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真相

头条 为何说诸葛瞻的战略加速了蜀汉的灭亡呢?

为何说诸葛瞻的战略加速了蜀汉的灭亡呢?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乃是历史有名的贤臣,他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过很多人对这位贤臣的后代却知之甚少。今天就说说诸葛... [详细]

李自成为何杀辅佐自己的功臣李岩?李岩怎么死的
李自成为何杀辅佐自己的功臣李岩?李岩怎么死的

李岩(?-1644年),原名李信,明朝河南开封府杞县人,原为明王朝天启丁卯年举人。后投奔李自成,辅佐其成就霸业,建立大顺。李自成为什么要杀李岩?李岩怎么死的... [详细]

09月16日 11:05
八旗军:揭秘大清帝国能够镇压四方的武力支柱
八旗军:揭秘大清帝国能够镇压四方的武力支柱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继蒙元之后又一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统一中央王朝,但它在中国的统治时间,要比蒙古族建立的元朝长得多,持续了将近300年之久,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这是独一无二的。清军入关时兵数仅2... [详细]

09月16日 10:40
元朝贵族居然被明太祖赐姓到底是为什么呢?
元朝贵族居然被明太祖赐姓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山东省烟台市姜格庄镇的北头村,有着一群特殊的部落群体,他们以“都”为姓,世代生活在胶东半岛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每一个从部落中走出去的村民都会惊奇的发现自己的姓氏与众不同,而家族中的祠堂祭祀也让他们... [详细]

09月16日 10:20
揭秘:大元王朝的纸币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揭秘:大元王朝的纸币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来看看曾经延续了260多年历史的元朝,在它最强盛的时代,运用货币手段达到统一全国经济、发展内、外贸的这样一个史实。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上都城后... [详细]

09月16日 10:13
揭秘:皇太极长子豪格为何亲手杀死心爱的福晋?
揭秘:皇太极长子豪格为何亲手杀死心爱的福晋?

肃亲王豪格,生于1609年(明万历三七年),卒于1648年(顺治五年),一生戎马倥偬,战功显赫,17岁授封贝勒,24岁授封为和硕贝勒,28岁晋封为和硕肃亲王(清初十二等爵位的第一等)。豪格虽然位极... [详细]

09月16日 09:50
金朝因何而崛起:金朝的崛起挽救了西夏的灭亡?
金朝因何而崛起:金朝的崛起挽救了西夏的灭亡?

西夏在中国历史上普遍被认为是一个小王朝,但是这个小王朝却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了189年,能够存在近190年的历史可以说在小王朝里面是个奇迹,同时西夏王朝在这190年里先后打败了回鹘、吐蕃、北宋、辽国... [详细]

09月15日 15:02
“重文”不“轻武”:宋代对外战争胜率超过唐朝
“重文”不“轻武”:宋代对外战争胜率超过唐朝

不计历史影像依旧模糊的三代,自秦统一后的中国历史也已经够长,但仔细盘点盘点,其中能确立相对长期安定秩序的统一王朝,还真不多。苏辙说,三代以下“能一天下者四君”,分别指汉高祖、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 [详细]

09月15日 14:47
每年岁贡200万两:割让大片土地的宋仁宗“盛世”
每年岁贡200万两:割让大片土地的宋仁宗“盛世”

说宋朝,当然要说大家公认的宋朝最好的宋仁宗“盛世”,宋朝的其它年代更是垃圾到极点。庆历四年年(1044年),几千万人口的北宋终于向40万人口的小国低下屈辱的头颅,达成庆历和议。1、宋岁赐绢十三... [详细]

09月15日 14:24
五代十国分裂的历史影响:五代十国何时开始分裂
五代十国分裂的历史影响:五代十国何时开始分裂

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形成的影响: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又是由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转向统一的过渡时期.从表面上看,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和黑暗的历史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一直... [详细]

09月15日 10:58
义和团的运动过程:义和团与帝国联军之间的恩怨
义和团的运动过程:义和团与帝国联军之间的恩怨

由于德国在山东的侵略行径,使得山东人民对外国侵略者极为反感。早在1897年就发生了巨野教案,山东巡抚李秉衡因此被贬职。在此之后,山东的民教矛盾有增无减。1897年,山东冠县飞地梨园屯(今邢台市威县... [详细]

09月15日 10:08
庚子国变的结局: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出逃
庚子国变的结局: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出逃

联军的逼近,北京城危在旦夕。1900年8月12日,慈禧开始频繁地召见大臣。她一面下令大臣们迅速商定防御作战的计划,一面让攻打东交民巷的清军开始猛攻使馆。1900年8月13日,她再次给南方各省发出急... [详细]

09月14日 17:38
庚子国变:义和团庚子国变是如何引发的背景原因
庚子国变:义和团庚子国变是如何引发的背景原因

义和团起于山东,初以拜神练拳为主,后因发生教案,逐渐演变为仇教团体,自诩有神助,能避炮火,有红灯照、蓝灯照等法术。戊戌政变后,慈禧以外人偏袒光绪,保护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分子,仇外情绪更烈,山东巡... [详细]

09月14日 17:06
盘点:古代功臣良将为什么总是遭遇“兔死狗烹”
盘点:古代功臣良将为什么总是遭遇“兔死狗烹”

自古帝王欲得王位,不是有意为之,就是不得已为之,必然会除权臣或功臣而后快。因此许多读史者对帝王卸磨杀驴的做法说辞颇多。可是到现在为止,这种现象已然屡有不绝。尽管许多帝王明知道会因做狡兔死、走狗烹的... [详细]

09月14日 14:39
科举制度的终结:清末废除科举制度何以波澜不惊
科举制度的终结:清末废除科举制度何以波澜不惊

中国的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宋朝,鼎盛于明朝,可谓是历史悠久,而清朝的科举依旧是仿照前朝八股取士,但更注重对士人思想的防范。客观的说,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上具有一定历史优越性的,但随... [详细]

09月14日 13:46
太平天国与义和团的区别:真迷信与假愚昧真精明
太平天国与义和团的区别:真迷信与假愚昧真精明

过去一般著述谈到义和团,都视为晚清社会上“反洋教”斗争形成的最高潮。但从辛亥时起,一直有人认为庚子拳民的“奉旨造反”是另有主因的。近年来这种声音逐渐成了主流。例如最近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集体大工程... [详细]

09月14日 11:03
揭秘:历史上朝代盛衰取决于公权力核心是否开放
揭秘:历史上朝代盛衰取决于公权力核心是否开放

一个朝代的盛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这个核心如果以为自我凝聚是为了保护自己,不断地保障自己团体成员的利益,以至于关闭门户,以这种方式自求永续,反而是自找灭亡。这种自我封闭的... [详细]

09月14日 10:59
千古奇冤?孙刘联姻真相 刘备没有去东吴招亲!
千古奇冤?孙刘联姻真相 刘备没有去东吴招亲!

乐不思蜀背后的千古奇冤,刘备根本没有去东吴招亲三国演义写刘备到东吴招亲,是发生在刘备得到荆州之后,周瑜为夺回荆州设下的“美人计”。周瑜想用此计谋把刘备囚禁起来,以便使人去见孔明讨荆州、换刘备。... [详细]

09月14日 10:49
解密名将韩信之死:因为急着要官触怒了汉高祖
解密名将韩信之死:因为急着要官触怒了汉高祖

在刘邦所清除的异姓王中,韩信最为突出。韩信的故事,也算是家喻户晓,什么漂母赠食啦,什么胯下之辱啦,都经典的不得了。这个淮阴人,少年丧父,家里很穷,又不善农事,养成游荡度日的习惯。说得难听些,就是要饭... [详细]

09月14日 10:45
秦朝短命因只建有效战争机器:非良好管理体系
秦朝短命因只建有效战争机器:非良好管理体系

自从秦始皇一统中国,中国就进入了帝国阶段。所谓帝国有两层含义:第一,一个国内只有一个皇帝,国家是统一的;第二,对于四邻而言,中国这个庞大的国家绝对是主控力量。这两个条件合在一起的时候,中国的帝国就... [详细]

09月14日 10:39
胡人并非仅被汉化:改变了汉人穿衣睡觉的习惯
胡人并非仅被汉化:改变了汉人穿衣睡觉的习惯

三国时期的中国谈不上什么大帝国。“五胡乱华”前后建立了十六个小国,大多数也不能算是帝国——至多前秦可以算一个,它曾经统一了几乎整个中国北部地区。不过,这些小国却有值得注意之处:他们的领袖都拥有两个... [详细]

09月14日 10:27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