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的权臣王敦,为什么说他是被坑害的?
2021-06-18 14:15:25 王敦 司马睿 晋元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王敦这个人,表面上看非常的强横无理,不忠不义。因为太过张狂,活活地把皇帝气死了。第一次造反被镇压下去不算,又第二次谋反。终于在皇帝和堂兄王导的智慧下失败,活活被气死。看起来是王导为了国家利益,牺牲家族利益,大义灭亲。实际上我倒觉得王敦是被坑害的,十分的可怜。

  东晋政权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门阀士族掌握政权。当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就是靠着士族门阀的支持。士族门阀和皇权相辅相成,如同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了维持稳定,皇权要向士族让位,不敢随意限制士族的权力。士族也要约束自己,不要起篡位之心。这两股势力就这样貌合神离的维持着这种表面上的稳定。

  可是人的忍耐力是总是有限的。作为皇帝,都想要掌握实权。晋元帝渐渐地对琅琊王氏专权感到不满了,他不愿意成天受他们的牵制和干涉,想要做一回能自己做主的皇帝。他就用了刁协,刘隗,戴渊等一些寒门出身子弟担任要职。用来削弱琅琊王氏的实权。王导倒是没什么反应,可是他的堂弟王敦不高兴了,心想:皇帝凭什么让刁协刘隗这些人掌权,削弱我家的权利和利益。他心里愤愤不平,为了争取家族的权力,起兵造反。

image.png

  王敦打着清君侧,除掉奸臣刁协刘隗的旗号起兵。东晋方面急忙派将拒敌,但是这些将领实在是只会夸夸其谈,真遇到事情的时候百无一能。比如甘卓,因为私心太重,为人猜忌多疑,在战争期间犹豫不决,错过了大好时机,导致兵败,被王敦所杀。在比如周札,这个人是个守财奴,到了国家危机的时候,还舍不得花钱,将士有功他不知道封赏,而且把精良的武器都藏起来,只给士兵们发粗制滥造的武器。将士们不愿意为他卖命。他最后落了个兵败投降。东晋的将领都是这样的货色,这仗是一定打不赢的。果然,刁协戴渊战死,刘隗投奔了前赵。支持晋元帝的周顗,王彬等人都被王敦处死。

  建康城陷落,王敦想要废掉忘恩负义的晋元帝司马睿,自己做皇帝。可是宰相王导不同意,因为他的原则是“我们家族要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但绝不能自己当皇帝。要始终把皇帝当个牌位,这个牌位就是再一文不值,也不能没有。”王敦埋怨王导:“当初你拥立司马睿的时候我就反对,你应该立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好控制政权。你倒好,立了个成年的司马睿。现在怎么样。我们要夺回权力,遭到反扑,险些让王氏灭门。”王导依然不听,与王敦争辩,王敦说不过他。只得放弃了称帝的念头。虽然暂时不想称帝了。可是王敦掌握朝中一切大权,他的势力遍布整个朝堂。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司马睿看到折腾了半天,大权还是没收回来,郁闷无比,而且成天担惊受怕,就怕王敦一翻脸把他废了之后杀死。因为整天的忧愁恐惧,身体每况愈下,很快就病入膏肓,不治身亡。年轻的太子司马绍继位。

image.png

  王敦一看皇帝驾崩,新皇帝只是一个小孩子,觉得自己的机会又来了。篡位烈火在他的心里再次熊熊燃烧。因为后防不稳,他没敢直接篡位,而是退守武昌。以那里为根据地,第二次起兵作乱,这次他想要一举拿下建康。可是他没想到,别看司马绍这个皇帝年岁不大。但他可不像老爸司马睿那样窝囊。而且很有智谋,在和自己将士的交锋中,他竟然可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让自己的将士们空费心劳,一无所获。王敦在起兵之前曾经问过大预言家郭璞:“起兵能不能成功?”郭璞回答“必然失败。”王敦问“那你算算我还能活多久。”郭璞说“如果您留在武昌,寿命不可限量,若是起兵造反,必然很快死去。”王敦大怒,问他“你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吗?”郭璞平静地说“我活不过今天中午了。”王敦冷笑一声“你算对了。”下令把郭璞斩首。

  可让王敦没想到的是,郭璞的话竟然应验了。他看着建康城如同隔着一层玻璃,就在眼前,想要摸却摸不到。就在这个最关键的敏感时期,王敦突然得了重病,病情非常严重。这个时候他似乎感到了生命的可贵。这个时候他才明白权力,富贵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人的一生如同白驹过隙,昙花一现,纵使富可敌国,权倾天下,到头来终究是一抔黄土,一切成空。又何苦执着于权力?只有将死之人,才能看清现实。此时的王敦,野心被满腔的幽怨所取代。他前思后想,觉得自己确实没有取代晋王朝的实力,家族里,朝堂上,反对的人不少。自己身边缺少有能力的武将和智囊。皇帝又是个有才能的人。他叹了口气,心想“算了吧,我一开始做了个错误决定,不能让他再错下去了,我宁愿安安稳稳地死去。”在这个最关键的,眼看就要成功的时刻,他自己想要悬崖勒马了。

image.png

  王敦叫来心腹谋士沈充和钱凤,用微弱的声音对他们说:“做非常之事的,必须要是非常之人,看来我不是。如果我们交出兵权,解散军队,向皇帝投降,这是上计,留守武昌,静观其变,这是中计。乘我还有一口气,进军建康,以求侥幸成功,这是下计。”钱凤沈充是两个有才无德的小人,只认得权力和金钱。他们一听不由得心里一紧,心想:“我们保着您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有朝一日您成功当上了皇帝,我们就是开国元勋,到时候高官厚禄,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就接踵而来了。如今怎么着,您快要死了,一切都想开了,不愿意篡位了。那我们怎么办?合着我们白折腾了?不行,眼看煮熟了的鸭子都到了嘴边了,不能让它飞了。”

  此时王敦病势沉重,时而昏迷,时而清醒。这两个谋士为了一己之私,趁着王敦昏睡的时候,出门对手下说“将军说的是反话,他所说的下计才是真正的上计。”他们故意曲解了王敦的意思,计划等王敦一死,就继续造反。司马绍听说王敦病重,积极组织各路力量讨伐王敦。上回王敦叛乱,王导抹稀泥,息事宁人。这一次他反倒大义灭亲,他为尚在人世的王敦布置灵堂,举行隆重的葬礼。灵堂里布置满了挽联,花圈,纸花,一片素白萧杀的景象。又让一些人假装哭得肝肠寸断。这一下子,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人都以为王敦真的死了。王敦的将士们群龙无首,一下子心无斗志。司马睿的将士们则士气大振。

  王敦听说王导竟然为他这个还没有死的人举行葬礼,气得简直要背过气去,眼中冒火,说不出话来。这不是等于咒人吗?太没义气了吧,还是不是一家人了?之后,他的心中一阵悲凉,自己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死去了,要是现在出去,人们一定会以为我是诈尸。何况自己现在连起身都困难,心有余而力不足。没过几天,王敦接到了一封信,是王导来的。他打开信仔细一读,原来是朝廷讨伐自己的诏书,诏书上历数他的种种罪过,言辞恶毒犀利,每句话都像刀子一样刺穿了他的心。王敦只觉得血往上涌,当时气得昏了过去,过了好久才苏醒过来。自己已经不打算反了,为什么堂兄和谋士还要如此相逼可如今除了反抗无路可走。他自己无法统兵,只得把军队交给自己的继子王含,王应,还有谋士钱凤,沈充掌管。希望他们可以为自己带来好消息。

image.png

  但他哪里知道,这几个人都是徒有虚名,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一无所能。他们与朝廷交战,打一仗败一仗,损兵折将,狼狈不堪。王敦听说这几个人竟然这么不争气,败得这样惨。决定强支病体,亲自指挥战斗。怎奈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猛地从床上一起来,心情悲伤,脑供血不足,感觉一阵头晕目眩,再次昏倒在床上。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睁开眼来。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万念俱灰,什么叫做肝肠寸断,什么叫做身不由己。他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就叫来儿子和心腹大臣,留下遗嘱说:“等我死后,要先任命完百官,再为我发丧。”已经油尽灯枯的王敦没过几天就一命呜呼。

  继子王应秘不发丧怕尸体发出异味被别人闻到,暴露秘密,就用蜡把王敦的尸体包上,埋在屋里。什么事也不干,只是成天和手下喝酒,听歌,看舞,赌博。王含也是个无能之辈,在与朝廷的交锋中,他连战连败,想要烧营逃走。可司马绍坚决不会放过他,派人紧追不舍。王含不听王应投奔江州王彬的提议,坚决投奔荆州王舒,结果他们被王舒陷害,推到江里淹死了。王敦的尸体被挖出来,衣服被烧毁,然后尸体被摆成下跪的姿势,把脑袋砍下来挂在建康城头。

image.png

  王敦这个人虽然是琅琊王氏,但是和他们不是一路人。其他人故作深沉,矫揉造作,讲究风度,生活精致。他却为人轻佻,大而化之,自然随性,不拘小节。这样的性格与魏晋名士实在的格格不入。他从来不掩饰自己的野心,经常在喝酒喝到微醺的时候,敲着酒壶吟诵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时间长了把酒壶都敲出了一个豁口。他在上厕所的之后,曾经把洗手用的澡豆当成面茶冲着喝了。还曾经把塞鼻子的小枣当成吃的给吃掉了。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老土,不认识高档的东西。

  但我觉得这一点应该被赞扬,东晋的名士成天把心思花在这些小细节上,希望把生活过得尽量精致。一切都是精雕细琢,连上厕所都要讲究至极,自以为看起来很美,实际上根本没有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只会让人觉得矫揉造作,故作姿态,繁礼多仪。王敦作为琅琊王氏成员,能够保持随性,自然,不拘束的个性,实属不易。正是他这种真性情让人们觉得他是个真汉子。看他临死的时候,实在是悲悲切切,铁石人看了都会流泪。因为没有得力的谋士,野心大却不会决策。终于功败垂成,岂不可悲可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