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国

"

虞国,也称北虞,春秋时期诸侯国,位于山西晋南,国君为姬姓,都城遗址坐落在中条山脉最低平最开阔之处的平陆县古城村。虞国,周初武王所封诸侯国,姬姓,在今山西省南部夏县和平陆北一带。始封君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仲雍的曾孙虞仲(排行第二,受封于虞,故曰虞仲)。公元前六五五年被晋国所灭。前655年,虞国君贪图晋献公的宝马和珍玉、借道给南下讨伐虢国的晋国军队,晋军灭虢国回师途中,顺手牵羊又灭亡了虞国。

虞国

虞国——春秋时期诸侯国

春秋时期晋国假虞伐虢中的虞国和虢国是哪两个国家?具体位置在哪

  周朝初期四大公爵国虢国、虞国、宋国、州国之一,其中宋国是商朝后裔,州国是夏朝后裔,这两国只是为了体现周朝分封的公平性而得到公爵之位。而虢国和虞国,是姬姓诸侯,他们的开国之君都是周武王的叔父,这两国才是周武王最倚重的诸侯。

  虢国初封在关中西部,负责看守西周关中西大门,而虞国在关中东部,负责看守关中东大门,西周初期这两国位置极为重要。

image.png

  到了西周晚期,虞国在西戎的压迫下失去了部分土地后向北转移,虢国则将都城迁到了关中东部,赶走部分西戎,灭了焦国,与虞国为邻。

  这样一来,关中东西两个出口,全部控制在虢国手上。虢国的地理位置,对西周王朝来说,举足轻重,至关重要!

  周平王东迁后,虢国失去了西部所有土地。虢国和虞国两个公爵国,就在中条山附近互相依存。

  春秋时期,晋国对外扩张,晋献公打算一统河东地区。历史发展到这一时期,河东的南部只剩下两个诸侯:虢国和虞国。

  虢国和虞国,,此时他们的境遇是,随时提心吊胆,等待晋国的入侵。西周初年得到公爵爵位的风光一去不再,令人蹉跎不已。

  晋国与虢国的矛盾由来已久,周平王东迁之后,晋文公带兵杀入虢国,弑杀周携王,这是两国结下大仇的开端。后来晋国两分,大宗和小宗对立,虢国多次出兵晋国对付小宗,而后来统一晋国的恰恰是晋国小宗。因此晋虢双方,都欠对方不少血债。十几年前,晋献公铲除诸公子时,不少公子带着簇拥者仓惶逃入虢国,进一步加深了两国的矛盾。

image.png

  晋国与虢国之间,隔着一个永远保持中立的虞国。谋臣荀息给晋献公献策,越过虞国先把虢国灭了,回过头来再灭虞国,这个计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假虞伐虢”。

  这个计谋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取得虞国国君的信任。为达成目的,晋献公下了血本,向虞国国君赠送两件宝贝,一为晋国镇国玉璧“垂棘之璧”,二为御用宝马“屈产之乘”八匹。

  春秋时期,垂棘璧与和氏璧并称,所谓北垂棘南和氏。垂棘璧后来在晋国屡次政变中失传,而和氏璧后来则成为秦始皇的传国玉玺。

  晋献公送出垂棘璧这个象征晋国权力的国宝,礼不可谓不重。而吕梁山上屈地(今山西临汾市吉县)所产的宝马,经过精挑细选之后才成为晋献公的御用宝马,这份礼同样珍贵无比。

  收取晋献公的豪礼,虞国国君勉强同意晋国借道,但是仍保持高度戒备。现代很多人认为虞国国君很愚蠢,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实际上站在虞国的角度看,如果不借道,虞国就是第一个被灭的。

image.png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亲率大军,登上中条山,踏上虞国的领土。

  虞国一方,则集结重兵于都城,以防不测。按照周礼,虞国是第一等的公爵,晋国是第二等的侯爵,晋献公理应轻车简从进入虞国都城,去拜会虞国国君。

  在这个用拳头说话的年代,晋献公自然不会完全遵照周礼行事,他统领三千精锐禁卫军,开进虞国都城。这个兵力不足以攻破虞国都城,但虞国人也绝对拿他没办法。

  虞国都城宽阔的大道上,由虞国侍卫开路,接着是布成阵形的晋国禁卫军,人人手持长矛,步伐整齐。晋军两百人一组的车队,队与队之间相隔几丈远,如果敌方围攻,至少得有十倍以上的兵力。中间的一组车队足有五百人,外围人人手持长盾,向着外侧,即使有人在屋檐或道旁放箭偷袭,亦休想可轻易伤到持长盾者,更不用说伤及里面还有弓弩兵和长枪兵几层包围的晋献公战车。

  车队一路开进,虽然很强硬地抵达宫殿之中,虞国却也并未作出过激反应。两位国君表面上还是客客气气,在宫殿之内设宴同盟。

  在两位国君举觞饮酒,口不对心地说着恭维话的时候,晋国的大军隆隆开动,由里克为主将,荀息为副将,借道虞国,开进虢国境内。

  “假虞伐虢”这个计策是荀息想出来的,也是他亲自将国宝“垂棘之璧”和“屈产之乘”送到虞国,说服虞国国君借道的,可是一到真正出兵,为何他反而成了副将呢?这是晋献公的用人智慧。

  里克曾是太子党的首席大将,为人刚猛,在太子申生最得势的时候,里克更是骄横跋扈,当时太子党的确威胁到晋献公的统治。所以晋献公要打压太子党,而骊姬又推波助澜,最终导致太子自杀,太子党瓦解。现在太子不在了,里克失去主心骨,地位真是不可同日而语,日后奚齐即位,他能否保住现有地位都很难说。

image.png

  荀息不同,他为人圆滑的多,与骊姬联合辅佐奚齐,只等晋献公驾崩,他就是托孤重臣。奚齐又年少,骊姬在晋国没有根基,他这个老臣定会一手遮天。

  晋献公用里克为主将,意在提拔一个弱势大臣来制衡另一个强势大臣,这是帝王驾驭群臣之术,以免将来荀息位高权重,奚齐连个得力帮手都找不到。

  里克和荀息统领的大军,足有四百乘之多,兵力在三万人上下,如此兵力在春秋初年绝对是雄兵荡荡。里克采取的是猛攻敌方都城的方式,务必在对方援军赶来之前,攻入虢国都城。

  晋军在城外耀武扬威,虢国国君颜面大失。几十年来都是虢国入侵晋国,前不久还有晋人前来投奔,他怎能咽下这口气。于是争锋相对,出城列阵接战。

  这可正中晋军下怀,他们不但兵员和战车数量大大占优,作战素养也高于对手,这一仗根本没有悬念。虢军败北后,甚至没有足够的兵力来防御都城,虢国国君不得已逃往东周洛邑。

  好戏还没有结束,按照晋献公事前吩咐,里克对百姓秋毫无犯,将府库宝藏装载十分之三,宫女也集中十分之三。用战车载往虞国,赠给虞公,作为“假虞伐虢”的报酬。

  从虢国到虞国的官道上,每天物资和美女源源不断。虞公喜忧参半,唇亡齿寒,失去背后这一嘴的齿,前面的唇则更加危险。

image.png

  恰在此时,晋献公前来辞行。并称既然虢国都城已经下了,自己没有必要继续监军,只留里克的晋军继续清扫虢国其他城邑。晋献公自己,则统兵离开虞国,顺便在中条山上狩猎。

  这回虞公松了半口气,压力减少一半。以他公爵身份,却还未真正好好招待晋献公,于是提议自己陪同晋献公出猎,报答晋献公赠送礼物之举。晋献公一番推辞,最后勉强同意。

  一连三日,虞公统领一支精锐军队,高车良马,与晋献公驰逐比赛。

  晋献公不说结束,虞公也不好意思逐客。不料此时有都城斥候来报信,言晋军已经攻克虞国都城。

  虞公大惊失色,忙统兵回城,但见城墙之上,飘扬着一面面晋国的大旗,墙头的晋军盔甲鲜明,正是里克统领的晋军。虞公面无表情,瘫坐在战车上。

  比起虞国,虞国并无太大伤亡,算是体面地失国,而非壮烈地殉国。

image.png

  “假虞伐虢”,一场战争,晋国灭掉两个公爵国,统一河东全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周朝诸侯国:虞国的建立与灭亡

  虞国,也称北虞,春秋时期诸侯国,位于山西晋南,国君为姬姓,都城遗址坐落在中条山脉最低平最开阔之处的平陆县古城村。

  虞国,周初武王所封诸侯国,姬姓,在今山西省南部夏县和平陆北一带。始封君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仲雍的曾孙虞仲(排行第二,受封于虞,故曰虞仲)。公元前六五五年被晋国所灭。

  前655年,虞国君贪图晋献公的宝马和珍玉、借道给南下讨伐虢国的晋国军队,晋军灭虢国回师途中,顺手牵羊又灭亡了虞国。

  周武王灭了商朝后,寻求太伯、仲雍的后代(准备加封承祀),找到了周章。由于周章已经做了吴地君主,便把吴地封给了他。并封周章的弟弟虞仲在成周之北的旧时夏都遗址之地,建立虞国,是为虞仲,列为诸侯之一。

  晋献公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晋献公说:"当初我的先君庄伯、武公讨伐晋国内乱,可是虢国经常帮助晋君公室攻伐我曲沃,又匿藏晋国的流亡公子,结果造成祸乱。如今不诛讨虢国,必然会给子孙后代留下忧患。"于是派遣荀息带着屈地出产的名马去向虞国借路。虞国借给了路,就出兵攻伐虢国,夺取它的下阳而返归。

  虞国灭亡

  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国又向虞国借路去攻伐虢国。虞国的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国国君说:“对晋国是不可以借路给它的。借路给它的话将会趁机灭亡虞国。”虞国国君说:“晋国和我国同姓,是不应该攻伐我国的。”宫之奇说:"(虞国的祖先)太伯、虞仲 ,是太王的儿子,太伯因为逃亡离去,所以没有继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做周文王的卿士,对王室建有功勋而记录在册,(记勋的典册)保存在朝廷的盟府。(虢国与晋国的血缘比虞国与晋国的血缘要近,)现在晋国连虢国都要灭掉,还会对虞国有什么爱怜之心呢?况且虞国同晋君的血亲关系能够超过(五服以内的)桓叔、庄伯家族吗?桓叔、庄伯家族有什么罪过,晋献公却尽行诛灭诸公子。虞国同虢国,就好比嘴唇与牙齿,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受冻。"虞公不肯听从,便应许晋国借路。宫之奇带领自己的家族离开虞国。那年冬天,晋人灭掉虢国,虢公丑逃奔周朝京都。晋军返回时,偷袭灭掉虞国,俘虏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员,同时继续保持原先虞国的山川祭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西周的虞国也获得了封地,为何没有成为春秋大国?

  西周建立以后,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周初封国地位平等,直属中央管辖,但国君的爵位各有高低。周王朝将封国国君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

image.png

  分封的对象是周王室亲族,功臣,上古先贤,还有一些边远的部落。西周分封了8个一等公爵诸侯,具体如下:

  炎帝后裔焦国,姜姓,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市区。

  黄帝后裔蓟国,伊姓,今北京市市区。

  唐尧后裔祝国,祁姓,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县。

  虞舜后裔陈国,妫姓,今河南省柘城县。

  夏禹后裔杞国,姒姓,今河南省杞县。

  商汤后裔宋国,子姓,今河南省商丘市市区。

  周武王的叔爷爷太伯和仲雍的后裔封在虞国。

  周武王的叔叔虢仲虢叔封在虢国。

  分封的公爵是6位以往朝代先贤后裔,另外还有周武王的叔爷爷后裔,两位叔叔。大家熟悉的齐国鲁国燕国,卫国等虽然都是周武王的亲兄弟,或者开国功臣,也只能分封二等侯爵。

  这八个爵位最高的诸侯,为何没有一个成为大国呢?

  先说焦、蓟、祝、陈、杞和宋六个诸侯,因为是先前圣贤的后代,都封为公爵,成为周朝的客卿。但这些诸侯毕竟不是周朝的嫡系,周围有更多的姬姓诸侯国,起到限制作用。齐,鲁,燕,卫,晋这些诸侯虽然是二等侯爵,都位于边疆的重要位置,疆域更大。

  因而这六个诸侯除了宋国曾经短暂雄起,别的在春秋时期都默默无闻

image.png

  虞国和虢国分封在周朝王畿内镐京附近,虢国在现在的陕西宝鸡陈仓区虢镇,虞国在虢国南边,陈仓是关中平原的西部门户,两个诸侯共同守卫着周地的西大门。

  西周建立后,虞国和虢国在王畿内洛阳附近也获得了封地。虞国后人在山西平陆建立“北虞”,负责守卫山西省南部黄河渡口茅津渡。虢国在河南省荥阳市一带的建立“东虢”,东虢的国都在虎牢关,是洛阳的东门户。

  西周时期,历代虢公都担任卿士等重要职务,辅佐天子。周天子的直属部队是周六师,虢公世代为师氏,或统领一师,或统领六师,虢公还统帅周天子的卫队虎贲军。

  西周灭亡后,西虢国东迁到河南三门峡市,与虞国隔着黄河相望。西虢国扼守着函谷关,替周天子守卫新的西门户。

  由于虞国和虢国都在天子的王畿内,疆域比较小,因而也机会没有成为大国。虞国和虢国后来被晋国所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揭秘:虞国祖上的来历有多大?

  公元前655年,晋国以讨伐虢国为名,向邻国虞国借路,并最终战胜虢国在回师的途中,顺路也将虞国灭掉了,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假道灭虢故事的由来,不过在故事充当配角的虞国在历史上也是大有来历的。

image.png

  那是在商朝还未灭亡之际,当时的西伯侯是姬昌的爷爷在世,也就是后来被追封为周太王之人。周太王当时有三子,分别是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按照正常的流程,应当是长子太伯继承其西伯侯的位子,可是三子却生了一个叫做的姬昌的孩子,周太王偏爱姬昌,有意让姬昌未来继承祖业。看到这一苗头的太伯、仲雍兄弟俩,直接跑到了南方蛮夷之地,表示不再追逐权利,把继承权让给了季历、姬昌一脉。

  太伯兄弟俩到了南方之地后,当地人都钦佩他们的贤明纷纷归到他们的名字,有上千之多,太伯也就顺应名义,建立了一个国家,这就是后来称霸春秋的吴国。此后吴国的王位就传到了他们第四代子嗣周章这里。

  周章在位之时,北方发生了一场重大的变故,继任了西伯侯的姬昌之子姬发,率兵伐商纣成功,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做了周天子的姬发,开始大封诸侯。此时的他想到了当初太伯等人让位之功,于是派人前往南方探寻他们的子嗣,希望有所补偿。搜寻之人发现,此时周章已经坐了吴王,周章还有一个弟弟叫做虞仲,此时没有封国。得到消息的姬发,于是也把虞仲加封成了诸侯,所封的那个地方就是后来的虞国,虞仲也就成为了虞国的第一位国君。

image.png

  不过此时的虞仲肯定想不到,自己祖先让位才换来的这一封地,最后却被其子孙被晋国所来的珍珠宝马所蛊惑,愚蠢的犯下了借路给晋国的错误,导致国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虞公不肯听从,便应许晋国借路。宫之奇带领自己的家族离开虞国。那年冬天,晋人灭掉虢国,虢公丑逃奔周朝京都。晋军返回时,偷袭灭掉虞国,俘虏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员,同时继续保持原先虞国的山川祭祀。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