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昂自若:从容不迫的成语故事
2024-08-22 13:41:57

成语“昂昂自若”形容人自信、从容的样子,通常用于描述在困难或压力面前仍能保持镇定自若的表现。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反映了一种理想的精神状态。

成语出处

“昂昂自若”最早见于《三国名臣序赞》,用来形容三国时期孙吴的将领周瑜。在历史记载中,周瑜被描述为一个才华横溢且气度非凡的人物,他在战争中表现得既自信又从容,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冷静和自信,因此被后人称赞为“昂昂自若”。

典故背景

周瑜,字公瑾,是东汉末年东吴的名将,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颇有儒将风度,擅长音律。在赤壁之战中,周瑜作为东吴的主要指挥官之一,成功联合刘备军队,共同对抗曹操的强兵。在这场关键的战役中,周瑜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他能够在紧张的战事中保持冷静,制定出精妙的战略,最终取得了胜利

成语的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昂昂自若”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挑战或压力时的从容态度。无论是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还是在日常生活的困境中,能够做到“昂昂自若”的人都会受到赞赏。这个成语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自信和镇定,不轻易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康熙削藩与吴三桂造反:历史天平上的必然与偶然

  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昆明起兵反清,这场持续八年的三藩之乱不仅动摇了清朝统治根基,更将康熙帝与吴三桂的权力博弈推上历史审判台。表面看,康熙的削藩政策是直接导火索,但若将视野拉长至清初的政治生态与吴三桂的权力野心,会发现这场叛乱实则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