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魏蜀吴鼎立时期,三国(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代波澜壮阔,充满生机,常引起后人追思。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狭义是220年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开始。广义是184年黄巾之乱开始。历史学家多注重三国鼎立的形成与过程,自184年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及群雄割据,形成了三国雏型至魏代汉为止,所以往往将184年到220年的时间纳入三国时期加以讨论。
三国皇帝列表
三国人物
三国的历史新闻
- 周瑜之妻:小乔而非大乔的历史真相
- 蜀汉棋局中的弃子:解码刘封之死的三重政治密码
- 逍遥津迷雾:八百破十万背后的真实兵力博弈
- 诸葛亮与鬼谷子:跨时空的智慧较量
- 嵇康的两个典故:魏晋风骨的绝响
- 诸葛亮眼中的诸葛恪:才疏志大,终酿祸端
- 吕蒙与周瑜:跨越生死的战略传承
- 五丈原之役:未分胜负的战略博弈
- 华歆:三国时期被低估的曹魏重臣
- 孙皓为何未对陆抗痛下杀手:暴君权术下的制衡逻辑
- 忠肝义胆映末世:吴悌对孙皓忠心之谜
- 杜预与诸葛亮:不同时代下的卓越之才
- 费祎:蜀汉的支柱与命运的转折点
- 赵俨:三国魏国的杰出臣子与政治智慧
- 孙权攻合肥:地理、战术与内部的挑战
- 乌桓的征服者:曹操北征与北方版图的统一
- 陆抗若存,东吴命运几何?
- 三国陈宫:谋士水平的深度剖析
- 屯田双璧:被历史叙事遮蔽的曹魏经济革命者
- 曹操最出名的三句诗:悲凉与豪情并存
-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 《三国机密》中的郭祭酒与真实历史上的郭嘉
- 曹操最信赖的将领:非他莫属,张辽徐晃亦难及
- 揭秘曹操的第一谋士:荀攸的智慧与贡献
- 赵云竹筒保驾救刘备:一场智勇双全的忠义传奇
- 曹操与夏侯惇:超越堂兄弟的家族纽带与生死之交
- 曹丕最应该感谢的人:贾诩、吴质还是司马懿?
- 曹丕登基背后的三大功臣:司马懿、贾诩、吴质谁的影响最深?
- 何生亮:解析三国双雄的竞争格局与历史镜像
- 乱世棋局:曹操以屯田、人才、闪电战撬动北方的崛起密码
- 常山遗韵:赵云妻子之谜的历史解码
- 崤山奇缘:司马懿与胡昭的生死师徒情
- 关羽与张辽:一面之缘,情深义重
- 曹操一生之惧:谁是他心中最深的阴影?
- 曹操与吕伯奢一家:历史真相的探寻
- 臧洪之死:忠义之士的悲壮绝唱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关羽与庞德:单挑之下,谁更胜一筹?
- 贾诩:权谋背后的无欲无求?
-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 张飞醉酒丢徐州:一场因酒误事的悲剧
- 三国中最忠诚的六位将军:宁死不降的悲壮传奇
- 郭嘉为何能圈粉无数?揭秘其卓越才华与独特魅力
- 关羽为何对黄忠心生嫌隙:从《三国演义》看英雄间的复杂纠葛
-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 赵云择主之谜:为何未投曹操麾下?
- 三国悲歌:谁死得最惨?张飞竟只能屈居第二
- 关羽与黄忠:谁更胜一筹?
- 诸葛亮的老家探秘
- 曹操最有名的诗句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