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李渊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群雄逐鹿,各地起义军纷纷起兵造反。 李渊攻克长安以后称“唐”,王世充占据洛阳建“郑”,窦建德则雄踞河北自称夏王。 三方势力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势,李唐实力最为强大,王世充与窦建德则成掎角之势,对李唐实行合围。
武德三年(620年),李渊下诏秦王李世民率军征讨王世充。唐军势大,河南多州相继投降,郑国形势危急,王世充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与王世充是敌非友,但他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于是他率军驰援王世充,攻打唐军。窦建德军队连克数州,与王世充部分人马汇合,对李世民实现夹击之势。见窦建德大军来袭,唐军内部出现分歧,主战派认为这是一举灭亡两国的大好时机,反对者则认为两线作战风险太大,稍有不慎便会倾覆。在这紧要关头,李世民力排众议,命大军进驻虎牢,与窦建德以及王世充交战。
在虎牢关之战当中,李世民利用拉锯战以及突袭战术,运用骑兵的优势,最终大破夏军和郑军,生擒窦建德,迫降王世充。对于这两位李唐最大的敌人,李世民不敢私自处置,他将窦建德和王世充带回长安,交由父亲李渊处置。
窦建德和王世充都是著名的起义军将领,李渊如何处置他们,自然成为全天下热议的话题。窦建德仁义宽厚,重情重义,深受百姓爱戴,所以许多百姓以及大臣都替他求情,而王世充则声名狼藉,他阴狠毒辣,就连洛阳的百姓都对他愤恨不已。所以民意的结果是处死王世充,宽恕窦建德。按理说李唐建立不久,正是收买人心的关键时候,然而李渊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杀掉了仁义的窦建德,反而将无恶不作的王世充流放,饶他一命。那么,唐高祖李渊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其实李渊杀窦建德而放王世充,正与两人的品行有关。窦建德重信然诺,慷慨大方,崇尚豪侠。《旧唐书·窦建德传》记载:“少时,颇以然诺为事。尝有乡人丧亲,家贫无以葬,时建德耕于田中,闻而叹息,遽辍耕牛,往给丧事,由是大为乡党所称。初,为里长,犯法亡去,会赦得归。父卒,送葬者千馀人,凡有所赠,皆让而不受。”起兵反隋以后,窦建德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他时常拿出自己的钱财,接济别人,所以士兵们很拥护他。
而与窦建德相比,王世充的名声实在是不堪入目。王世充能篡位称帝,自然有其才能,但他缺点太多,刚愎自用,喜好猜忌,阴险狡诈。程咬金与秦叔宝都曾投靠王世充,但他们却极其厌恶王世充。程咬金说王世充“王公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此乃老巫妪耳,岂拨乱之主乎!”秦叔宝则说他“性猜忌,喜信谗言。” (《资治通鉴》)。
对于百姓们来说,爱民如子的窦建德显然是值得同情的,而残暴无道的王世充理应受死,但对于李渊来说,却恰恰相反。窦建德与王世充都是李唐的敌人,但在河北深得民心的窦建德显然威胁更大。在窦建德被俘以后,河北等地的百姓依旧十分拥戴他,而王世充在没有与唐军开战以前部众就纷纷离他而去,他空有程咬金、秦叔宝这样的将才却把握不住。李渊深谙“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一旦放过受百姓爱戴的窦建德,无异于放虎归山,而王世充却已经失去民心,无人拥护,无法对李唐构成威胁。
除此以外,窦建德与王世充不同的出身,亦是李渊杀死窦建德的原因之一。窦建德出身扶风窦氏,世代务农,是真正的农民军起义军领袖。如若将窦建德放掉,很难保证其他农民起义军不会产生侥幸心理,继续与李唐作对,而杀死窦建德,则可以震慑其他反对势力,尤其是百姓们,让他们不敢再生出反心。
王世充本是西域胡人,但他的父亲官至刺史,所以他也算出身官宦之家。窦建德才华横溢,饱读诗书,擅长兵法,又长于阿谀奉承,于是很得隋炀帝欢心,成为炀帝身边宠臣。在这种情况下,窦建德自然跻身上层贵族,与许多大族都有牵连。李世民围攻洛阳时,曾许诺不会杀王世充,王世充因而投降。李渊当然不会在意这种许诺,不过它为李渊提供一个绝佳的借口。留着王世充不会对自己产生威胁,反而可以向世家大族们表达诚意,拉拢关陇集团,而这种稳赚不赔的政治账李渊算的清清楚楚。
所以李渊出于维护李唐统治,杜绝隐患,加速全国统一的角度,将仁义的窦建德杀死,而只是将王世充流放。这是当时李唐的政治需要,亦是李渊作为统治者的考量。
不过李渊杀掉窦建德并非没有隐患,在窦建德被斩杀以后,河北地区本已归顺的许多军队纷纷再次反叛,刘黑闼率领窦建德旧部收复旧土,声势浩大。李唐调动大量军队,历经艰苦战斗,才终于平定河北。
而且王世充的下场还不如窦建德,他被诏令流放以后,却被仇家之子独孤修德乱刀砍死。窦建德的儿子以及兄长也都在流放途中因谋反罪被处死,至于他们是真的谋反,还是李渊想要斩草除根,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李渊斩杀窦建德,后世百姓却依旧为他建立“窦王庙”,父老群祭,而王世充死后,则无人替他言一句好话,这便是两人品行不同最终所导致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在拿下第一个大城市永安后,洪秀全进行了一系列详情
吴三桂造反的时候,已经61岁了,这个年纪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已经是要安享晚详情
宋徽宗是北宋第八位皇帝,不过他在位期间,昏庸无能,过分追求奢侈生活,每天只知详情
朱元璋死后,孙子朱允炆登基了,也就是建文帝。建文帝刚刚做皇帝就开始削藩,最终详情
尚可喜是毛文龙的养孙,不过最后投降了满清,和吴三桂等人一样被封为了异姓王。投详情
武则天在李世民做皇帝时就入了宫,做了十来年的才人,武则天的地位并没有什么提高详情
刘伯温是历史上有名的“半仙”。在历史传说中,刘伯温不但通古识今,而且能够预知详情
蜀国灭亡的时候,关羽的后人被全家杀害,而张飞的后人得以封为列侯,并安享晚年,详情
明宣宗朱瞻基废掉了他第一个皇后胡善祥的皇后之位,后来明宣宗的儿子,明英宗朱祁详情
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如果慈禧不支持,康有为这帮人还能闹这么久?慈禧虽然祸国详情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吴三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吴三桂详情
说起来,唐朝皇室真的有点奇怪。李世民为了太子之位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了自己的详情
李自成攻进北京城的时候,其实形势是相当严峻的。关外有虎视眈眈的满清军队,驻守详情
提到鲁班,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他发明锯子的故事。 说的是他有一次出外做工,在爬详情
历史上,只要是开国皇帝,都有迫害功臣的行为。当然了,“杀掉”肯定是最极端的做详情
刘备兵败夷陵道后,狼狈不堪的逃到白帝城,本想暂时驻守白帝城以备东吴乘胜追击,详情
秦琼之所以被人称之为秦二哥,是源自于贾家楼三十九结拜。在这个类似于黑社会性质详情
说起刘邦,可谓是传奇的一代帝王,从一个小小亭长手持三尺剑夺得天下,刘邦之所以详情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武将如云,谋士如雨。但说到绝世的谋臣,大家受三国演义的影详情
三国时期挺热闹,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最后三国归晋,笑到最后的是司马家,虽然是详情
终南山位于秦岭的中段,在长安的南面。终南山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符详情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详情
228年这一年对于三国时代的魏国来说算是一个流年。这一年,东线被吴国打败,西详情
参合陂之战是十六国后期,北魏在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一说在今山西阳高)大详情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春,由于连年征战,西夏国国力已臻衰竭,元昊就乘机派详情
定川寨之战是宋仁宗时爆发的宋夏战争的第三场战事,最后以宋败夏胜收场。下面趣历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详情
导语: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一年的时间又经历了邯郸之战,在这两场战争中,赵国元气大详情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刘武周接受宋金刚“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的建议,详情
玉璧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发动的战役,旨在攻取战略要地玉璧城,详情
洪都之战,是一场元朝末年发生在江西南昌地区的著名战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川陕是南宋的战略要地,南宋于1129年(金天会七年,南宋建炎三年)授命张浚担详情
关于播州之役,历来评价甚高。此役之胜,大大树立了明王朝在西南地区的威风,为2详情
说到朱元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详情
夏姬,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夏姬,郑国公主,出身高贵,详情
张居正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明王朝从详情
乾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随着《甄嬛详情
朱元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朱元璋,详情
据传说,西汉的著名飞将军李广曾在边疆驻守时经历过这么一段奇幻的故事,感兴趣的详情
对王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秦始皇完成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伯温,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详情
商玲珑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罢胡琴,掩秦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赤霄剑,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 详情
金朝,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何谓“风水详情
中书舍人,职官名,中书省的长官。西晋初设置,历代名称和职务不尽相同,南朝时掌详情
太子洗(xiǎn)马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职,秦汉始置,作先马,后详情
翻开历史,我们就能清楚的知道,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自汉详情
为什么古代中国人不会烤面包?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如果详情
3世纪指公元201年至公元300年。该世纪处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最终西晋统一详情
4世纪指公元301年至公元400年。该世纪初的“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详情
唐朝有32位皇太子,列历朝之最,19位继承皇位,其他13位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详情
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详情
西汉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详情
汉文帝刘恒和淮南王刘长是吕后死后仅存的刘邦儿子,按照道理,兄弟八个就剩俩,刘详情
班固《汉书》中总结汉高祖儿子的结局: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赵不辜,淮厉自亡,详情
刘裕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他的做法比较奇特,不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称详情
韩信从心里不信刘邦会对自己下手。一方面,刘邦对韩信确实是好,衣食住行各方面刘详情
《红楼梦》中有位这样的人物,那就是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她在林黛玉六岁时,就生了详情
贾敏是贾府金尊玉贵的千金小姐,又是贾敏最疼爱的女儿,嫁给林如海时,嫁妆和陪嫁详情
红楼梦晴雯之死 晴雯十六岁,大观园内添了很多老婆子打理,芳官、藕官等女伶也详情
王夫人为什么赶走晴雯 王夫人表面上是一心向佛,但实际上还是正统的上层阶级。详情
晴雯的评价如何 晴雯个性要强,心气高,刀子嘴豆腐心之人,可惜命比纸薄啊! 详情
顾宪成(1550年-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详情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1]),字至能,一字幼元详情
花袭人原名是什么 袭人,原名花蕊珠。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人物,是金陵十二详情
水浒传第三十一回主要内容: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水浒传》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