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在是曹营五子良将之一,在曹魏集团中,其战斗力是绝对可以进入前五的。关羽和赵云则位列蜀汉五虎上将,是《三国演义》中绝对的宠儿,在小说中,几乎没有人是他们的对手。那么在演义中,为什么徐晃对着关羽和赵云是不同的态度呢?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不过,《三国演义》毕竟不是一部以“武”见长的小说,虽然说书中有很多“斗将”的精彩场面,但作者还真没有给各位武将一个准确的“武力排名”。
怕是除了吕布之外,其他的猛将之实力,在作者那里也只有一个“模糊定位”,就连罗贯中本人也没法给出一个明确的谁强谁弱。
分析
《三国演义》中的斗将场面有很多时候是比较矛盾的。譬如说纪灵同关羽能战三十回合左右,可面对张飞时,不足十合就被刺于马下。
而文丑,一个人独斗徐晃、张辽,能够轻松取胜,但当他面对关羽时,没有几个回合就出现了“气力不济”的情况。
小说中之所以常常出现这种“不合理”的斗将场面,说白了就是作者再给关键人物做“特写”时而出现的疏漏。就像徐晃,在汉水之战时畏“云”如虎,到了襄樊之战时却敢于力战关羽。
畏“云”如虎
长坂坡一战,让赵云的名声威震曹营,直到赵子龙以花甲之年出征的时候,曹营依旧有人记得这昔日的往事。
“汉水之战”,此时距离长坂坡鏖战尚不到十年。十年的时间虽然说已经不短了,但赵云在长坂坡的威风实在是太让人“胆寒”了。所以,就连徐晃这种曹营虎将,在看到赵云时也很“畏惧”:
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张郃是长坂坡之战的亲历者,赵云在重围之中有多骁勇,张郃是深有感触的:
云更不答话,挺枪便战。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背后张郃赶来,云加鞭而行,不想趷跶一声,连马和人,颠入土坑之内张郃见了,大惊而退。
身为武将,徐晃、张郃都不是那种轻易服气的人,但“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张郃曾经与赵云有过交手,徐晃这次也见识了赵云的手段。
虽然说,张郃、徐晃二人都有与赵云一战的实力,但他们也知道自己并不具备战胜赵云的本领。而且,此时的赵云已经杀急了眼,他们不敢迎战实属正常。毕竟,不敢迎战的不止他们二人:
所到之处,但见“常山赵云”四字旗号,曾在当阳长坂知其勇者,互相传说,尽皆逃窜。
酣战武圣
徐晃的实力不及关羽,这一点从二人对阵颜良的战绩中就可以看出来。徐晃对阵颜良,以失败而告终:
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
而关羽却能够斩杀颜良: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颜良措手不及,但也足可以证明关羽的实力要高于徐晃:
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关羽的骄傲是人所共知的,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演义里,他的这个人设是稳稳的。但他并非所有人都瞧不上,在曹营中,有两个人与关羽交情就很好:
却说曹操部下诸将中,自张辽而外,只有徐晃与云长交厚,其余亦皆敬服。
能入关羽法眼的,那肯定是有足够实力的。既然徐晃、张辽同关羽交情默契,起码能说明一点,虽然徐晃、张辽硬实力不及关羽,但也绝对能达到“棋逢对手”的水平。
除此之外,罗贯中在这里着重提出张辽、徐晃二人与关羽交厚,也是在为之后的故事发展做铺垫,华容道上,关羽放曹,同他与张辽的情义分不开关系:
云长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襄樊城外,徐晃同关羽各位其主,沙场对立,但二人还要先忆一番昔日的交情:
魏营门旗开处,徐晃出马,欠身而言曰:“自别君侯,倏忽数载,不想君侯须发已苍白矣!忆昔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感谢不忘。今君侯英风震于华夏,使故人闻之,不胜叹羡!兹幸得一见,深慰渴怀。”公曰:“吾与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今何故数穷吾儿耶?”晃回顾众将,厉声大叫曰:“若取得云长首级者,重赏千金!”公惊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
这段对话可以说是《三国演义》核心思想的精髓体现。《三国演义》最是推崇忠义思想,虽然罗贯中“尊刘贬曹”,但他却不贬忠于曹操的人,甚至很推崇忠于曹操的人。
徐晃、张辽都是罗贯中极力推崇的“大配角”,因为在历史上,徐、张二人就是“忠义”的典范。
而徐
晃与关羽在襄樊之战中的这段对话,更是很明显地表现出了徐晃既惦念当年与关羽的交情,这是徐晃之义;同时也因为各为其主,而不得不与关羽交手,这是徐晃之忠。
徐晃虽然在硬实力上不是关羽的对手,但这一次却与关羽酣战而不分胜负:
公大怒,亦挥刀迎之。战八十余合,公虽武艺绝伦,终是右臂少力。关平恐公有失,火急鸣金,公拨马回寨。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小说,在这里徐晃完全是可以“输”的,只要不被关羽斩杀,那徐晃输就输了,不影响大局。
但作者却没有让徐晃输,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不“忍”,以及作者对忠义思想的推崇。
此时的徐晃,凭借着与关羽的这段对话,以及得以“升华”,他不再是曹营猛将徐晃,而是像关羽一样,能够诠释“忠义两全”的精神代表。
当忠义对阵忠义之时,罗贯中不忍让任何一个忠义失败。所以,此时的徐晃与关羽力战八十回合,几乎直追张飞、吕布一百回合这个交手记录。
结语
在《三国演义》中,徐晃面对关羽和赵云时,却是有不一样的态度。
面对赵云时,是不敢迎战,这自然与赵云昔日长坂坡之威名有关;面对关羽时,徐晃不仅敢于迎战,而且还是不分胜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和珅在哪些方面得罪了嘉庆皇帝?以至于最后被赐死?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历史上和珅留下的绝命诗写的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详情
都说和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贪,是贪官的集大成者。那么历史上和珅是怎么一步步升详情
都说和珅超级有钱,巨有钱,那么历史上和珅到底多有钱?家产有多少?这是很多读者详情
乾隆为什么不杀大贪官和珅?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详情
很多人提起和珅,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贪官,那么历史上和珅的正经官职是什么?下面详情
正所谓“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巨富和珅是怎么积累资产的?投资详情
和珅跟了皇帝多少年?什么时候开始腾飞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详情
历史上和珅的二十大罪状分别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详情
众所周知和珅是大贪官,那他为什么还能受宠二十载?这其中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莫衷详情
历史上和珅那么有能力,皇帝交给他办的事情都能办好,为什么这样的官员会被赐死呢详情
历史上和珅是如何迫害满朝官员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详情
和珅被杀之后,他的老婆子女后代有活下来的吗?尽管和珅身边的女人多,但是他的孩详情
和珅并不姓和,和珅只是他的名字,他的姓氏为钮祜禄氏,他的姓名全称应为钮祜禄·详情
历史上和珅是怎么发人情财的?在朝为官,内幕消息往往决定着他们的前途和命运。所详情
和珅和纪晓岚到底是什么关系?传闻二人结怨颇多,事实上,纪昀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详情
众所周知嘉庆四年正月初三,89岁的乾隆寿终正寝,权臣和珅的靠山倒了。那么后来详情
武则天一生活了82岁,她的长寿秘诀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详情
想知道历史上武则天手下三大酷吏有多可怕吗?要是被他们盯上的话,还有没有可能能详情
历史上武则天与佛教的渊源有多深?其实她对佛教可以说是又信仰,又厌恶的利用,为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提到武则天的左膀右臂,很多人都想到上官婉儿,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女人,她就是谢瑶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还不了解: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详情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详情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详情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袭人是小说《红楼梦》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是金陵十二钗中的一个。下面趣历史小编就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贾宝玉的婚事是《红楼梦》里的一条主要情节线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