是宣扬大明朝的国威。永乐宣德年间,明朝国力日益强盛。这些宝物并不缺乏,这只不过是统治者微小的需求之一罢了。

  至于麒麟,人们更愿意相信它是祥瑞与福运的象征,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与太平的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