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多爱跟父亲对着干 他们为何跟老父亲格格不入
2021-06-25 11:07:28 李臣典 南怀仁 钱沣 黎简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皇帝和亲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01清朝皇帝多爱跟父亲对着干

  读清朝的历史,总会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个朝代的大部分皇帝都爱和爹对着干。咋回事?当然了,笔者在这里事先声明,这种“对着干”可不是他们不尊敬自己父亲,而是在执政风格上,总与前任老爹格格不入。

  比如努尔哈赤晚年猜忌汉臣,对逃亡的汉人施加残酷的刑罚,使得满汉地位极为不平等,但是皇太极上台后,不但重用范文程等汉臣,为了招抚尚可喜明朝边将,皇太极还亲自对其行抱见礼,授予对方王爵之位。这不由得让一些满洲亲贵感到恼火。

image.png

  (影视剧中的皇太极)

  皇太极的儿子顺治在位后期,有感于之前多尔衮以皇父身份摄政权势熏天的弊端,于是为他的继承人设置了索尼、鳌拜等四位辅政大臣,试图制衡宗室势力。结果康熙继位不久就将鳌拜囚禁,并着力于清除顺治时期包庇满洲旗人掠夺民地等弊政。

  雍正接替康熙的位子后,对于康熙晚年贪污腐败之风,也下大力气进行遏制整顿,例如规定火耗(正额外征收的附加税)固定比例,以避免官吏向百姓额外征收其他赋税,如此措施还有许多。雍正倒是很实在,他多次坦言,自己对康熙晚年一味宽仁的执政风格很不欣赏。

image.png

  (影视剧中这种雍正当着群臣面瘫在地下的场景是不会出现的)

  乾隆呢?乾隆上台后,对父亲之前政策有所变更,例如父亲要求天下士民一体当差,否认科举士人特权,但乾隆偏予以恢复。父亲打击宗室内部曾跟他争夺帝位的八阿哥等人,甚至骂他们是猪狗,但乾隆却将其全部废止,并恢复他们的特权。

  至于雍正生前花大力气所写的《大义觉迷录》,则被乾隆下令从各府县收回销毁,连父亲的书都敢禁毁,雍正要是在世,绝对不会给乾隆好脸色看。

  嘉庆继位之初,乾隆还在世,并以太上皇的身份遥控政权,其宠臣和珅敛财无数,结果乾隆一死,嘉庆不顾和珅曾受到其父亲赏识的旧事,宣布将其抄家,获得金银无数,果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image.png

  (影视剧中的乾隆与和珅)

  道光倒是擅于守成,对父亲的政策未有多少大的变更,但是当他的儿子咸丰在位时,咸丰先是将父亲重用过的议和大臣耆英等贬职,恢复林则徐的名誉,然后对英法交涉上一反之前委曲求全做法,改采强硬态度,从外交方面看,咸丰与道光的施政风格,也有不小的差异,即使他们这样做的结局相同。

  02烂摊子不改不行

  说了这么多,咱们就得来归纳一下了,为什么清朝皇帝这么“叛逆”?俗话说,子承父业,对于父亲的所作所为,他们倒是没敢明着批判,可是实际行动中,都与父亲走的是反方向。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笔者认为,原因至少有四,第一,因为他们父亲所留下的,都是一个烂摊子,不改不行。皇太极之所以要取消歧视汉人的政策,就是因为当时后金军攻打宁远受挫,毛文龙等明朝将领趁机带兵袭扰,漠南蒙古的林丹汗又觊觎后金的财富,强敌环伺。

  所以,皇太极要是不通过团结汉人来增强内部凝聚力,他将很可能毁掉整个部族,葬送掉努尔哈赤开创的基业。至于雍正时期对康熙朝“宽仁”治国方针的反其道而行之,更是因为政权危在旦夕,国库亏空、百姓困苦非严猛之策不能挽救。所以表面上看他们与父亲对着干,实际上都是为了保住父亲的努力成果。

  03皇帝有个性

  第二,就是清朝皇储大多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清朝皇子早上五点就要起床做功课,并坚持到下午三点放学。放学后还不能休息,得练习弓马。这样的一种高强度学习,不但让他们增长了文化知识,还养成了其独特的个性。因为丰富的文化知识给他们形成独立的判断(尤其是同父亲相左的判断),建立了非常必要的基础。

  因此,我们就会看到,当乾隆发现臣下质疑或抵制自己的诏令时,他便会拿自己学养深厚来为自己辩护。上书房(道光前称尚书房)十多年的经史教育,恰也成为了他们自信乃至于自负的资本。不拘泥前任成法而多创见也就不难理解了。

image.png

  (手不释卷)

  04继位前的长期学习

  第三,就是清朝大部分皇帝在位时间都很长。在位时间长,就导致了一种结果,那就是潜在的接班人拥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如何治理国家。例如雍正就是如此,在他还是亲王的时候,就已经对朝廷内部的权力运作过程以及一些大臣的才干人品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这些便为他日后大刀阔斧的施展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雍正的父亲康熙,虽然位居九五之尊,但由于年事已高,精力不支,所以难以像他一样掌握更多的信息。信息掌握不全,难免施政方针上会有差异。所以雍正继位初期能够高效纠正康熙晚年的积弊,离不开他继位前的长期学习。

  05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四,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继位之初,要站稳脚跟,不得不事事依靠老皇帝留下的顾命大臣,但当他们熟悉了朝政后,便第一个拿父亲留下的老臣开刀,通过折磨他们,以建立自己的权威。

  比如鄂尔泰和张廷玉二人,在康熙、雍正两朝官运亨通,扶摇直上,但到了乾隆入继大统十年后,便因为亲信犯事或是被指对君主不恭敬等原因,而淡出权力中心。乾隆借此机会提拔后进,逐渐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辅政班子。

  而嘉庆在抄了父亲最欣赏的和珅的家后,虽然有人对其急于改弦更张的做法颇有微词,但由于和珅本身人缘极差的原因,嘉庆反而借此营造了自己的明君形象。所以在对待臣子上,与父亲的做法背道而驰,同样也是一种加强君主权威的需要罢了。

  参考文献:

  唐文基、罗庆泗《乾隆传》人民出版社

  李治亭、孙文良《清太宗全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冯尔康《雍正继位新探》天津人民出版社

  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姚念慈《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高王凌《乾隆十三年》中国地图出版社

  茅海建《苦命天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阎崇年《森林帝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