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若望帮崇祯铸火炮,为顺治修历法,为什么最后落得个凌迟的下场?

  汤若望这个名字,是来华后改的,他本名为亚当·约翰,是个德国人。1619年7月15日,二十七岁的亚当·约翰与一批教友来到澳门,尝试在当地传教。与此同时,明朝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和抵御后金,专门派出了特使前往澳门向葡萄牙人采购火炮。

  当时,澳门当地民众与传教士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使得亚当·约翰等人很难在澳门立足。这些进退维谷的传教士,得知明朝官员来澳门采购火炮,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便前去毛遂自荐,称自己为火器专家,可以为明朝政府提供技术帮助。

  就这样,这伙人顶着火器专家的头衔,从澳门程,开始北上。由此,亚当·约翰的人生也发生了转折。

  在北上途中,亚当·约翰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汤若望。汤若望为了赢得士大夫的认同,曾下了一番苦工,对中国的天文历法和儒学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而且坚持学习汉语,能够讲一口地道的北京话。数年之后,汤若望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赏识,并顺利进入朝中为官。

  在明朝任职的汤若望,主要做过两件事,一是观测天文、修订历法,二是帮崇祯铸造火炮。相对而言,崇祯帝更看重后者。汤若望是以火器专家的身份进入北京的,因而崇祯曾命其讲解关于西方战袍的知识,还于崇祯九年(1636年)命汤若望等人铸造火炮。

  在此后的两年中,汤若望等人尽心竭力地钻研实验,终于造出了二十门大炮。这个数量虽然不起眼,但在明末时,已经是堪称先进武器了。不过,与铸造火炮相比,汤若望的优势和兴趣还是在天文历法方面,因而历史上的汤若望,并未对火炮等倾注太多心血。

  明亡后,汤若望因精通历法而被清朝续用,并再次升迁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不久,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明清鼎革,江山易主。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握有真才实学的人,还是不会被轻易淘汰的。

  在明朝任职时,汤若望便一直潜心观测天文、修正历法,到清军入关时,已小有成就,因而受到了清廷的重视。在局势稳定后,汤若望向摄政王多尔衮进程了《西洋新法历书》一百零三卷。多尔衮见其确实有才,便晋升汤若望为太常寺少卿。到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时,汤若望又被委任为钦天监监正,成为执掌全国天文、历法的最高官员。

image.png

  汤若望是西学东渐时期的关键人物,他学贯中西,曾赢得了不少士大夫的认同,甚至获得了最高统治者的垂青。顺治帝亲政后,对汤若望一直非常倚重,经常向其请教西方科学知识,而汤若望也得以能够经常出入紫禁城。不仅如此,在顺治病重时,在选任继承人问题上拿捏不定,还曾征求过汤若望的意见。

  据说,当时汤若望指出,在诸位皇子中,玄烨已经出痘康复,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人选,而身患天花的顺治,也觉得其说合理,因而听从了他的建议。此事虽为汤若望所载,真假难辨,倒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个传教士确实颇受倚重。

  在明清两朝任职的汤若望,先后赢得了崇祯、多尔衮、顺治等人的信赖,而且能在大顺政权中躲过一劫,在官场平步青云,他的一生真可谓如同开挂。

  那么,为何到康熙朝时,汤若望又突然被判死刑,而且还被是被判决凌迟呢?说起这事儿来,其实汤若望自己也蛮冤枉的。

  遭政敌攻讦诬陷,汤若望被判凌迟,后又幸得恩免

  古人对风水极为看重,帝王世家更是如此。帝王与皇亲贵胄死后,需反复进行堪舆、测定、推算。钦天监虽然主管天文历法,但也常负责此类事宜。然而,堪舆之术已有千百年的历史,而汤若望虽然精通天文历法,也了解部分堪舆之术,但终究还是难免有些生疏。

  顺治十五年(1658年)时,和硕荣亲王去世,曾由汤若望等人负责推算安葬日期。在具体操作时,钦天监负责人员依照“洪范五行”推演,没有使用“正五行”。其实,无论是洪范五行与正五行,均为堪舆推演之术,采用哪种,也并无定论。然而,这却成为了汤若望遭人攻讦的把柄。

image.png

  和硕荣亲王为顺治帝第四子,为董鄂妃所生,曾深受恩宠,可惜生下数月便夭折。到顺治帝死后,杨光生旧事重提,于康熙三年(1664年)九月上奏弹劾汤若望等人,称其在推演安葬日期时存在疏忽,而且编写的新历也有漏洞。

  此后,该案交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审理裁决。康熙四年(1665年)三月十六,终于对此案宣判,认定汤若望等人确实存在疏忽,并拟定为凌迟之刑,交由康熙裁定。不过,此时康熙帝尚年幼,主事者为辅政大臣与孝庄太后。经过一番权衡,还是决定对汤若望等人予以恩免:

  汤若望系掌印之官,于选择事情不加详慎,辄尔准行,本当依拟处死。但念专司天文,选择非其所习,且效力多年,又复衰老,著免死。——《清圣祖实录》

  在最终裁决时,考虑到汤若望并非专职堪舆人员,虽有失职之嫌,但念在他为朝廷效力多年,而且已经老迈,因此还是对其进行了宽宥。就这样,原本被定为凌迟之刑的古稀老人,终于躲过一劫。同时,汤若望手下杜如预、杨宏量等人也被开恩免死。

  关于汤若望等人死里逃生,还有另一则传说。就在议政王大臣等裁议汤若望等人有罪,判其凌迟之刑时,京城发生了一场地震。由于汤若望、杜如预、杨宏量等人为钦天监官员,所以朝中不少人认为这可能是上天预警,最终决定予以宽宥。

  不管如何,在东方生活、任职了近半个世纪的汤若望,总算是保全了一条老命。当时,他已经患有偏瘫,甚至难以自辩。被释放后,汤若望在疾病缠身中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死后被葬于利玛窦墓旁。就这样,一生宛如开挂的汤若望,在垂暮之年来了一场“历险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