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献公为什么会被迫逃亡他国?他被推翻的理由是什么?

  说到卫献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历史上被推翻的君王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在位期间暴虐无道,百姓民不聊生;有的是因为只顾贪图享乐,置国家于不顾,有的是因为治国不佳,颁布了错误的政策。但战国时期有一位君王,被推翻的原因非常搞笑,他因为在一场饭局中放了大臣的鸽子,激起了群臣激愤,最终被迫逃亡他国,这是怎么回事呢?

  献公即位,君臣不和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雄起,各国都有称霸天下的野心。为了实现国家霸业,各国都励精图治,想方设法招募贤才,拓展军事,培育政治。在这个时代,只要稍微有所怠慢,必然会面临被吞并的危险。

image.png

  卫国就是乱世中建立起的一个小国。众所周知,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度,天子分封的对象主要包括王族、功臣和君王后代这几类。卫国就是其中一个同姓册封的诸侯国,前后经历了41代君王,于卫武王时期实力最为雄厚。

  春秋末年,卫国的第二十五君王卫献公继位。此时的卫国实力已经衰退,早已不复卫武公时期的盛况。但此时的献公不仅没有招募贤才,反而还不善待自己当下的臣子,大臣们对他早已是积怨深重。

  当时,孙林父,宁殖两位大臣手握国政,两家独大的场面让卫献公对他们充满了猜忌,而两位大臣又不满皇上的治国政策,君臣矛盾一触即发。

image.png

  玩弄大臣,矛盾加深

  公元前564年,有一件事情成为了矛盾爆发的导火索。有一天,献公邀请孙、宁二人赴宴吃饭。听到这消息,两位大臣自然是欣然前往,他们都以为,这是献公肯不计前嫌,君臣重归于好的信号。于是二者都盛装出席,态度恭敬的前往约定地点等待君王的到来。

  可是,这样美好的幻想终究是被现实打了个稀碎。孙、宁二人耐着性子,从早晨九点一直等到了下午两点,足足五个小时,可连皇帝的影子都没见到。奇怪之余,二人决定赶去宫中一探究竟。

  没想到,两人赶去后却看到了这样一幅场景:献公身着打猎服饰,头戴金色王冠,正在和射师一同在林中练习射箭,意气风发,好不快活。看到这番场面,本就饥肠辘辘的两人更是怒火中烧。但面对国君,两位大臣还是忍气吞声的耐心询问设宴之事。

  岂料献公竟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寡人贪射,偶尔忘之,吾等可改日再约?”说完后,献公不但没有停止玩乐,反而抬头看向了天空中的大雁,与旁人一同讨论起射猎技巧,被放了鸽子的孙,宁二人就这样再度被冷落了。

  其实,卫献公这样做并没有做过多地考虑,只是想压一压两个人的嚣张气焰。但在孙、宁两家眼中,此事可没有这么简单了。他们不但认为这件事有辱他们的人格,而且也认为君王迟早会对两人下手。就这样,孙、宁两人起了造反之心。

image.png

  不知悔改,终被推翻

  其实,当时的孙,宁二人对造反之事仍存在一丝犹豫。于是,孙林父让儿子去探试献公,假装告诉君王自己生了大病,想看看卫献公的反应。

  其实,但凡献公稍微表现出一点关心,二者都不会轻易的造反。可献公不但没有关心,反而再度提起之前的戏耍之事,言语之间尽是讥讽。直指孙林父无才无德,根本不配坐到当今的位置上。

  当孙林父的儿子回来向他告知此事时,孙林父终于下定决心,联合宁植和姬秋起兵叛乱,直逼皇宫。卫献公根本没来得及防备,为了逃命,被迫在亲信的掩护下逃往齐国

  中国古代讲究“三纲五常”,三纲之中,又以“君为臣纲”为首,它要求臣子对待君王要全心全意,鞠躬尽瘁,绝无二心。但这种忠诚并非无脑的依附于君王,实际上,君王和大臣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制约关系,只有双方各行其是,这段关系才能维持稳定。而卫献公,正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