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与范雎的命运在邯郸之战后,有何变化?

  还不知道邯郸之战为啥成了白起范雎的滑铁卢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邯郸之战前,白起直捣邯郸的计划被范雎阻止,二人起了矛盾;

  邯郸之战中,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

  邯郸之战后,范雎被秦昭襄王贬退。

  如果把这个过程连起来看,我们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白、范两人之所以先后遭殃,其实原因都一样——损害了封建君王的权威。

  白起等于用手指着秦王的脸说:你错了;范雎则是用行动把秦王带进了坑里。

  长平之战后,白起计划趁热打铁攻下邯郸,为啥被阻止?

  公元前359年,长平之战刚刚结束,白起将军队一分为三:王龁攻打赵国的武安、皮牢;司马梗(司马欣的祖父)北定太原,占领全部上党地区;而白起本人,则计划率领精锐直扑邯郸。

  对于这一计划,当时的秦昭襄王以及秦相范雎是比较清楚的,史书中明文记载:

image.png

  韩、魏恐,使苏代厚币说应侯曰:“武安君即围邯郸乎?”曰:“然。”

  应候就是范雎,可见,当时白起的行动方案,是已经向秦国朝廷报备的,并非是擅自行动。

  然而根据史书的说法,在苏代(苏秦的弟弟)的鼓动下,担心白起立下灭国之功后地位超过了自己,随后范雎制止了这一行动,理由是:“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即秦军急需休整,既然韩赵愿意割地求和,那就借驴下坡。

  最终的结果就是秦国的将相起了矛盾:“武安君由是与应侯有隙。”

  如果白起的计划成行,是否真的能拿下邯郸呢?我们不好瞎猜,那一时期政治家的论断也许更有说服力。

  《韩非子·初见秦第一》中,有这么一段话:

  彼固亡国之形也,而不忧民萌,悉其士民军于长平之下,以争韩上党。大王以诏破之,拔武安。当是时也,赵氏上下不相亲也,贵贱不相信也。然则邯郸不守。

  赵国地处中原,三面受敌、无险可守;而且境内多民族杂居,北部以代郡为中心,游牧色彩浓厚;南边的中心则是邯郸,典型的中原农耕文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虽然推动了两种文明军事上的融合,但相对于其他列强,赵国的内部问题复杂得多,所以《韩非子》称赵国“号令不治,赏罚不信,地形不便,下不能尽其民力”。

image.png

  而长平之战,几乎消耗了赵国的大部分人力、物力:“悉其士民军于长平之下,以争韩上党”;战争是最有效的催化剂,军事支柱被全歼,带给赵国的冲击不仅仅限于人口、军事、经济方面,社会各层面的矛盾也被充分点爆,即“赵氏上下不相亲,贵贱不相信”。

  人心涣散、准备不足,各国迫于长平之战的威慑不敢轻易援助。此时秦军若分路进击,提前终结赵国并非不无可能。

  秦昭襄王为什么同意范雎的意见?他的考虑应该是多方面的:

  首先,范雎是秦昭襄王排挤太后/魏冉一党、收回王权的头号功臣,也是远交近攻战略的拟订者,更是施展反间计促成赵国换将的智囊,对于这位得力干将的判断,秦王自然选择信任,这也是人之常情;

  其次,不仅范雎忌惮白起立下不世之功,秦昭襄王同样不希望看到这一局面:中国古代的政治,向来注重派系、山头。白起是魏冉一手提拔起来的名将,范雎才是秦王自己扶植起来的嫡系;魏冉已经被驱逐、被否定,如果任由他的人立下灭赵奇功,秦昭襄王的威严往哪儿搁?

  阻止白起攻赵的主谋,看似是范雎,实际上秦昭襄王才是幕后主脑,白起也明白这一点,这也是他随后跟秦王几乎撕破脸的重要原因。

  白起为啥被赐死?公然挑衅秦昭襄王的权威

  秦、赵达成合约后,缓过神来的赵国翻脸不认账,秦昭襄王自然咽不下这口气,没过一年立即调动大军强攻邯郸。起初的统帅是五大夫王陵,头号名将武安君白起则因病未能出征。

  公元前258年正月,王陵在邯郸多次遇挫,即使秦昭襄王及时补充兵员,仍未能缓解这一局面,秦军甚至一连阵亡了五位将校。

image.png

  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秦昭襄王首先想起了白起,恰好此时这位招牌将领已经痊愈,于是就迫不及待命令他去前线代替王陵。

  但白起竟直接拒绝了王命,并且给出了理由:邯郸城坚防固,而且靠近其他诸侯国,便于救援;此时各国已经走出了长平之战的威慑,他们不会坐视赵国灭亡,一定会出手。何况秦军在长平也损失惨重,将士疲惫、国库空虚,攻赵必定失败。

  白起说得义正辞严、无从辩驳,但如果我们站在秦王的角度,只会听到这两点:

  第一,秦王攻打邯郸是错误;

  第二,攻打邯郸必败,所以我白起拒绝出战。

  无论在任何时期,公然指出上级的错误都是职场大忌,更何况那是在王权至高无上的年代?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难道因为预判战局不利就可以拒绝出战?

  秦昭襄王接下来的举动颇具深意:“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他见自己的命令不顶事,就派范雎亲自登门致歉、请白起出马。

  这一动作的含义不难判断:实际上是已经在向白起认错了。但白起并没有借驴下坡,反而“终辞疾,不肯行”,秦王只好派王龁前去代替王陵。

  但王龁也未能扭转战局,加上魏、楚等国先后前来救援邯郸,秦军接连战败。白起听到这一战况不仅不为国分忧,反而公开嘲讽:“王不听吾计,今何如矣?”大王不听我的建议,现在下不了台了吧!?

  秦昭襄王的气急败坏、恼羞成怒可想而知,他强令白起前去邯郸,但这位大佬继续装病、坚决不听。

image.png

  公元前257年,秦王下令把白起贬为士兵、发配到阴密,但一时还没动身;

  两个月后,王龁面对各国的围攻奋力抵挡,但双拳难敌四手,不利的战报接连传到咸阳。秦王无比愤恨,又气又恼,下令白起立即动身;

  白起离开不到十里路,秦昭襄王听说他仍有怨言,于是派出使者快马追上,赐给宝剑一把,一代名将自杀身亡。

  白起之死的原因已经很清楚了:公然多次嘲讽秦王的战略错误,身为军人抗命不遵,面临国家危急袖手旁观,任何一条都够他死一次的了,何况三罪并罚。

  而范雎的失势,原因更加直接。

  大红人范雎为啥被驱逐?既是背锅侠,也是咎由自取

  就在白起被杀后,信陵君魏无忌在邯郸城外大破秦军,为了避免形势更加恶化,王龁只得撤出战斗,退守汾城休整;而秦将郑安平所部陷入赵军包围,二万人马全部投降。

  郑安平,本是魏国人。当初,范雎被魏相魏齐迫害,正是在郑安平的帮助下,范雎才逃到秦国,开了平步青云的逆袭之旅。范雎这人有个特点:睚眦必报、恩怨分明,为了感谢郑安平的再造之恩,他向秦昭襄王举荐,任命其为将军。

image.png

  秦国原本是依据军功爵制升迁军官,秦王愿意破例,可见他对范雎的信任。但此时郑安平临阵投降,并且在赵国官封武阳君,无疑是往秦昭襄王脸上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这种情况下,是需要有人出面承担责任的,推荐郑安平的范雎自然首当其冲。

  同时,邯郸之败,客观上也证明了当初白起思路的正确;损兵折将、秦军威严受挫,这个板子自然不能打到秦昭襄王自己身上。当初在长平之战后建议终止白起行动的范雎,怎可能安然无恙?

  因此,邯郸至战后,范雎迅速失宠,两年后被勒令赶回封地,不久后郁郁而终。他的下场也算是咎由自取:所用非人、战略失误,严重损害了重用自己的秦王的威严,由他出面为邯郸失利负起责任,虽然残酷、但也合理。

  白起和范雎这对冤家,也算是殊途同归了。伴君如伴虎、官场如战场,这两位在武、文两方面为秦国立下赫赫功勋的名臣,即使能位极人臣、红透半边天,但一旦王权需要,他们都得成为炮灰,可悲可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