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巨贪和珅::嘉庆为何隐忍三年才干掉他?

  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八日,这是太上皇乾隆皇帝,逝世的第六天,正当帝国上上下下都沉浸在老皇帝驾崩的哀痛中时,一个震撼大清帝国的消息突然传来:

  相当于大清帝国首席宰相、国防部长、首都卫戍司令的第一重臣:军机大臣、步军统领、九门提督和珅(1750-1799),突然被宣布革职,并逮捕入狱了。

  老皇帝刚刚驾崩,帝国就风云骤起,这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为了这一天,当朝皇帝嘉庆,已经隐忍了整整三年多——嘉庆看和珅,早就看不顺眼了。

  帝国巨贪

  在后世的传言中,嘉庆(1760-1820)之所以在乾隆前脚刚死、他后脚就开始整治和珅,原因在于和珅是大清帝国的巨贪,尽管官方没有正式的文书流传,但外界传言,和珅被抄家的资产,合计折合白银约为9亿多两,相当于当时清王朝整整15年的财政收入总和。

  确实,在被抄家的资产清单中,和珅家仅仅现金,就搜出了:

  赤金580万两、折合白银8700万两,

  元宝银940万两,

  白银583万两,

  苏元银315万两;

 和珅10.jpg

网络配图

   另外,和珅的家产中,光当铺就有75座,估银达3000万两;

  在物件中,和珅家中:

  仅金碗碟就达4288件,

  嵌玉九如意1908支,

  嵌玉如意为1600支;

  土地中,仅仅地亩就达8000多顷,估银800多万两。

  无论哪朝哪代,仅仅这些巨额资产,确实就足以定罪一个官员死刑了。

  但和珅,果真乃是“因贪丧命”吗?

  隐忍皇帝

  真相,远比表面的事实复杂。

  事情回溯到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初三日,当时,乾隆正式宣布,立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yóng yǎn)为皇太子;两个多月后,嘉庆元年(1796)正月初一日,乾隆皇帝宣布正式退位“内禅”,让位给36岁的儿子、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

  乾隆、嘉庆交接,正是大清帝国“康雍乾”盛世的落日余晖之际。

 和珅3.jpg

网络配图

    此前,乾隆四十一年(1776),美国正式建立;乾隆五十年(1785),英国人瓦特正式改良并发明新款蒸汽机,由此带领英国迈入工业革命时代;乾隆五十四年(1789),法国开始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乾隆五十八年(1793),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

  世界风云变幻,但乾隆和嘉庆对此并不知晓,仍然沉浸在自己天国上朝的美梦之中。在当时,真正让嘉庆感觉不满的,是父亲乾隆尽管名义上号称退位,但实际上,却仍然继续“训政”把持着朝政大权。

  按照清朝的规矩,乾隆在退位后,按理应该住进紫禁城宁寿宫,让新皇帝、自己的儿子嘉庆住在养心殿;但当了60年皇帝,虽然已经退休“内禅”,但乾隆并不甘于寂寞,为此,他让儿子嘉庆住到毓庆宫去,并亲自赐名“继德堂”,自己则继续以太上皇的名义训政,在当时,紫禁城内的宪书,仍然用的是“乾隆”的年号,只有各个省,改用的才是“嘉庆”年号。

  退位的并不甘心,继位的也不舒心。

  对于这一点,到了36岁才当上皇帝的嘉庆,内心虽然波澜万千,但外表却平静得很。

  朝鲜的使臣观察很敏锐。

  《朝鲜李朝实录》记载,乾隆退位当太上皇后,还是经常亲自在紫禁城升殿,接受文武百官山呼海啸般的“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朝贺,嘉庆作为当朝皇帝,却经常坐在一边次等的位置,乾隆喜他就跟着喜,乾隆笑他就跟着笑,而宴会吃饭的时候,嘉庆更是陪坐在太上皇乾隆身边,“只视上皇之动静,而一不转瞩。”

  在朝政管理上,乾隆退位后,实际执行的也是“传位不让权”——当时,一些重要的谕旨和公文,甚至要同时加盖乾隆和嘉庆两个人的印章才算有效,对此,作为儿子和当朝皇帝的嘉庆,是个“孝子”,他只能是默默,先忍一忍了。

  乾隆心腹

  太上皇和当朝皇帝的矛盾,自古以来就有,但和珅,却很不明白事儿。

  当皇帝是有瘾的,即使退位了,也仍然不甘心,作为乾隆的宠臣和珅,对此当然是心如明镜。

  想当初,家境寒微、科举落榜的和珅,借着乾隆的宠幸上位,仅仅26岁,就从一个普通的侍卫,荣升成御前侍卫、正蓝旗满洲副都统;27岁那年,和珅先是当上了户部侍郎,两个月后又升为大清帝国的军机大臣;此后,他一路平步青云、高歌猛进,儿子丰绅殷德还被乾隆钦点为驸马;弟弟和琳,也借着哥哥和珅的福气,一路当上了尚书、总督、都统,并晋升一等公,可谓满门荣华、无限富贵。

  仗着乾隆皇帝的阴荫,即使到了嘉庆二年(1797),和珅仍然是领班军机大臣,相当于是头号宰相和国防部长,掌握着大清帝国的军事和行政大权,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和珅不明白的是,他横跨两朝的富贵,立足点是乾隆对他的信任和宠爱,但眼看着老主子已然年迈、日近西山,和珅却全然没有察觉到,他身边那位春秋鼎盛、正当壮年的新天子:嘉庆皇帝。

  在乾隆时期,纪晓岚是当时的名臣,但纪晓岚难免有点文人气,因此以致有一次乾隆发火说:“你以为你是什么?我只不过把你当婊子养!”

  相比之下,和珅的阿谀奉承显然技高一筹。

  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和珅对乾隆“言不称臣,必曰奴才,随旨随令,殆同皂隶”,即使是当到了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但在乾隆面前,和珅始终毕恭毕敬,像当年做侍卫一样鞍前马后,乾隆有时候咳嗽要吐痰,身为军机大臣的和珅立马就会拿来痰盂,亲自端到皇帝面前,给乾隆老人家亲自捧罐接痰。

  和珅7.jpg

网络配图

   乾隆晚年“喜谀而恶直”,觉得自己文治武功几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此傲娇得很,对此,和珅也充分把握了老皇帝的心理,不管好事坏事,总之就是只说好话:“唯将吉祥之语入告”,即使是像白莲教起义这样的大事,和珅也往往将剿匪不利的消息隐瞒下来,哄得乾隆团团转,非常开心。

  如果仅仅以阿谀奉承取胜,那比乾隆(1711-1799)足足小了39岁的和珅(1750-1799),失宠难免只是时间的问题,但和珅的本事就在于,这位仅仅一年时间,就被乾隆从一个普通侍卫,火箭般提拔为军机大臣的年轻人、小伙子,确实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机智和办事能力。

  据乾隆朝的翰林、清朝人陈焯所撰《归云室见闻杂记》记载,乾隆四十年(1775),有一天,当时64岁的乾隆临幸山东,坐在一辆他很喜欢的小骡车上,刚好25岁的和珅是小骡车的随从侍卫,乾隆在车上无聊,就跟和珅瞎侃家常,没想到和珅“奏答甚合上意,奏对皆称旨”;

  当乾隆问到和珅有无参加科考和他当时的试题时,没想到和珅竟然边走边背,对答如流,“矫捷寻常”,由此获得乾隆的赞许,“其知遇实于此”,此后,和珅火速升官,“恩礼日隆”,两年后,就以大清朝史无前例的27岁之身,当上了军机大臣。

  乾隆晚年,好大喜功之心越来越重,并且喜欢到处游玩,乾隆四十九年(1784)正月,乾隆第六次下江南,随行的和珅也非常懂事,命令沿途各地知府、总督,纷纷向乾隆皇帝进献“旅费”资金,这也让乾隆非常满意,说我到处出巡,竟然不用花费国库一分钱,还是和珅办事有能力啊。

  为了帮助乾隆敛财,和珅还协助乾隆罚缴“议罪银”:乾隆中期以后,官员们如果因为渎职、贪污、奏事、徇私舞弊等出现过失,都可以通过缴纳几万乃至十几万两不等的“议罪银”来赎罪,也就是说,贪污、舞弊都没事,只要有钱给皇帝上贡就行了。

  由于这项特殊收入,乾隆中后期,隶属于皇帝私家收入的内务府收入大增,因此尽管乾隆多次下江南、到处游玩、随意赏赐,但在和珅的管理下,内务府“岁为充盈积,反充外府之用”,因此在乾隆看来,和珅,简直就是个帮皇帝理财的高手和天才啊。

  和珅8.jpg

网络配图

   看在眼里

  这一切,当时还只是皇子的颙琰(嘉庆),自然看在眼里。

  乾隆共有17个儿子,嘉庆原本排行第15,按理说,他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皇帝本来轮不到他当;但巧合的是,乾隆17个儿子中,有12个儿子早逝,另外4个儿子中,都因为“贪恋酒色、喜好音乐游嬉”而被乾隆厌恶,在此情况下,勤奋好学、性格内敛、排行第十五的颙琰,无意中就成了唯一的合格人选,在此情况下,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年仅13岁的颙琰,就被密建为皇储。

  当上皇帝后,嘉庆曾经自我评价说:“予六岁入学,习经书,十三学诗,十七属文,书窗朝夕,行帐寒暑,幸无间断”,可以说,在乾隆一堆儿子中,这个热爱读书、却才智平庸的儿子,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嘉庆学习的是传统的儒家教育,在此情况下,帮助乾隆皇帝到处敛财,自己也大肆中饱私囊,甚至在朝中勾结势力的和珅,自然为嘉庆所厌恶和忌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