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以诗晒薪,笑对人生
2024-11-01 11:18:51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白居易不仅以其深邃的诗意和贴近民生的作品著称,还有一个鲜为人知却颇为有趣的特点——他喜欢通过诗歌来“晒”自己的工资。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还无意间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唐代官俸制度的宝贵资料。更令人动容的是,白居易晚年时曾担忧“怕人死了钱没用完”,这种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财富的淡然态度,让人深感敬佩。

一、初入仕途,以诗记薪

白居易的仕途始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他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这是一个虽不高却充满学习机会的职位。在这个岗位上,白居易不仅接触到了大量古文经典,还获得了不菲的收入。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馀。”月薪一万六千钱,加上房子一栋、快马一匹、仆人马夫一应俱全,这样的生活让白居易感到十分满足,他在诗中流露出“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的悠然自得。

二、仕途升迁,薪资看涨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居易的官职不断升迁,从县尉到左拾遗,再到京兆府户曹参军,他的工资也随之水涨船高。在担任左拾遗时,他的年薪已经达到了三十万钱,月薪约二万五千钱。白居易在诗中写道:“月惭谏纸二百张,岁愧俸钱三十万。”字里行间,既有对自己未能充分履行谏官职责的惭愧,也有对高薪生活的满足。

三、晚年生活,薪资丰厚

到了晚年,白居易的职位更加显赫,曾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后来更是被授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乃至太子少傅。这些职位不仅让他在政治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也带来了丰厚的薪资。他在诗中写道:“俸钱七八万,给受无虚月。”甚至在被任命为太子少傅时,他的月薪已经达到了十万钱。白居易的晚年生活可谓优渥,但他并未因此而沉迷享乐,反而更加珍视生命,担忧“怕人死了钱没用完”。

四、淡泊名利,笑对生死

白居易的晚年生活虽然富足,但他始终保持着淡泊名利的心态。他在诗中写道:“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即使在退休后领取半俸,他也未曾抱怨,反而以诗记之,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面对生死,他更是表现出了非凡的淡然,他在诗中写道:“但恐此钱用不尽,即先朝露归夜泉。”这种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财富的淡然态度,让人深感敬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剧孟非孟尝:西汉游侠与战国公子的时空错位

  在汉唐史籍的斑驳字迹中,"剧孟"与"孟尝君"常因姓氏相近、事迹显赫而被后世混淆。然而,这两个活跃于不同时空的历史人物,恰似两颗交相辉映却永不相遇的星辰——前者是西汉洛阳城头振臂一呼的游侠领袖,后者是战国临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