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节度使和唐朝节度使有何不同?宋朝为何没有藩镇割裂的情况?
2018-09-11 10:38:42 王进 蒲寿庚 朱勔 赵弘殷

  当朱温逼退唐哀帝,建国大梁,自称皇帝后,就代表着唐王朝走向最后的毁灭。这件事的背后,其实代表了从唐朝中期开始,节度使权力不断扩大,并在安史之乱爆发,最终形成晚唐藩镇势力扩大,地方割裂的情况。不过,同样设立节度使,北宋却没有出现像晚唐时期藩镇割裂的情况。这又是为什么呢?

image.png

  在北宋的时候,节度使依然是一个品阶极高的官位,封号跟朝廷的参知政事是一样的。而参知政事的职位,相当于北宋宰相中的一员。这是武官中最高的品级,也是用来加封文官、宗室,以及当时分量极重的宰执官。被北宋初年的时候,节度使依然发挥一些重要作用。比如在管辖地内,安抚和治理当地的民众,保卫自己的管辖地,不受外敌入侵,以及开疆拓土

  纵观整个北宋时期,北方的边患一直存在。所以,他们需要给地方武将一定的自主权,用来应对突发的战事。而这些都需要节度使来执行。唐朝时设立节度使,也是考虑到同样的因素。但赵匡胤本人经历过五代十国的乱局,他清楚当时武将、藩镇节度使把握重权后的情形。

image.png

  当时各地割据分裂,枪杆子最有分量,节度使最有权力,他们不仅可以直接左右中央朝局,甚至不少节度使直接成了开国的君王。所以,赵匡胤当上皇帝后,头一件要紧的事情,就是从后周到北宋平稳过渡的环境下,逐步削弱武将,以及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加强中央的权力。所以,赵匡胤才会对那些把自己推上皇位的武将们,使了一招“杯酒释兵权”,给他们赏赐了大量的金钱、土地、美女,代价就是交出手中的兵权。

image.png

  北宋的时候,又开始形成尊崇文人士大夫,贬低武官的风气。对于节度使,皇帝不可能把他们都踢回老家。他们需要的,只是节度使权力没有那么大,不会威胁到自己。所以,在北宋初年的时候,节度使的权力被不断剥夺。晚唐时期,藩镇节度使最重要的有四项权力:军权、财政权、行政权、世袭权。

  这四项权力,除了军权,其余都被剥夺了。财政权被转运使分走了。这是专门负责运输的官职,掌握重要物资。后来转运使权力太大以后,又设立了安抚司等机构,再度分化转运使司的权利。这是后话。

image.png

  至于行政权,北宋初年最开始是下令,各州的刺史,必须直接向朝廷中央汇报,接受朝廷诏令。即便是节度使,也不能干预自己驻地以外的政务。也就是说,节度使的势力范围被压缩到只剩一个州府。即便造反,也很难成功。后来又直接从中央朝廷派遣文官,接任刺史的职位,改称“知州”。

  这不仅是中央更好的掌管地方事务,也能掣肘节度使的权力。地方上那些最精锐的兵源,都被中央朝廷抽走,编入禁军当中,扩大中央权力。

image.png

  至于节度使的世袭权,那根本是不可能的。就连节度使的兵权,也受到了削弱。而这一整套组合拳打下来,节度使手中掌握的实际权力,其实已经非常有限了。

  但赵匡胤的这个做法,也为后来北宋形成“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埋下了隐患。这才有了北宋历次改革的开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