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感和李密是什么关系 杨玄感为何兵变
2016-11-08 10:37:55

  杨玄感 李密

  杨玄感,隋末时期司徒杨素的长子,为官正直清廉,因反对隋炀帝的统治,兵变失败后被杀。杨玄感兵变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混战之一。李密,陕西西安人,父李宽,隋末时期瓦岗寨寨主,人称魏公,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那么杨玄感与李密又是什么关系呢?

搜狗截图16年11月08日1038_70.jpg

  李密剧照

  杨玄感和李密的相识得益于杨素。当初李密读书时偶遇杨素,杨素对其赞赏有加。在杨玄感兵变之时,暗中派人迎接李密,并且密谋相关事宜。李密为其提出了,上、中、下三个建议。最终杨玄感选择了下策,他认为李密的下策实为上策。杨玄感到洛阳后将韦福嗣留在身边,与李密共掌征战大事,李密察觉韦福嗣有不忠之心,但是杨玄感却不以为然,最终韦福嗣背叛了杨玄感。杨玄感到洛阳后被人劝其称帝,征询李密的意见,李密引借陈胜吴广等的例子劝阻了他,之后李密一直为杨玄感出谋策划。

  杨玄感兵败之后,李密被抓,被压送往洛阳,在途中李密凭借自己的机智脱离了押送官员的控制,之后隐姓埋名的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他进入瓦岗寨,凭借着自己的才能杀死翟让,成为瓦岗寨寨主,成为一代霸主。

  李密与杨玄感亦师亦友,但是更准确的说李密是杨玄感的军师,李密在杨玄感的兵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有的行动都有李密的痕迹,李密甚至一度独掌军权。可以说没有李密就没有杨玄感起兵,就没有隋末混战。

  杨玄感 项羽

  杨玄感,隋末时期司徒杨素的长子,为将骁勇善战,为官清廉正直,人称“小霸王”。最终由于叛变杨广起义失败,杨玄感被杨积善杀害。项羽,楚国下相,江苏宿迁人,军事家,因勇武而闻名,因与刘邦争权,最终自刎于乌江,人称“霸王”。杨玄感和项羽都是霸王,却也都走上了同样的命运。

搜狗截图16年11月08日1038_69.jpg

  项羽纵马图

  人们感于杨玄感与项羽相似的性格际遇,常说杨玄感是霸王项羽转世。杨玄感与项羽都是骁勇善战之人,同样拥有一腔热血和满腹的军事才华。杨玄感奋起反抗隋的统治,项羽兵临城下推翻秦的暴政。同样是承载着热血与梦想的人,同样以凄惶惨败收场。

  就有《天子传奇》以杨玄感是项羽转世一说为题材写成书出版,书中杨玄感承载了项羽的卓绝武功,但是却依旧没有项羽的霸魂。杨玄感经历了人生的黑暗再到光明,每一步都与项羽的轨迹有着惊人的相似。虽然杨玄感改变了虬髯客命定的轨迹,但是却改变不了命定的结局。项羽的推翻了秦的暴政,却又因不善用人落得惨淡收场。没有霸魂的杨玄感,兵败本就是必然的结局,就如同没有霸魂的项羽败给了刘邦。杨玄感是项羽的化身,是项羽不甘于败给刘邦而留在人间的魂魄,可惜,他留下了野心却没有留下能力,没有留下霸魂,所以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

  杨玄感和项羽之间有太多的相似,人们才会将二人这样联系起来,他们一样的善战,一样的结局,只能说造化弄人。

  杨玄感尺素

  杨玄感,隋朝时期司徒杨素的长子,因反对隋炀帝杨广的统治兵败后被其弟杀害。尺素,隋朝时期司徒府上的暗人,杨素培养的杀手,因为名字与杨素有重合,被杨素派到杨玄感身边照顾他,后死在虬髯客张烈手中。那么杨玄感对尺素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

搜狗截图16年11月08日1037_68.jpg

  《风尘三侠之红拂女》杨玄感剧照

  一个是司徒府上的主子,一个是司徒府的奴才,按照常理来说他们不会有过多的交集,但是当杨玄感变成战奴之后,一切都有了可能。原本在尺素第一次见到杨玄感的时候就喜欢他了,所以在开始照顾杨玄感之后更是对其尽心尽力

  杨玄感在变成战奴之后改变了之前的个性,他害怕一切东西,变得对什么都很懵懂,变得什么都不懂,不懂疼痛,不懂怨恨,不懂感情。他仅仅知道的就是感恩,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尺素一直陪着他,所以他懂得保护尺素,这无疑给了尺素很大的安慰。

  杨玄感和尺素他们之间是没有两情相悦的,杨玄感没有在清醒的时候爱上尺素,在他变成战奴之后更加不会。对杨玄感来说尺素是亲人,是妹妹,却不是爱人。当尺素在他怀里去世的时候,他哭了,这些泪水是伤心,失去亲人的伤心。

  尺素的存在改变了杨玄感,也温暖了杨玄感。她是杨玄感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女人,也仅仅是一个重要的女人而已。这就是作为司徒府暗人的悲哀,但是对尺素来说她已经很满足了,尺素陪杨玄感走过了很长的路,在他最需要的时候不离不弃,在尺素看来,没有什么比这更让她感到幸福了。杨玄感为尺素哭,只为感恩,尺素为杨玄感,却倾注了全部的爱。

  杨玄感兵变

  杨玄感,隋朝时期第一位反对杨广统治的贵族首领,生于今陕西华阴东,司徒杨素的长子,后兵变失败后迫于无奈,要求其弟将其杀害。杨玄感兵变是隋末中国最大的混战之一,时间是在公元613年六月至八月,历时两个月。

搜狗截图16年11月08日1037_67.jpg

  杨玄感起兵图

  杨玄感起兵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据可考主要有两个,首先是杨广与他有杀父之仇不可不报,其次是隋炀帝的统治使得整个国家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于是在隋炀帝第二次征高丽的时候,杨玄感发生了叛变。并与李密密谋会商,随后李密给他提出了相应的计策,可惜杨玄感最终采取了下策,即打下东郡,俘获百官的家属以取得战争的胜利,于是杨玄感率兵向洛阳出发。

  但在进攻河内时受到汤唐伟的抵抗,使其久攻不克,拖延了时间。后在修武县受阻,不得不从智卫县南渡黄河。杨玄感带领的部队虽然在武器装备,粮食储备等方面都不如隋军,但是由于他们士气高昂,最终直逼洛阳,围困东都。杨广审时度势,在收到叛变信息后,迅速将征高丽的主力撤出,围困杨玄感的部队,使杨玄感兵变失败。

  杨玄感的下场是可以预见的,但是他的气节是值得称颂的。杨玄感为官期间清廉正直,受到了百姓的拥护,他不畏皇权,敢于抗争,为人民谋利,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的。杨玄感兵变也在史书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