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极为繁荣富足的朝代宋朝,为何会出现国富兵弱的现象

  你真的了解宋朝为何会出现国富兵弱的现象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宋朝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极为繁荣的一个朝代,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其民间富庶程度和社会经济的繁荣甚至远超盛唐,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繁荣的朝代,却在面对外敌时屡屡战败,最终被迫兵败南迁、偏居一隅。而宋朝之所以会出现“国富兵弱”的现象,主要源于其特殊的军事制度。

  原因一:宋朝主力军队为禁军,号称八十万但实际战力极差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为避免五代十国武强文弱、武将夺权的局面再度出现,开始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杯酒释兵权”将禁军兵权收归皇帝的同时,又推行“强干弱枝”的军事制度,从而使禁军成为了宋朝的绝对主力军队。

  北宋初期,宋朝的军队主要由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组成,而所谓的“强干弱枝”,便是指定期从厢军、乡兵中选拔精英,组建东京禁军的制度。如此一来,直属于中央朝廷的禁军,便成为了全国最精锐的军队,从而有效避免了地方势力的崛起。

image.png

  由于禁军不断从厢军、乡兵中抽血,直接导致了后者战斗力的不断下滑。《宋史·兵志》有载,“诸州之镇兵,以分给役使,曰厢军”,厢军由于长期远离战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渐渐沦为了从事工役或杂役的“役兵”。而本就是不脱产武装力量的乡兵,除了与辽﹑西夏接壤地区的乡兵还保有一定战斗力之外,其余地区的乡兵更是已经与普通农民无异。

  两宋时期,朝廷对外作战主要依靠的便是禁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禁军的战斗力下滑同样极为严重。根据钱穆的《国史大纲》记载,北宋初期的禁军只有二十万人左右,后经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时兵力便已达八十余万。《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同样有载,“向因夏人阻命,诸路增置禁军约四十二万余人,通三朝旧兵且八九十万人,其乡军义勇、州郡厢军、诸军小分剩员等不在此数”。可见,八十万禁军这个数字,并不为虚。

  既然禁军兵力如此充裕,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战斗力的下降呢?主要便是由于宋朝兵源素质的下降,由于厢军、乡兵战斗力的下降,本就影响了禁军的选拔质量,而从北宋中期开始,朝廷除了继续从厢军、乡兵中选拔禁军之外,还从民间募集了大量士兵,甚至在灾荒年份直接募集流民充入禁军。如此一来,禁军的兵源质量岂能不受影响?到北宋末期时,禁军中的骑兵甚至已经沦落到了连马都不会骑的地步。

  而除了兵源素质的下降之外,由于兵力来源的极度混杂,又滋生了军队内部的严重腐败,吃空饷现象在禁军中便极为严重。到北宋末期,面对气势汹汹的金兵,禁军虽然号称拥兵八十余万,但京师三衙所能抽调的军队,却仅仅只有三万余人,以至于宗泽等人不得不临时招募军队抵抗金兵入侵。

image.png

  原因二:奇葩的“内外相维”制度,导致兵无常帅、将不知兵

  仅仅限制地方军队战力,赵匡胤认为仍然远远不够,他认为还必须限制武将对军队掌控力度,因此便又出现了“内外相维”制度,也就是将禁军一分为二,其中殿前军主要负责戍卫京城,而侍卫亲军则负责驻守各地。

  如此,由于京城始终保持着数量极为可观的禁军精锐,一旦地方发生叛乱,朝廷便可迅速调集兵力予以剿灭;而如果京城发生叛乱,各地驻扎的禁军在联合地方军队之后,也足以回师勤王。这样便形成了内外牵制之势,国家便也就稳定了。

  与此同时,宋朝还规定,京城禁军和地方守军必须定期调动,这种轮流驻防的方式被称之为“更戍法”,且将领不随军调防。如此,由于士兵经常换防,便达到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目的,有效防止了各级将领对军权的掌控。

  然而,“兵无常帅、将不知兵”固然防止了将领做大,但同样导致军队战斗力和将领才能根本无法发挥,军队的凝聚力和忠诚度也很难得以保证。

  原因三:复杂的统兵调兵制度,军队战斗力难以发挥

image.png

  宋朝官制的一个典型特点,便是权力分散,而军队系统同样如此,为了确保皇帝对军队的掌控力度,宋朝对军权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分割,再加上“以文制武”的管理方式,结果导致军队战斗力根本无法保证。

  在禁军系统中,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分别负责统率殿前军和侍卫亲军,后又因侍卫亲军司和殿前司长官长期虚而不置,导致侍卫亲军司又逐渐分为了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两个衙门,分别负责统领侍卫骑兵和侍卫步兵,而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便被称为“两司三衙”。

  同时,宋朝将统兵、调兵、率兵权力完全剥离,其中“两司三衙”只有统兵之权,而调兵之权则归属枢密院所有,并在战时由皇帝亲自任命率臣率军。如此一来,统兵权和调兵权完全分离,即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而“率臣”平时又不掌军,如此便使皇帝将禁军牢牢掌握在了手中。

  至于兵部,虽然也属于军事系统,但为了防止宰相对军事权力的过多干预,宋朝的兵部只负责管理兵卫、仪仗、卤簿、武举、民兵、厢军、土军、蕃军等非正规军,同时负责武将升迁管理、地图仪仗等,完全沦为了服务部门。不过,兵部虽然掌管着武将的升迁,但武官铨选却不属于兵部,元丰改制前由审官西院管,改制后则由吏部负责。

  此外,宋朝还有一个对军事制约极为严重的制度,那便是监军制度,而其目的则是“以文制武”。宋朝军队在出征之前,朝廷往往会派遣文官或宦官充任监军,这些监军虽然不善军事,但却对武将拥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甚至可以直接插手军事指挥。而更为严重的是,武将甚至没有谋划军事战略的权利,这方面往往也由中央朝廷直接干预。

  如此复杂的统兵调兵制度,虽然确保了朝廷对军权的严密把控,维持了朝廷统治的稳固,但也使得军队战斗力受到极大制约。宋初,由于军队战斗力极为强横,这种弊端影响尚不算大,但到了宋朝末期,这种弊端可就足以致命了。

  原因四:“燕云十六州”的丢失,宋朝基本处于被动挨打局面

image.png

  除了军队战斗力无法保证之外,宋朝军事长期处于被动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正所谓“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燕云十六州”的丢失,可以说对中原王朝的北方安全,是个致命威胁。

  所谓幽(燕)云十六州,主要指的便是今天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山西北部地区,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等十六州。因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因而一直都是中原政权东北方向的重要防线,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燕云十六州丢失之后,华北平原以北便再无险可守,游牧民族的铁骑将纵横驰奔于繁华富庶的千里平原,昼夜即可饮马黄河。北宋收复幽云十六州失败之后,面对契丹的威胁,在丞相吕夷简的建议下,不得不在太行山与黄河之间修筑大名府,构筑内部防线防止契丹南下。当然,最终的事实证明,这道防线同样不如燕山南北的天然防线牢固。

  纵观北宋历史,曾为中原王朝北方防线的“燕云十六州”,反而变成了北宋北伐的屏障,结果导致北宋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只有被动挨打的份,而根本无力主动进攻,这也是北宋对外战争以防守为主的主要原因。

  原因五:北宋的敌人太过强大,辽国不同于其他游牧民族

  五胡乱华之前,北方游牧民族虽然同样对中原文明造成了极大威胁,但由于其相对落后的生活生产方式,再加上部落联盟式的统治模式,导致其始终无法形成强大合力,对中原王朝无法构成毁灭性的威胁。

  而随着西晋末年“五胡乱华”的爆发,北方进入民族大蓉和时期,虽说这一时期诞生了不少统治极为残暴的少数民族政权,但以北魏、北周为代表的政权,却也在积极推行汉化,他们从中原学习了大量先进知识,甚至吸收了相当的汉族人口,这使得北方游牧民族进入发展快车道。

image.png

  历经隋唐再到五代十国,北方游牧民族一改之前松散的统治方式,建立了契丹这个庞大的国家。契丹不同于此前的游牧民族,除了生活生产方式与中原不同之外,其组织架构已经相当先进,不仅有着完整的统治体系,而且开始加强集权统治,并有针对性实行了契丹式的“一国两制”,自身依旧保持游牧风俗和统治方式,而对“燕云十六州”则实行中原统治模式。

  也正是从契丹王朝开始,辽国、金国、蒙古、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已经完全脱离了游牧民族那种松散的结构,这使得他们能够调动出更大的力量来攻打中原王朝,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北方游牧民族开始真正对中原王朝具备了毁灭性的打击能力。

  要知道,契丹立国可是比北宋还要早50多年,当北宋还在致力于统一中原的时候,契丹已经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北宋唯一击败契丹(辽国)的机会,就是耶律贤被杀之后,可惜“雍熙北伐”以失败告终。

  自“雍熙北伐”之后,北宋再也无力进行北伐,虽然此后辽国也逐渐衰弱,但北宋同样进入衰弱期,结果辽国和北宋皆被后起的金国所灭。至于到了南宋时期,面对迅速崛起的蒙古帝国,除了初期随着募兵制的推行拥有一战之力外,也只能偏居一隅苦苦抵抗。

  综上所述,造成北宋“国富兵弱”局面的,除了北宋自身兵制这个主观因素外,其实还有“燕云十六州”丢失和敌人太过强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