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虞国

"

  周公第二次灭商之后,邶国已经灭亡。但在西周,对今石家庄一带的统治鞭长莫及,一直比较薄弱,属北狄之地。山西省五台山西南,有一条源于五台山、流入滹沱河的清水河,古称鲜虞水。白狄族在鲜虞水沿岸发展起来,所以叫鲜虞族。约在西周中后期就聚居到现石家庄一带,逐渐占据原邶国之地。他们以新市(今正定县新城铺)为中心,建立了鲜虞国,并在藁城西部建立了肥国,在晋州一带建立了鼓国,三个部落国建立了城邦联盟,与南面相邻的国相对峙。

鲜虞国

鲜虞国——鲜虞族建立的国家

鲜虞国:鲜虞族以新市为中心,建立了鲜虞国

  在周朝,对遵守周礼的地区称为夏,对遵守周礼的人们和民族称为华,对不遵守周礼的人们和民族称为蛮、夷、戎、狄。蛮在南方,夷在东方;西方的称戎,北方的称狄。

  周公第二次灭商之后,邶国已经灭亡。但在西周,对今石家庄一带的统治鞭长莫及,一直比较薄弱,属北狄之地。山西省五台山西南,有一条源于五台山、流入滹沱河的清水河,古称鲜虞水。白狄族在鲜虞水沿岸发展起来,所以叫鲜虞族。约在西周中后期就聚居到现石家庄一带,逐渐占据原邶国之地。他们以新市(今正定县新城铺)为中心,建立了鲜虞国,并在藁城西部建立了肥国,在晋州一带建立了鼓国,三个部落国建立了城邦联盟,与南面相邻的国相对峙。

  由于历史文献记载不详或受到时代的局限,关于鲜虞国,历史文献上资料较少。

  三国联合伐邢

  滹沱河两岸土地肥美,适于农牧,具有冶炼优势,便于制造武器,所以鲜虞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军事力量逐渐雄厚。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企图向南攻城掠地

  鲜虞国之南是西周的诸侯国邢国,是周公庶子的封地,地域在今邢台一带,北至今太平河(古斯洨水)。周昭王时期,邢国同鲜虞的战事越来越多,邢侯令其叔父率兵抵御鲜虞。接下来,邢侯又给叔父立了一个軧国,范围在汦河(今槐河)流域,即今元氏县一带,北边到太平河。于是,以太平河为前线,以鲜虞为首的部落联盟与以軧国首当其冲的诸侯国南北对垒,征战不断。

  公元前770年西周灭亡,东周初立,王室日微。鲜虞国乘机南下灭掉軧国。公元前662年(周惠王十五年)和前661年,三国连续伐邢,使邢国危在旦夕。多亏齐国救邢,鲜虞才引军北撤。

  城邦联盟被破

  公元前636年,放逐在外19年、周游列国、政治经验十分丰富的晋文公重耳回国即位。君臣一心,整顿国政。此后,晋国开始强大起来。强大的晋国拓疆扩土,势力从现在的山西省向南越过黄河,向东到今河北省南部。晋国是不会放弃今石家庄一带这块肥肉的,公元前587年,以栾书为中军元帅,食封于栾邑(今赵县境内,栾城县由此得名)。此时,今石家庄南部已经被晋国占领,晋国摆好了进攻鲜虞的架势。

  公元前530年,晋国开始有计划地进攻鲜虞。晋国选派的大将是大夫中行氏荀吴,荀吴世代在晋为将,其曾祖父荀林父城濮之战中协助晋文公大败楚国。荀吴智勇双全,假称要与齐国的军队会合,向鲜虞借路通过。鲜虞一答应,他们立即进入肥国的都邑昔阳(今藁城西南七里城子村)。八月,灭掉了肥国,俘虏了肥国的国君肥子绵皋。荀吴班师回晋之时,企图顺路灭掉鲜虞。鲜虞的部队英勇善战,加以滹沱河作为南部屏障,荀吴没有继续强攻。但肥国一灭,等于断鲜虞一臂。

  这时,鲜虞国骄奢淫逸的风气开始滋长。他们本来知道晋国很快就要发动进攻了,却不加强边防警备。第二年,荀吴又率军侵袭鲜虞,到达中人(今唐县西北),驱动冲车,借用山势,自上而下压下去,把鲜虞军驱散。但他仍然不敢攻打新市,携带大量战利品,胜利而归。

  公元前527年,荀吴奉命率师进攻鲜虞,首先包围了鼓国。鼓国有一员将军知道荀吴的厉害,暗中派人跑到晋营,请求带领城邑中的人叛变投降。但荀吴为征服人心,没有答应。他的左右随从问他:“军队不费力就可以得到城邑,为什么不接受他们投降?”荀吴说:“喜欢什么、厌恶什么都要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有人叛变我们,我们必定极其厌恶。他们叛变自己归顺我们,如果给予奖赏,就是鼓励了叛徒。因为得到一城就接近奸邪,这是得不偿失。”于是就把叛变的人交还鼓国,让鼓国把他们杀掉,还让鼓国修缮守备,告诉鼓国准备好了再决胜负。围城三个月,鼓国又有人跑过来请求投降,荀吴很客气地接见他们,心平气和地说:“从你们脸色看,城中还有东西吃,你们还是回去修缮加固你们的城邑吧。”这一来,晋国的兵士们意见更大,纷纷质问荀吴:“城邑本来可以拿到手了,你却不要,非得让我们拼命厮杀、流血牺牲,你怎么向国君交待?”荀吴说:“咱们为了获得这个城邑却鼓励民众懈怠,要这个城邑有什么用处?我不但要夺取城邑,还要让民众懂得道义所在,让民众为国君敢于拼命而不三心二意。”僵持了一段时间,鼓国一点粮食也没有了,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荀吴轻而易举地拿下鼓国。占领鼓国之后,荀吴严令不许杀戮一人,连鼓国国君鸢鞮也不杀而把他带到晋国。回到晋国,荀吴仍然不杀鸢鞮,又把他放回鼓国。鸢鞮在晋国信誓旦旦,回去之后却背叛晋国又归属了鲜虞。

  公元前520年6月,荀吴巡行太行山东麓,派军士伪装成籴米的商人,背着武器铠甲埋伏在鼓国都城门外,夜间发起突然袭击而灭了鼓国。这次,安排了晋国将军涉佗在此镇守。

  顽强抵抗晋军

  晋国打破鲜虞的城邦联盟之后,加强太行山东麓北部的边防建设,在与鲜虞接壤的城邑置郡县,派贤臣董安于任上地郡守,驻在石邑(今鹿泉市南故邑)。董安于严明法纪,从严治政,积极备战。然而,鲜虞国能征善战。公元前507年9月,鲜虞国军队在平中(今唐县境内)打败晋国的进攻。晋国的将军观虎不把鲜虞国放在眼里,自恃其勇,孤军冒进,结果当了鲜虞的俘虏。

image.png

  此时,楚国围攻蔡国,晋国本来出兵伐楚救蔡。平中之败,使晋国感到了威胁。于是,下决心把救蔡部队退出,集中兵力进攻鲜虞。公元前505年对鲜虞国形成包围之势。

  鲜虞国正在危急之时,晋国却发生了政治事变。晋国本来靠六家权臣辅佐,而权臣们却闹起矛盾并逐渐加剧。这六家权臣分别是赵氏范氏、智氏、荀氏(中行氏)、韩氏魏氏晋定公和智氏、赵氏、韩氏、魏氏联合对付范氏、荀氏,荀吴之子荀寅和范吉射先后逃亡到卫国的朝歌(今河南淇县)和邯郸。公元前494年4月,晋国大夫赵稷背叛赵氏的赵鞅(即赵简子,“赵氏孤儿”赵武之孙),并且在齐国、卫国的支持下围攻五鹿(今大名县城东50里,晋文公被放逐乞食于沙麓,就是这个地方)。

  鲜虞国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企图渔人得利捞一把。范氏、荀氏本来是鲜虞的死敌,但鲜虞为了削弱晋国,答应与齐、卫联合。首先发兵,攻占了晋国的城邑棘蒲(今赵县)。

  赵鞅不能容忍赵稷叛乱,遂率师平叛。公元前491年农历九月,赵鞅包围邯郸,十一月攻克。鲜虞与齐、卫联军赶快接应荀寅、范吉射,还帮助他们占据柏人(今隆尧县西)。接着,齐国大将国夏与鲜虞合兵,又攻下了晋国的栾、鄗(今柏乡县固城店)、任(今任县境内)、邢(今邢台)等八个城邑。但是,赵鞅治军有方,公元前490年攻陷柏人城,荀寅、范吉射奔逃齐国。

  这个时候,鲜虞国与晋卿赵氏已经水火不容。公元前489年(周敬王三十一年),赵鞅率师北击鲜虞,不久灭之。 从此,鲜虞在史籍中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鲜虞国有着怎样的文化?鲜虞国具体位置在哪里

  晋国经过旷日持久的艰苦征战方能消灭鲜虞,表明鲜虞国能征善战,且占据有利地形,以滹沱河作为天然屏障,易守难攻。鲜虞国自西周兴起后又几乎延续整整一个春秋时期,说明石家庄北部地区在当时适于农牧业发展,这使鲜虞国具备相当雄厚的经济实力。平山县鲜虞遗址曾出土千余枚尖首刀币,藁城市也曾出土92枚。这是当时北部少数民族由一种日常使用的青铜工具——削(即小刀),逐渐演变成的刀削形态的青铜铸币。众多尖首刀币的出土,反映出鲜虞国的商品流通已相当发达。

  刀币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四大铸币体系之一。自春秋中晚期之际开始,至战国末年,在长达近400年的历史长河中,刀币先后成为中国北方、东方各诸侯国(族)的主要铸币形态,曾经铸造和流通过刀币的国家就有鲜虞国、 中山国燕国齐国赵国和山戎等部族。刀币文化还是中国特有的钱币文化之一,为先秦钱币中的奇苑瑰宝,在中国铸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鲜虞国和中山都是西周时期在石家庄一带建立的小国,中山又有春秋中山和战国中山两次立国经历,在有关鲜虞与中山两者的关系问题上,学术界长期存在争论。主要观点有以下三种:

  1)中山是白狄所建的鲜虞国的继续;

  2)中山系周王室所封,为姬姓,与鲜虞子姓国无关;

image.png

  3)中山为白狄别种,是一个很早就依附于晋的古老国家,与鲜虞无承继关系。

  持上述观点的学术界人士各有论据,但由于史料较少,还处于考证阶段,尚无一家之言能成定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鲜虞国和中山国有什么联系?鲜虞国就是中山国吗

  中山国和我们之前提到的其他小国不同,比起其他小国,中山国还是有着自身的能力的。在那个大国的士兵可以任意砍小国士兵脑袋的年代,中山国的历代国君凭借着自己超强的制衡能力,使中山国得到了将自己变成九千乘之国的机会,被史学家称为战国第八雄。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中山国故事的前传,仔细研究它和鲜虞国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一些史学家根据中山国出土的带有鲜虞特点的宝物,认为中山国就是鲜虞国,而另一些则认为两者之间并没有联系。经过一番细细考证,我认为中山国和鲜虞国既有关系又没有关系。历史上的中山国并不是鲜虞国的继续,相反它还很可能是灭掉鲜虞国的帮凶。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说的鲜虞和中山有关系颇受后人质疑,根据《左传》中关于中山国的记载和中山国历代国君陵墓里的青铜铭文,我们就可以准确推断出鲜虞和中山完全是两回事。

image.png

  中山史话之中山前传

  《左传》和《职方典》的作者都认为,中山国和鲜虞只是在同一个地点的两个不同小国。只是一个是戎狄国家,一个是中原小国而已。由于许多历史资料都已经缺失,关于中山国在春秋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是大概的推论一下还是可以的。唯一能肯定的是,中山国和鲜虞国虽然在地理上同属一片区域,文化上有些相似,但是并不是同一个国家。明确提出中山国和鲜虞国是同一个国家的《春秋地理考实》是清朝时期的著作,认为中山国的历代国君是由鲜虞人改姓姬姓的司马迁是汉朝人,他们提出的文字论据都不具备时效性,又没有物证,所以不能成立。我认为鲜虞国之所以彻底消失在历史上,很有可能是与中山国人进行了通婚,或者是彻底被灭族了。

  春秋时期,鲜虞国和中山国本是一对邻居。中山国是姬姓汉族国家,信奉儒家思想,但是也并不是不喜欢少数民族风格的器物。在滹沱河的两岸,中山国人在田里种地,鲜虞人则忙于放牧。农忙结束了,有点经济条件的鲜虞国商人,把自己部落的图案介绍给了他们的老朋友中山国人,于是许多中山国贵族纷纷以自己的随葬器物上印有戎狄图案为荣,鲜虞国的经济也得到了发展。很快,鲜虞国通过这些从其他国家手中挣来的钱,开始制造武器,向其他国家进攻。

  它的第一个对手就是邢国,邢国曾经多次打赢鲜虞。但是好景不长,邢国后来走向了衰落。公元前652年,卫国公子蒯聩逃跑,鲜虞国君趁机向邢国和卫国进兵,把邢侯打到出逃。此时的中山国已经成了晋国的盟友,也受到了鲜虞国的无情打击。好在,邢侯的亲戚是齐桓公姜小白。齐桓公名叫小白,但是实力绝不小白,他立刻联合了其他国家的军队,帮邢侯讨回了公道。

  中山史话之中山前传

  失败之后的鲜虞国君认为自己只是输在了国力上,于是开始了长达许多年的韬光养晦。实力再次大增后,鲜虞国又把矛头指向了晋国。此时晋国的各位卿大夫开始互相征伐,中行氏范氏失败出逃,插手晋国内政的鲜虞国也遭到了晋国贵族智氏和赵氏的报复。在晋国人年复一年的打击之下,鲜虞国彻底覆灭。中山国作为晋国的盟国,得到了鲜虞国的部分领土,并且帮助晋国人对鲜虞国进行了选择性的屠杀,青壮男子全部处死,女人留下进行民族融合,幸存下来的小部分鲜虞人改名换姓,在诸国之间流浪和繁衍。但是两国的蜜月期还没有维持太久,中山国又和晋国发生了矛盾,遭到了晋国的军事惩罚,险些灭国。

  到了,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中山国恢复了元气。而韩、赵、魏三个国家则瓜分了晋国,成了三个国家,中国历史也进入到了战国时代。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三家中的赵氏和魏氏勾结在一起,把中山国当成了自己手中的傀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鲜虞国的起源是什么?鲜虞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由于长期对鲜虞的族源关系认识不清,所以,将鲜虞与白狄、中山国绑在一起,成为中山国历史研究最大的麻烦。首先将鲜虞分离出去,再来认识中山国的源流关系。

  “鲜虞”一名最早出现于《国语·郑语》。《国语·郑语》幽王八年(前774年)云:“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隋、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则皆蛮、夷、戎、狄之人也”。此处的“狄”当指白狄,而“鲜虞”明显以一个单独族群并列其中,由此看来,“鲜虞”并不是“狄”。《左传·昭公十二年》杜注:“鲜虞,白狄别种。”也认为“鲜虞”不是“白狄”,归入“别种”。那么,“鲜虞”究竟何人?

  约在公元前2700年以前,山西的舜帝推翻了尧帝的陶唐朝,建立虞朝,当时可能称“夏虞”。约在公元前2300年前后,大禹推翻了“夏虞”,建立了“夏后”朝。在社会动荡变革中,以有虞氏为主体的夏虞朝的遗民向外迁徙。河南的虞城、浙江的上虞大概是这次向东迁徙的印迹。向北迁徙的走的过远的,目前还未找到踪迹,而大部分停留在农耕与游牧结合部发展。在河东的称“鲜虞”,在河西的称“猃狁”。“鲜虞”和“猃狁”实际就是“夏虞”的记音。“猃狁”在陕西北部、泾水一带活动,西周中后期,发展最盛,曾发展到甘青一带,秦人在西汉水的老巢就是被他们给端掉了,才有了非子这一支的发展。后来集结于泾水中游一带,形成国家,这就是“义渠”。“义渠”是“有虞”的记音。义渠处于农耕与游牧的交界地带,抵挡了北部游牧族群的向南深入,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了屏障作用,也是为秦最后统一中华农耕区具有重大贡献的。

  “鲜虞”这一支从晋南北迁,大致生活在太行山中北部西侧一带。《山海经·北山经》云:“石山,鲜虞之水出焉,而南注于虖沱”。据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载《中华文史论丛》第七辑)考证,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于滹沱河的清水河即是鲜虞之水。说明他们在这一带生活很久。历经夏后、夏、商、西周,他们已发展成为一个很大的族群。从太行山北端及中部的陉井向东部扩散。到春秋时期,已遍布今保定、石家庄一带了。

image.png

  “鲜虞”是夏虞朝遗民,主体应是山西舜帝之后裔,不属于姬姓部落。所有将鲜虞归入姬姓,并没有多少根据。公元前530年,晋灭肥国,“以肥子绵皋归(《左传·昭公十二年》)”。而山西舜帝时,在陕西户县建有扈氏,商祖上甲微曾报杀父之仇,杀了有扈氏的首领绵臣。两者都是“绵”字系列,疑其与有扈氏同为山西舜帝一支后裔。

  河北新市(今河北正定市东北四十五公里的新城浦)古时有鲜虞城,更是增添了另一层混乱。《汉书· 地理志》注引应劭云:“新市,本鲜于子国,今鲜虞亭是也。” 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中山国新市条:“有鲜虞亭,故国,子姓”。《路史》载:“鲜虞:续志云:子姓国,鲜虞子,中山新市也。有鲜虞故城,白狄别居,种最大,晋伐之。(昭十五定四哀六。)今定之新乐。(《通典》)汉卢奴故鲜虞县,后周鲜虞郡,唐镇州。(应氏地理记:左人城西北四十左人亭鲜虞故邑。左人即今定之唐县)”。从此又引出鲜虞子姓一说。1977年天津武清出土的东汉《鲜于璜碑》亦说鲜虞璜为殷“箕子之苗裔”。更证实了子姓一说。不仅为子姓,而且为箕子的后裔。《后汉书》卷41《第五伦传》李贤注引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姓氏篇》称“武王封箕子于朝鲜,其子食采于朝鲜,因氏焉”。后来注家或认为“朝鲜”为“鲜于”的误文,或认为是武王封箕子朝鲜,其子食采于,因合称鲜于。关于“箕子封朝鲜”的记载,目前所见始于《逸周书》。云:“王曰:‘咨尔商王父师。……朕殚厥邦土,靡所私。乃朝鲜于周,底于遐狄,其以属父师。”显然,封箕子于朝鲜的目的是阻止狄人对中原的侵扰。而正定一带正是狄人入侵的必经之地,所以,封箕子于正定的鲜虞城一带是可能的。今之“朝鲜”似乎过远,并不在西周的疆域范围,也起不到防狄的目的。《山海经》所说的“朝鲜”在潼关风陵渡以西,并非边地。因此,“朝鲜”为“鲜虞”之误文是有可能的。箕子被封之正定一带顺则防狄,叛则可卫燕南北夹击,实为双“防”之举。如果正定的新市一带确为周初箕子封地,那么,在箕子受封之前,这一带应是鲜虞人的地盘,筑有鲜虞城。而箕子受封以后,占据了“鲜虞城”,箕子后裔便以“鲜虞城”的地名为姓,实为子姓后裔。而舜帝后裔的“鲜虞”并不姓“鲜虞”,所以,从自周初始,以“鲜虞”为姓的并非鲜虞族群,实为“子”姓殷之后裔。而鲜虞族或鲜虞国与“鲜虞”姓无关,也与“子”姓无关。以上史料记载,还能说明另一问题,至少到商朝末期,鲜虞这一族群已扩散到正定一带,可能组成了方国。后因箕子被封于此,或挤走他乡或融于其中了。

  进入春秋以后,扩散在河西、河东的山西虞朝的后裔先后完成了国家体系的建立,河西为义渠、河东为鲜虞。公元前677年,晋献公继位,一方面诛杀同族巩固君权,一方面在晋中南大力扩张,先后灭掉霍、魏、耿等十数小国,使晋国快速成为强国大国,但也造成晋中南地区的剧烈动荡。导致晋南一部分戎族迁入伊洛山区,到公元前649年,周襄王之弟叔带觊觎王位,联合杨泉、泉皋、伊洛诸戎攻打王城,这部分戎族已参与周王室的纷争,已是一股不小的势力。这一动荡向北、向东传递,打破了太行山东北部的平静。山西中北部的鲜虞人再次向太行以东涌入。在太行山东面,鲜虞人形成一股不可小视的势力。鲜虞这一族突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是公元前662年对邢国的攻击,一出场亮相就是一副强势形象。

  《吕氏春秋·简选篇》:“中山亡邢,狄人灭卫”,这里所谓的“中山”是指鲜虞。天平、王晋的《狄灭邢、卫实为中山灭邢、卫考辨》已经讨论了这一点,但他们所说的中山,实际也是指鲜虞。自公元前662年以后,活动在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的这支鲜虞人,史料多称为“狄”。因都于“中人城”,原中山之地,所以,自从“中人”一役为晋所败之后,史料也有称其为“中山”,以其地名代替鲜虞。

  根据《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至僖公二年(公元前662—658年)的记载:鲜虞人公元前662年冬十月,首先对邢国发起攻击,庆幸这时齐桓公执政,齐国正盛,极时出兵相救,邢国得以保全。公元前659年,再次对邢发起进攻,齐桓公又组织齐、宋、曹三国联军救邢,联军只开进到聂北(聂北:在山东茌平西。公元前635年邢亡入齐),便与溃逃的邢人相遇。二次救邢后,“邢迁夷仪,诸侯城之”。邢国所迁的夷仪,尚有两说。一说在今邢台的西边(今浆水附近),一说在今山东聊城的西南。这可能第一次攻邢已攻破邢都,安置于浆水。第二次攻邢后,邢迁都于聊城西南一带。卫文公虽有光复卫国之志,尚不能收复原卫国疆土,有何力灭亡北边的邢国。由此看来,邢国最后落脚地应在聊城一带。

  在第一次破邢之后,公元前660年,鲜虞一路南下,对卫国发起攻击,攻破卫都朝歌后,“遂従之,又败诸河”。卫在齐国等的帮助下,“诸侯城楚丘(河南滑县东)而封卫”,从此,沦为一个小国。

  鲜虞占据了邢、卫大部分地盘,此后与齐、邢、卫多有接触。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42年,“邢人,狄人伐卫,围菟圃”。公元前640年,“齐、狄盟于邢,为邢谋卫难也。于是卫方病邢”。公元前639年,“狄侵卫”。公元前630年,“狄侵齐”。公元前628年,狄有内乱,卫乘机攻狄,狄乞和,二国会盟。公元前629年,“狄围卫。卫迁于帝丘(河南濮阳)”。公元前628年,“夏,狄有乱。卫人侵狄,狄请平焉。秋,卫人及狄盟”。公元前627年,“狄侵齐,因晋丧也”。以上所谓的“狄”,大致就是鲜虞人这一时期的活动。

  在虞鲜人攻邢败卫的强势出场后,再一次引起注意,已经到了公元前530年前后。

  公元前635年,晋文公时,周天子赐给的樊、温、原、攒四邑,晋的疆域到达了太行山南部和黄河北岸地,渐向东、北发展。邯郸是赵穿的封地,早已是赵氏的地盘了。公元前587年,栾书为中军元帅时,食封于栾邑(今赵县境内,栾城县由此得名)。公元前546年,弥兵大会后,晋国得以专力向北、向东发展。公元前541年,晋国首先向北山戎无终氏及群狄发起攻势,“晋中行穆子(荀吴)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大败之(《左传·昭公元年》)”,迫使其北徙代地(山西浑源到河北蔚县一带)。为了控制太行井陉通道向太行山以东扩展,清除散布于山西盂县、昔阳一带的戎狄障碍便是下一个目标。公元前530年,“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秋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左传·昭公十二年》)”。晋国一出手,首先灭掉了鲜虞的一支肥国。第二年,“鲜虞人闻晋师之悉起也,而不警边,且不修备。晋荀吴自著雍以上军侵鲜虞,及中人,驱冲竞,大获而归(《左传·昭公十三年》)”鲜虞的国都可能就在中人,这一次直奔鲜虞的主体,使其遭遇重创。公元前527年,伐鼓(河北晋县)。“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三月,……鼓人告食竭力尽,而后取之。克鼓而反,不戮一人,以鼓子鸢鞮归(《左传·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21年,“鼓叛晋”,第二年,“六月,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籴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灭之。以鼓子鸢鞮归,使涉佗守之(《左传·昭公十二年》)”。晋国这一次打击行动,至少并没有完全灭掉鲜虞和鼓,而是使其臣附与晋。鼓国的叛变,使鼓国彻底灭亡了。《国语·晋语九》载:“与鼓子田于河阴,使夙沙厘相之”。鼓子鸢鞮还是给划了一块吃饭的地方。从此,肥、鼓淡出,不著于史。

  此后晋与鲜虞长达近20年,没有大的冲突。公元前507年,晋与齐、宋、卫等国在召陵会盟,图谋伐楚,鲜虞趁机举兵反晋,“秋九月,鲜虞人败晋师于平中,获晋观虎,恃其勇也(《左传·定公三年》)”。随后,遭到晋国报复。公元前506—505年 “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晋士鞅围鲜虞,报观虎之败也(《左传·定公五、六年》)”。

  公元前497年,由赵氏内讧演变为晋卿内争。晋定公和智、韩、赵、魏挫败晋国的范氏、荀氏势力,晋卿中行寅、范吉射逃往朝歌(河南淇县)和邯郸氏赵稷联合对抗,并在齐景公的斡旋下,齐、鲁、卫、郑等国支持这支反晋势力。公元前 494 年,赵鞅率军围朝歌,齐、卫、鲁、鲜虞联军攻晋五鹿(河北大名东)以救范氏。随后,齐、卫、鲁、鲜虞联军攻占晋棘蒲(河北赵县境)。鲜虞介入了晋卿内争,加入到齐、鲁、卫联盟。公元前491年,赵鞅包围攻克邯郸,荀寅奔鲜虞,赵稷奔临。齐国将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会鲜虞,纳荀寅于柏人(隆尧县西)。

  公元前490年赵鞅攻陷柏人城,荀寅、范吉射奔逃齐国,晋八年内战结束。公元前489年,晋赵鞅率师伐鲜虞。

  《吕氏春秋·权勋》曰:“中山之国有仇繇者,智伯欲伐之而无道也。为铸大钟、方车二轨以遗之。仇繇之君将斩岸堙溪以迎钟。……赤章蔓枝断毂而行,至卫七日而仇繇亡”。程恩泽《国策地名考》第十八卷《由》:“方以智曰:‘春秋仇由国,今之太原府盂县也,智伯欲伐仇由,即此。’盂县今属山西平定州,东北半里有仇犹城”。仇由可能是散布在山西中部的鲜虞的一支,但不一定与立国中山地的鲜虞国有主从关系。又《古本竹书纪年》载:“晋出公十八年(公元前457年)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邱”。《水经注》卷十二《巨马水》引《竹书纪年》称:“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穷鱼之丘,《水经注》以为涞水所经之射鱼城即穷鱼之丘,在今涞水县西。杨守敬《水经注疏》据《太平寰宇记》称易县有鱼山,较之射鱼城距离中山为近,有待考证。又《国语》卷十五《晋语九·赵襄子使新稚穆子伐狄》云:“赵襄子使新稚穆子伐狄,胜左人,中人”。赵襄子为赵鞅之子,据《史记·六国年表》,赵襄子在位时间自公元前457年至425年,《国语》将此条置于赵襄子即位之后至三家灭智之前,即公元前457年到453年之间。赵襄子伐狄应在这一时期。

  《水经·滱水注》记载,滱水自倒马关南流,东过唐县南,“水出中山城之西如北。城内有小山,在城西,侧而锐上,若委粟焉”,“俗以山在邑中,故亦谓之中山城,”“言城中有山,故曰中山也”。《史记正义》引《括地志》称中人城“在定州唐县东北四十一里,春秋时鲜虞国之中人邑也。”西晋张曜《中山记》说中人城“城中有山,故曰中山”。“中山”之名可能因中人城而得名。进入战国后的这三次战争,皆言中山,而不提鲜虞,以“中山代鲜虞”,这是因为鲜虞都于“中人城”的缘故。有学者认为《国语》记赵襄子伐狄言“胜左人、中人”而未言灭,可能是有道理的。但自赵控制了左人、中人后,鲜虞已经失国,由此,便衰落下去了,消然淡出,绝于史籍。

  通过以上所述,可以明确鲜虞既非白狄,姬姓,也非箕子后裔,子姓。鲜虞实为山西舜帝后裔,鲜虞人立鲜虞国于中山之地,而非“中山国”,也未见自称“中山”,因此,鲜虞与中山国无关。战国后史料多以“中山”代替“鲜虞”,或以“狄”这一笼统概念代替“鲜虞”,以致造成许多错乱。剥离了“鲜虞”之后,再来讨论“中山国”,就少一个纠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他们以新市(今正定县新城铺)为中心,建立了鲜虞国,并在藁城西部建立了肥国,在晋州一带建立了鼓国,三个部落国建立了城邦联盟,与南面相邻的国相对峙。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