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考烈王与黄歇:从重用到冷落的转折
2024-11-03 13:27:51

在中国战国时期的政治舞台上,黄歇以其卓越的智谋和忠诚,成为了楚考烈王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不仅在年轻时便受到楚王的赏识,更在后来被封为春申君,手握大权。然而,黄歇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他也曾从楚考烈王的重臣变为被冷落的对象。

一、楚考烈王重用黄歇的原因

黄歇的智谋与忠诚

黄歇为人见多识广,能言善辩,年轻时便因其出色的辩才受到楚王(楚考烈王的父亲)的赏识。在楚王还在秦国当质子时,黄歇便开始在朝堂上崭露头角。公元前272年,楚王父亲派遣黄歇出使秦国,黄歇凭借其智慧成功劝说秦昭王放弃让白起出征,转而与楚国缔结盟约。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黄歇的智谋,也展现了他对楚国的忠诚。

黄歇的“狸猫换太子”之计

在楚王的父亲病重时,黄歇为了让自己未来的荣华富贵,开始为在秦国做质子的楚王出谋划策。他最终用“狸猫换太子”之计,让自己代替楚王留在秦国,而让楚王假扮车夫逃了出去。事后,楚王成功当上了楚国国君,即楚考烈王。黄歇因此被封为春申君,并被赐予封地,从此在楚国政坛上崭露头角。

黄歇的功绩与威望

楚考烈王登上皇位后,黄歇继续为楚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他领兵援赵、灭鲁,使楚国重新兴盛强大。同时,他也大肆招揽门客,最多时达到3000多人,成为战国四公子之一。黄歇的功绩和威望在诸侯中大增,这也为他赢得了楚考烈王的信任和重用。

二、楚考烈王冷落黄歇的原因

函谷关之战的失利

尽管黄歇在楚国政坛上风光无限,但他也有失利的时候。公元前256年,六国联军在函谷关之战中战败而逃。楚考烈王将作战失利的罪责归于春申君黄歇,从此开始冷落他。这一事件标志着黄歇在楚国政坛上的地位开始下滑。

李园的阴谋

黄歇的冷落不仅与函谷关之战的失利有关,还与李园的阴谋密不可分。李园是楚考烈王的国舅,他担心黄歇的地位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势。于是,他暗中豢养刺客,等待时机除掉黄歇。在楚考烈王病重时,李园趁机发动政变,抢先入宫并在棘门埋伏刺客。等黄歇入宫吊唁时,刺客将其刺杀,随后又将黄歇满门抄斩。

黄歇的贪恋权势

黄歇的冷落也与他自身的贪恋权势有关。在成为春申君后,他手握大权,地位显赫。然而,这也让他陷入了权力的漩涡中无法自拔。他担心新的大王登基后权势不保,还幻想着未来的大王是自己的儿子的美梦。这种贪恋权势的心态最终让他走上了被刺杀的不归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剧孟非孟尝:西汉游侠与战国公子的时空错位

  在汉唐史籍的斑驳字迹中,"剧孟"与"孟尝君"常因姓氏相近、事迹显赫而被后世混淆。然而,这两个活跃于不同时空的历史人物,恰似两颗交相辉映却永不相遇的星辰——前者是西汉洛阳城头振臂一呼的游侠领袖,后者是战国临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