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兢翼翼”是成语吗?怎么读?
2024-09-09 11:09:57

在汉语中,“兢兢翼翼”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谨慎小心,态度恭敬的样子。这个成语的读音是“jīng jīng yì yì”,其中“兢”读作“jīng”,“翼”读作“yì”。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个成语的含义、用法和出处。

“兢兢翼翼”这一成语,由“兢兢”和“翼翼”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兢兢”意为小心谨慎,唯恐出错;“翼翼”则形容动作轻盈、小心翼翼的样子。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形容人行事极为谨慎、不敢有丝毫放松的成语。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赞扬那些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细致入微的人,或者用于形容人在面对重要任务、处理复杂问题时的态度。它传递了一种对责任和担当的认可,以及对细节和质量的重视。

关于“兢兢翼翼”的出处,它可能源自于古代文献中对人们行为举止的描述。在古代社会,人们对于礼节和规矩非常重视,因此在公共场合或对待重要事务时,都会表现出格外的谨慎和恭敬。这种态度逐渐被抽象为“兢兢翼翼”这一成语,用以形容人们在特定场合下的特定行为。

“兢兢翼翼”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也是一个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汇。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责任、敬业和细致的价值观,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个成语来表扬他人的认真态度,也可以作为自我激励,提醒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谨慎和专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康熙削藩与吴三桂造反:历史天平上的必然与偶然

  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昆明起兵反清,这场持续八年的三藩之乱不仅动摇了清朝统治根基,更将康熙帝与吴三桂的权力博弈推上历史审判台。表面看,康熙的削藩政策是直接导火索,但若将视野拉长至清初的政治生态与吴三桂的权力野心,会发现这场叛乱实则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