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魏蜀吴鼎立时期,三国(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代波澜壮阔,充满生机,常引起后人追思。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狭义是220年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开始。广义是184年黄巾之乱开始。历史学家多注重三国鼎立的形成与过程,自184年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及群雄割据,形成了三国雏型至魏代汉为止,所以往往将184年到220年的时间纳入三国时期加以讨论。
三国皇帝列表
三国人物
三国的历史新闻
- 李傕郭汜的读音:拨开历史迷雾中的语音密码
- 田豫:从渔阳雍奴走出的曹魏北疆守护者
- 刘安杀妻:演义虚构的伦理悲剧,非真实历史事件
- 贾诩与张绣:乱世中的利益共生与智谋护航
- 晋灭吴之战:一场终结分裂的统一之战
- 庞会后代是否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
- 刘禅与张飞大女儿的婚姻:一场跨越血缘的政治联姻
- 曹丕与卢毓:一场打破虚名的选才革新
- 三国鼎立终章:魏蜀吴依次覆灭的历史脉络
- 荀彧崔琰布局之谜: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碰撞
- 严畯的字:曼才——三国文士的学术风骨与政治智慧
- 夷陵之战:三国格局的转折与战略智慧的碰撞
- 诸葛瑾为何被满门抄斩:一场由家族权臣引发的政治血案
- 徐荣在三国是什么水平:被演义低估的东汉末年超一流猛将
- 曹操姓氏之谜:从历史争议到基因实证的千年追问
- 夏侯惇的“盲夏侯”之谜:历史与传说的交织
- 张飞为何惧怕文聘:三国猛将间的实力与心理博弈
- 刘宏与刘备:皇权崩塌与草莽崛起的时代镜像
- 郭嘉:曹魏智囊的璀璨功绩与历史回响
- 煮酒论英雄:文学虚构与历史真实的碰撞
- 蜀汉巅峰兵力考:十五万铁骑的辉煌与陨落
- 三国人物知名度排名:历史与文化的双重镜像
- 孙权墓:千年帝王陵的沉浮与传奇
- 东吴名将丁奉:从寒门骁将到四朝元老的传奇人生
- 夷陵之战刘备有多少兵马:拨开演义迷雾见史实
- 黄盖之死:历史真相与文学演绎的辨析
- 卫瓘为何执意诛杀邓艾父子:权力漩涡中的生存法则
- 文鸯是吴国的吗?历史真相与文学误读的辨析
- 孙辅叛投曹魏:乱世宗室的权力困局与生存抉择
- 赏识张悌的丞相是诸葛恪:一段被历史迷雾遮蔽的知遇之恩
- 四大丑女阮氏女:貌丑德馨,智破危局
- 衣冠南渡渡的是什么河:黄河、长江与文明南迁的千年史诗
- 张飞与诸葛亮的民间传奇:从冲突到默契的智慧碰撞
- 向秀:竹林中的理性之光与人性桥梁
- 江东朱氏双璧:朱治、朱然与朱桓的宗族纽带与权力网络
- 霍弋麾下兵力考析:蜀汉南境的精锐之师
- 曹丕继承人:魏明帝曹叡的继位之路与政治作为
- 隆中对三分天下谋略:乱世中的战略智慧
- 杜畿:三国时期曹魏的治世能臣与河东太守典范
- 白衣渡江:一场改变商业文明基因的经典战役
- 华歆北迁:名士抉择背后的政治博弈与个人抱负
- 韩嵩:刘表麾下的诤臣与乱世抉择
- 三国十大名马:沙场英魂与传奇象征
- 关羽寿数考:从史籍迷雾到忠义千秋的六十年传奇
- 陈寿笔下的刘备:英雄气度与权谋局限的双重镜像
- 颜良刀下“幸存者”之谜:徐晃白马之战的真实结局
- 拨开历史迷雾:解析《三国演义》中祝融夫人的性别与形象
- 合肥之战:孙权为何难破曹魏“铁桶阵”?
- 庞涓算名将吗?——从历史视角解析其军事地位
- 徐晃之死:正史与演义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