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为什么要杀毛文龙 仅仅是看毛文龙不顺眼那么简单吗

  还不知道:袁崇焕毛文龙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崇祯元年的平台召会后,即便面对朝中几乎一边倒的怨怼,袁崇焕也并没有决定杀掉毛文龙,而是采取观察之后酌情而定的策略,毛文龙最终被杀是因为各自的现实原因击穿了对方的谈判底线,没有调和的可能。

  袁崇焕和毛文龙没有私人恩怨,毛文龙治下均属自家势力,性命和皮岛都是侥幸捡来的,靠自力更生起家,发展到当时的规模很不容易,所以从自身利益来讲,毛文龙肯定不想交权。

  更严重的是,自魏忠贤畏罪投缳之后,毛文龙在朝堂的地位岌岌可危,满朝文武“无不以为虑”,这时候毛文龙要是做个乖宝宝,等待他的恐怕就是调任然后赴死,这和后来祖大寿不敢去京师是一个道理,自身沦为明廷的忌惮,甚至欲除之而后快,毛文龙朝中有眼线,这些消息他当然知道,而且他又不傻,怎么会看不透局势,这种条件和环境下,皮岛和手下官兵就是自己的保命手段,怎么会交权呢。

  袁崇焕初时朝中安慰大家说:此事稍缓,慢慢来。这茬才暂时遮过去,其实袁崇焕当时就已经有了打算,只不过没在朝堂上说而已,一是人多口杂怕惊了毛文龙,二是当时并没有打定主意必杀毛文龙。

image.png

  毛文龙虽然在能力方面难比李成梁,但二人的苦衷却颇为相似,想活命就只能耍些手段,比如养寇自重,如果毛文龙想对得起明廷,忠贞爱国爱名节,那很容易,把脖子洗干净伸过去就行了,被言官们弹来弹去的,脑袋自然很快搬家,罪名自然不缺,人干的事没有挑不出毛病来的,更何况毛文龙又不是圣人,和袁崇焕一样,某些事干得确实欠妥。

  袁崇焕与毛文龙没有个人恩怨,袁崇焕动杀机的唯一原因就是海陆一盘棋的统筹思想,用袁崇焕的话讲,毛文龙可用则用,不可用则杀之,这是初次平台召会袁崇焕回府邸后和兵部尚书钱龙锡吐露的计划。

  真正的起始要从两个人讲起,其一自然是袁崇焕,其二就是从荷兰人手中收复澎湖列岛,迫令荷兰海军司令投降的孙国帧。孙国帧以此战功攥拔登莱巡抚,却被《明史》暗喻巴结阉党上位,其实那时候满朝文武都是人在矮檐下的状态,有人巴结阉党是因为谋求高就,有的则只是要保命安安稳稳活着而已,目的不大一样。

image.png

  这就好比戚继光巴结张居正,胡林翼违心巴结官文一样,都是为了一展抱负干点正事。

  《明史》中讲的是袁崇焕要革去登莱巡抚官职,其实孙国帧是因为“袒护”毛文龙才被弹劾罢官的,毛文龙有些不着调,作为“军区司令”,没有申请的情况下,擅自带兵40船登陆登州索饷,估计皇帝想想就后怕,所以一经言官弹劾,崇祯立刻就把孙国帧拿下。

  这个责任在御史毛九华而非袁崇焕,袁崇焕的意思是正好辽东巡抚毕自肃死掉,顺便把已缺巡抚的登莱改为协镇,作为皮岛的依托或说大后方,主要就是通过钳制,达到事权从一的目的,只是倒霉了王廷试刚上任就被革职了。

image.png

  有什么好处呢?对登莱施行海禁,以便核查东江钱粮,其实该多少还多少,只不过因为路线的改变,袁崇焕在资源上可以控制皮岛,以前是登莱直达,袁崇焕则建议由山海关到觉华岛船运至旅顺最终达到皮岛,再设东江饷司进一步核算实际耗用和费用合理性,其实说白了就是通过钱粮掐住毛文龙的脖子。

  至于朝鲜,自后进贡路线避开皮岛,走觉华岛辽西一线等等,这样一来达到了控制资源的目的,使皮岛成为绝岛,毛文龙面临两条路,急流勇退或者负隅顽抗,其实两条路的最后结局是一样的,只要毛文龙放权,必死无疑。

  连当时的朝鲜人都分析出来了,这是袁崇焕想对毛文龙不利。

image.png

  毛文龙的意思是:

  “我知道袁崇焕怀疑我不受节制(其实是皇帝和袁督嫌弃靡费太多,战功太少,相对来说不划算),我觉得节制东江是好主意,但是对皮岛补给颇为不利,以前登州到旅顺半天就够了,即便这样我也觉得慢,走山海关一线的话需要借助东南西北各种风,算没算过要等多少天才行,运到皮岛的话,按时间算,一年仅能运送一次,10万粮食只能剩下六七万,我还得照10万签收才行,否则明年的粮食没人给送了。”

  袁崇焕不大厚道的是还想让毛文龙以辽东镇江(丹东)为陆基,直面后金兵锋,为什么说不厚道呢,和送死没区别,不同于己巳之变的依城反击,真正大规模长期野战无论毛文龙还是袁崇焕都没戏。

image.png

  早在天启元年毛文龙就曾有过所谓的“镇江大捷”,但那是偷袭而已,后金部队一反击,毛文龙立刻就跑到朝鲜去了,真心打不过,如果毛文龙按袁崇焕的计划去做,必死无疑,打打不过,真正被包围逃逃不出,被围死没人有能力来救,逃皮岛逃朝鲜?打一次跑一次呀,开玩笑。

  这一系列作为让毛文龙直接撕破脸,带着40船士兵到登州索饷,其实谁都不敢给,毛文龙也知道,他只是示威而已,气急之下说的也很过分,又是拿下朝鲜,又是拿下南京的,在那年代,这话论个死罪很正常。

image.png

  眼看毛文龙“翻坑”,这个节骨眼上袁崇焕虽耿耿于怀,但却不敢直接弹压,只能尽力筹措粮饷,实则当时已动杀机,因为不光如此,在见面会上二人也是不欢而散,袁崇焕想大权独揽,但有毛文龙在至少东镇是别想了,而且毛文龙虽然牵制作用极大,但拿得出手战功太少,和他靡费的钱粮相比不成比例,至少当时的崇祯和袁崇焕是这么想的。

  后来袁崇焕双岛之行,二人再生嫌隙,毛文龙早就因为袁崇焕的掣肘而不满,在饭局上直接抱怨小人作祟,若是一切军备物资能够到位的话,让他出力并不困难,到了晚上的酒局,袁崇焕夸崇祯,毛文龙夸天启,袁崇焕说收复辽东,而毛文龙说宁远都是废物,东江将士几千人就能烧了东夷

  以后几次交谈,甚至聊到深更半夜也都是无果而终,最终袁崇焕劝退毛文龙,让他去西湖养老,毛文龙不从,因为这是必死之路,但袁崇焕却说朝廷自有替代你的人,结果还是不欢而散。

image.png

  对于袁崇焕要求毛文龙接受自己节制、整肃军营核查人数、设立饷司的要求,毛文龙一口答应,但是没想到袁崇焕真的想直接架空他,马上反悔,袁崇焕又退一步以旅顺为界,各行政令,并说自己马上要返回宁远,毛文龙听后大喜,以为最终还是个不了了之的结局。

  但毛文龙所没有想到的是,袁崇焕又是赏银十万,又是分界自治,又是要回宁远,其实只是让毛文龙降低警惕,看到一切均以奏效,所以邀请毛文龙岛山一行,结果毛文龙进了袁崇焕官兵的包围圈,自己人并挡在营外,袁崇焕历数毛文龙十二罪状,毛文龙不愿认罪伏诛,但袁崇焕则说不杀你,这东江便不是皇帝的土地,遂令部下将毛文龙斩首。

  这是过程,由字面来看,毛文龙主要是不肯放权,而且拒绝监管,包括核查兵员等等,前文讲过,毛文龙放权的话只能一死,说是杭州养老,其实回到内地满朝文武弹劾之下,崇祯也抗不住,更何况崇祯也早就看毛文龙不顺眼了。

image.png

  袁崇焕看毛文龙不顺眼主要是因为毛文龙对自己海陆集权的掣肘,听调不听宣的模式无论崇祯还是袁崇焕都无法接受,毛文龙掣肘后金的作用毋庸置疑,否则皇太极不会听说死讯后行祭祖大礼,但是毛文龙尤其在收复失土的作用方面,崇祯和袁崇焕都认为其发挥的不够,而在东江消耗的财力、物力却实在惊人。

  袁崇焕以往的承诺自己也开始怀疑是否能达成,而那时的崇祯也不再相信袁崇焕了,只是不想自打耳光而已,己巳之变的发生让崇祯及时止损,不再一味奉行所谓的筑城推进计划,一是没有能力在后金强兵之下再行修筑之事,二是按当时的明廷财政来看,根本支撑不起,最终被弃用的袁崇焕,他的大罪中也多了一个谋款斩帅,算是一命还一命吧。

image.png

  可惜袁督和毛帅生在那个年代,又遇上崇祯这种皇帝,所以下场可想而知,用人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信什么,恨不得跪下磕一个,短时间内反复后,则恨不得生食其肉,属于抽搐型性格,仨人都是时代的悲剧,但说实话,死得都不冤,一点都不冤,那个年代有那个年代的规则和法律,袁崇焕擅杀毛文龙这是死罪毫无争议,别的罪名甭提,一条就够了。毛文龙别的罪名不提,听调不听宣就够死罪,也不用提别的,所以单按罪名来说,死的都不冤,崇祯帝,真懒得说,他不死就没天理了。至于权衡之道的争论,正反两方是一辈子都掰扯不清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