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乱世中受尽屈辱的屈原,为何自始至终都效忠于楚国呢?
2020-09-14 14:55:19 宋玉 屈原

  你真的了解屈原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屈原在漫长的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被大众所推崇。在他这一生中,经历了一次被疏远,两次被放逐,在乱世中受尽屈辱,但自始至终他都效忠于楚国,这是为什么呢?这种忠心,与他的出身脱不开关系。

  一生仕途跌宕不平,初心未曾改变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自幼时起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当时正值战国末期,贵族与百姓之间的阶级矛盾尖锐。从少时他便看见众多百姓因为战乱、赋税而生活痛苦,所以他立志要进行变法,为百姓谋福利。

  公元前321年,秦军入侵,当时屈原带领着众多青年奋力反抗,最后将敌人赶了出去。从这时起,他受到了楚怀王的重用。在之后的几年中,屈原对内忙于变法,改革图治;对外忙于外交,同修共好。也因如此,楚国内部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也因为变法,屈原触碰到了旧贵族的利益,引得一众朝臣嫉妒。公元前314年,上官大夫在楚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楚怀王也听进谗言,疏远了屈原,并降了他的职。在之后的生活,屈原一次次被流放,他的内心感到十分凄苦。

image.png

  实际上,在春秋战国时期,遇到被打压、排挤的人才不少。他们因为在自己的国家内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转而寻求其他明主,这样的做法并不少见。而屈原却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国家,不愿一走了之,这其中有种种原因。

  首先,屈原有民族责任感和身为贵族的责任感,导致他在看到楚国一步步走向灭亡时,他不能袖手旁观,所以他不能离开楚国。其次是他的理想抱负,只能依托于楚国才能完成,在别国自己也许不会等到重用,所以他不想走。

image.png

  身为贵族的责任——自我的觉醒

  屈原的民族责任感,来自于楚族自身是一个具有独立性的民族。它区别于华夏族其他民族的点在于,楚人长期依附于蛮夷,所以不被其他民族认可。而随着楚国自身国力的不断增强,确认民族身份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与楚怀王同宗的屈原也有着很强烈的民族意识。

  屈原以振兴楚国为己任,是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只有楚国复兴强盛起来,才能得到华夏族的真正认同。在最初屈原参与内政外交时,他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美政"的理想。但他任职的时间太短,而复用的机会又十分渺茫,所以他感到焦虑。但他还是想要改变这个国家,得到华夏民族的认同,所以他还是留在了楚国。

  而屈原的贵族身份也让他离不开楚国。他所在的屈氏家族与楚国政权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一旦楚国覆灭,那么家族利益也会不复存在。身为宗族的他,有义务保护自己的家族。并且屈原因为自己的宗族,所以在楚国享有较大的政治权利,而这样的权利是可以帮助他实现自己"美政"的工具。相反,离开楚国则意味着这一特权的丧失。

  司马迁曾说:"屈原虽流放,眷顾楚国,心系怀王,不忘欲反,翼辛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意思是屈原相信,凭借自己"楚王同性"的高贵出身、显赫强大的家族势力以及自己的才能可以实现"美政"。他虽然不是一个贪恋权势的人,但理想的实现必须要依靠楚国政治权利的支持,所以他离不开楚国。

  更何况当时的楚国的不容乐观,君主楚怀王贪图享乐、听进谗言、不问朝政。宗氏贵族昏庸无能却又把持朝政,在他们的统治下国家已经岌岌可危,再不抑制,也许过不了多久贵族就不复存在了。而且屈原意识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所以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楚国走向衰败,只能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做一些贡献。

  政治抱负的实现——信任是关键

  除此之外,屈原出任其他国家前途并不明朗。实际上对于很多不得志的谋士而言,出任别国都是一个选择。但是这个选择所要面临的问题也很多。

  首先,在别国任职第一个要面临的就是信任问题。自古以来,君臣关系要处理好都是一门学问。就像杨业赵光义一样,就是因为杨业是"敌国降将",所以尽管他有着很高的军事才能,战无不胜,但还是不得信任,最终不能善终。刘邦韩信的关系也是如此。这种情况在充满竞争关系的战国时期,更为严重。

image.png

  所以,并不是所有有才能的人都能在他国谋求职位。以楚国为例,当时中央到地方的重要职位几乎都是士族占据着。"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为物赐之性,以监其官,是为百姓。"这里的百姓指的是官族,由此可见,不论宗族子弟多么不肖,但还是能谋求一官半职。但异族就不一定了。

  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当时韩非的情况与屈原类似,而韩非选择了去秦国任职。下面的谋士对秦王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秦王同意这个观点,最终韩非客死他乡,也没有取得秦王的信任。这就从侧面体现了屈原效忠自己国家是正确的。

  此外,战国时期的任用,往往是跟着君王改变的,往往会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而且各国关系极其不稳定,古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国家的邦交中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也许今天关系良好的两国,明天关系就破裂了。

  这样朝令夕改的情况,对于出任别国的谋士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再者在利益相违背的情况下,出任别国就意味着背叛自己的国家。所以说,在此时代背景下,屈原无法选择出任别国。更何况他的理想抱负,本就是振兴楚国,所以他不能走。

  只可惜屈原最终没能实现他的理想,公元前278年,屈原投河自尽,享年62岁。

image.png

  屈原一生没有离开楚国,这其中种种原因,既有自己为实现远大抱负的内因,又有当时环境、宗族利益的外因。然而不管怎样,他所留下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看得出他对楚国国君虽然不满,但他仍然愿意守候毕生挚爱的楚国,宁可投江以明志,也不愿苟且偷生。

  屈原身处逆境、不屈不挠、坚持自己固有信念、执着追求理想、最终以身殉国这样的做法,使得屈原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闪耀的星星。他的余光也在指引着人们找寻自己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