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和孙策有仇,为何他后来会投奔孙权呢?
2021-08-01 14:07:35 武圣人 张飞 刘备 关羽

  公元194年,小霸王孙策率军进攻庐江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庐江太守陆康据城固守,誓死不降,被孙策长期围困。陆康和陆氏家族的一大半,都死在这场战役之中。

  此战,孙策成就了陆康的忠名,也与江东士族结下了终身难以化解的仇怨。

  战前,陆康知道凶多吉少,因此提前将族中妇孺打包送回了吴郡老家,包括他的儿子陆绩和“养子”陆逊

  陆逊早年丧父,全靠陆康养育。可以说,陆康名为叔祖,实为养父。

  在那个提倡忠孝的时代,杀父灭族之仇是最难原谅的。

  然而,仅仅在10年后,陆逊就选择了辅佐孙策的弟弟孙权,还成为了孙策的女婿。

image.png

  作为《三国志》中单独列传的大臣,陆逊堪称后来东吴的定海神针,他对东吴的作用不亚于诸葛亮对蜀汉的贡献。

  很多人都只看到陆逊的功业,却没看到陆逊与孙策有着血海深仇,却主动成为孙权幕僚、孙策女婿的这一事实的矛盾之处。

  事实上,陆逊的反常态度只是冰山一角,而水面之下,隐藏着许多谜团:

  1)孙策与江东士族有什么矛盾,为何孙策要狂屠江东豪杰?

  2)为何郭嘉能预言孙策之死,究竟是谁刺杀了孙策?

  3)为何孙策杀了陆逊养父和族人,他却主动投靠孙权?

  4)为何孙权对20岁的陆逊如此重视,“数访世务”?

  这些问题,本文将一一为你解答。

  本文约4000字,阅读需10分钟。

  01 孙策与江东士族的恩怨

  公元195年到200年,孙策率领着一支1000人的军事小分队,只用了5年时间,就基本鲸吞了整个江东地区。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江东地区对孙策“莫敢不从”。

  东汉末年,最珍贵的资源是土地,而比土地还珍贵的,是人口。

  有了人口,才能产生兵源,土地资源才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生产出粮食和物资。而江东的人口,却掌握在江东大大小小的士族们手中。

  士族,在西汉起家时被称为豪族,在东汉时利用朝廷赋予的知识垄断和举荐官员的特权,他们开始崛起。

  兼并土地、隐藏人口,东汉的200年间,他们成功地掌控了华夏社会。

  看似文雅的士族们,其实才是汉末三国时期真正的幕后股东。

  袁曹孙刘不过是士族们挑选的代理人。谁更有潜力,谁能给他们更多红利,士族们就会支持谁拥护谁。

  孙策的父亲,江东猛虎孙坚,勇武善战却屡屡碰壁,最后不得不投入袁术麾下,正是因为袁家四世三公,在士族圈子里人缘广、招牌响。

  孙策出山,也是在袁术麾下,九江、庐江之战,孙策就是为袁术打的。

  然而,士族们之所以支持袁家,是希望袁家带领他们恢复汉家天下,毕竟东汉才是他们的幸福时代。

  但袁术却不明白这一点,有点资本就开始嘚瑟,想要废汉自立,于是袁家渐渐不再得到士族们的支持。

  这才有了孙策自立门户的可能。

  孙策很能打是一个方面,而打出反袁拥汉旗号,从而争取到了江淮间部分士族的支持,才是孙策能快速平定江东的最重要原因。

  然而,孙策却并不能因此而得到江东士族们的支持。

  孙坚当年杀了琅琊士族王睿、颍川士族张咨,都是士族圈子里的响当当的人物。

  而庐江之战中,孙策更是残忍地导致了吴中四姓之一的陆氏百余口人死亡过半。

  前者好歹事不关己,江东士族们不过是考虑与孙家合作的代价;而后者却是杀人父母,直接导致了江东士族对孙家的敌视态度。

  而面对不合作的江东士族,孙策跟他爹选择了一样的方法-杀。

  高岱、于吉、许贡、王晟家族等等,江东士族们在孙策的屠刀下血流成河;而盛宪等一批江东名士则遭到孙策的严酷迫害。

  而这些,更加重了江东士族与孙家的矛盾。孙策骁勇,他们不敢正面与之相抗,于是转入地下。

  公元200年左右的江东水面下,流淌着多股暗流。

  对于这一点,旁观者清的郭嘉说得最清楚:

  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郭嘉能准确地预言孙策遇刺,并不是他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而是他对江东的局势看得很清楚:

  血海深仇面前,江东士族并没有那么容易选择原谅。

  02 陆逊入孙权幕僚

  然而,仅仅过了3年,江东士族就选择了与孙氏合作。

  公元200年-203年,孙权大力延揽俊秀,诸葛瑾鲁肃、严畯、步骘、陆逊、徐盛顾雍、顾邵、朱桓等人先后纷纷加入了孙权的幕僚。

  孙权这几年招聘的人才质量之优异,堪比荀彧给曹老板推荐的颍川士族集团。

  颍川士族构成了曹魏政权的人才骨架,而这一批幕僚也几乎是后来东吴帝国的股肱之臣,撑起了东吴立国的军政框架。

  而这批幕僚,大多可分为两个集团,以鲁肃为代表的淮泗士族集团、和以陆逊为代表的江东士族集团。

  淮泗集团早就是孙策的股肱,进入孙权幕僚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江东士族的大范围投靠,却很不寻常。

image.png

  曹操能得到颍川士族的支持,是因为曹操对荀彧十分信任,而颍川大佬荀彧同志经过认真考察,对曹老板也有了足够的好感,也对曹操的潜力有着足够清晰的认知。

  于是,荀彧这才在颍川士族群里发了帖子,号召颍川有志青年都到曹老板这里来上班。

  而另一边,曹老板也表现出足够的纳贤的姿态。颍川士族几乎来者不拒,入职至少是中层干部,有才能的还单独考察,委以重任。

  这才有了颍川士族对曹操的全力支持。

  但孙权小同志此时才20岁,未来潜力如何没有可靠的评估报告,至于友好程度更是不用说了。

  他爹只会打架,一辈子推行的是顺我者昌、逆我者死的政策;他大哥还杀了陆逊的唯一监护人、手上沾着陆家一大家子和许许多多江东豪杰的鲜血。

  这正是他们就算死也不愿意投靠孙策的原因。

  孙策时代,选择与孙家合作的江东士族,几乎只有贺齐、虞翻等极少数人而已,江东士族代表朱张顾陆几乎没有与孙家合作的。

  而这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陆逊的加入。

  陆逊出身吴郡陆氏,少孤,由族长陆康养育,视陆康为父。庐江之役,陆康被孙策围困而死,他和陆康之子陆绩被陆康提前送回吴郡。陆康死后,年仅10余岁的陆逊撑起了陆氏的门户。

  首先,孙策不仅杀了他的监护人陆康,还导致了陆氏数十口身死庐江,从庐江之战后陆逊10余岁就要撑起门户,可知陆氏一族年长的男丁可能都死于此役。

  换句话说,陆逊个人以及他的家族,都与孙策有着直接的血海深仇。

  其次,陆逊既为陆氏族长,他的投靠就代表着陆氏家族的态度。

  况且,他后来娶了仇人孙策的女儿,成了杀父仇人的女婿。简直就是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陆氏和其他士族的态度惊人的一致。到公元203年,朱张顾陆四家几乎都遣子弟到孙权身边,表示了对孙权的支持。

  陆逊和江东士族的态度,集体发生了180度转弯,这绝不是偶然。

  那么,孙权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江东士族不愿投靠孙策却愿意投靠孙权,为什么有着血海深仇的陆逊也在孙权的撮合下成了孙策的女婿?

  03 孙权平叛

  公元200年,孙策死后,江东地面上一下子炸开了锅,隐藏在江东水面之下的暗流纷纷翻出了水面。

  庐江太守公开反叛孙氏政权;宗室内孙暠企图夺权,孙辅暗通曹操;会稽郡、豫章郡数万山越趁机作乱;孙氏政权各地官吏也不安分,丹阳郡吏戴员、妫览杀死宗室孙翊、孙河。

  这些变乱,看似杂乱无章,是趁政权更迭,不服年轻无威望的孙权,但事实上,有两个细节非常值得推敲:

  1)山越与江东士族的内在联系

  东吴的山越叛乱频发于公元200年-203年,也就是孙权刚刚上位的这几年。

  而一旦陆逊等人率军讨伐,山越则“所向皆服”。讨伐山越得利最多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江东士族陆逊、贺齐、钟离牧等人。

  同为江东本土势力的代表,江东士族与山越之间,没什么联系那才是骗鬼呢。

  2)妫览的身份

  谋杀孙翊事件同样不普通。丹阳都督妫览、郡吏戴员二人没见有多硬的后台,却敢谋杀孙权的亲弟弟、差点成为孙家继承人的孙翊,还成功了。

  妫览的简历上,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东汉末,妫览由吴郡太守盛宪举孝廉。

  这个盛宪,正是被孙策、孙权迫害了一辈子的会稽名士,一等一的江东大士族。

  虽然并未出现一个江东士族的名字,但无疑,孙权初年的这些叛乱,或许大多都跟江东士族脱不了干系。

  而江东士族们之所以如此谨慎,不直接露面,是因为局势还不明朗,江东士族有这个实力等孙权无力应付再出来摘果实。

  而一旦提前暴露,孙坚孙策都嗜杀,孙权估计也好不到哪去,万一屁股没擦干净可就小命不保了。

  孙策之死,有人说是因为孙策杀了许贡,也有人说是孙权或者曹操的阴谋。

  但事实上,许贡没那个能量,而孙权没有动机。

  毕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即使孙权有那个心计要争夺家主之位,他也该等到江东平稳而不是暗流涌动的公元200年。

  所以,这事和以上的叛乱,只能是出自一个势力集团-江东士族。

  他们有动机,孙策杀了江东士族很多人,还想要江东士族屈服于孙家的统治。

  他们也有实力,朱张顾陆、虞魏孔谢,江东士族的实力,我们在本文及接下来几篇都能看得到。

  刺杀孙策、制造骚动是一体谋划的,江东士族的目的是:

  如果能把孙氏政权赶出江东最好,退而求其次也要让江东乱起来,至少要让孙家意识到,地头蛇也不是好惹的。

  然而,他们低估了孙权。

  这个年仅18岁的青年,依靠着淮泗集团精英张昭周瑜程普,以及麾下从徐州就跟着孙家的部曲,只用了3年,就平定了江东的骚乱。

  公元200年,当曹操认为已经难与孙策争锋时,郭嘉却准确地预料到江东乱象并未停止。

  公元203年,当孙权稳居吴郡时,江东士族们意识到,江东真的变天了。

  04 双方的新选择

  孙权的迅速平叛,让躲在幕后的江东士族们意识到,孙家主政江东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如果再一味硬刚,不是明智的选择。

  而恰在此时,年轻的孙权向江东士族释放了善意。

  周瑜是第一个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公元200年,他便建议孙权加大人才招聘力度,不要让本土人才流失了(当广求其比,不可令去也)。

  而年轻的孙权不知道是没有意识到里面的门道,还是参透了杀戮与和平的道理,总之,孙权开始重视江东士族的加入。

  正是这两点,最终让江东士族不得不转变了思维方式。

  既然已经无法颠覆孙氏政权,那么不合作就只能导致自身的边缘化,被孙权扶持的新士族所取代。

  而如果将子弟送到孙权身边,反而可以让他们为江东士族代言,增加江东士族的整体发言权。

  有机会选择自己的未来,总强过于被动执行,让其他人决定自己的命运。

  掌控自己的命运,这才是江东士族选择加入孙权幕僚的根本原因。

  不得不说,此时的江东士族中精英还是很多的,比如陆逊,为了家族的未来,能够放弃个人的巨大血仇,转而就加入了孙权的幕僚。

  江东士族的这一态度转变,赢得了孙权的赞赏。

  孙权也十分清楚,陆逊这个20岁的年轻人,却是江东士族翘楚。

  因此,孙权对陆逊十分重视,经常叫来一起谈心论道,听取建议,还把他变成了自己的侄女婿。

  在此后的10余年里,双方的这个新选择造就了江东共赢的良好局面。

  江东集团的支持和加入,使得年轻的孙权很快掌控了江东,成为了比他大哥还要受拥护的江东之主。

  而随着孙权巩固地位的脚步,所到之处也带去了江东士族的影响力。江东士族也迎来了快速扩张期,这其中又以陆逊的崛起最快。

  子彧说

  虽然看似甜蜜,但孙权和陆逊等人的合作,从一开始就有着致命的分歧。

  陆逊、顾雍等人和周瑜、鲁肃等人加入孙氏政权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后者是把自己的利益和孙氏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的,只有东吴更加强大,他们才能分到更多的红利。

  而前者是为了保护东吴政权中江东士族的利益,他们只想守住这一亩三分地,而东吴的扩张并不是他们的核心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