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一种大蜘蛛能捕食虎豹是真的存在吗?

  喜欢科幻片的人都知道,美国大片中侏罗纪题材所占比例很高。史前侏罗纪时代,由于地球当时特殊的生态环境,比如空气含氧量极高、食物资源充盈等原因,造成动植物的外形体积都非常庞大,比如出土化石证实,现在小小的蜻蜓,在侏罗纪能长到翼展一米多长。

image.png

  但随着环境变迁发展,大型动物的生存空间和环境越来越狭小,很多体型巨大的动物,都在进化过程中被大自然淘汰,永远消失在过往时空中。人类出现以后,很快成为地球主宰者,大型动物在一些动物门类中更是难得一见,比如昆虫类动物中,体型巨大者就极为稀少。但史书记载,在明朝有人发现过一种大蜘蛛,大如车轮,吐丝粗如绳索,甚至可以捕食虎豹,这究竟是真是假?

  现代生物学证实,目前大型蜘蛛中如捕鸟蛛,体型再大,腿长也不过20厘米左右,能够捕食老鼠或者鸟类,就足以让人惊叹不已了。这些大型蜘蛛也都分布在美洲、非洲、澳洲等地。而明朝所在的亚洲,并非是这种大型蜘蛛的分布区,这种说法从何说起?

  这种说法源于明朝学者谢肇淛的著作《五杂俎》:“深山穷谷之中,人迹不到,有洪荒时树木,但荒秽险绝。毒蛇鹜兽出入山中,蜘蛛大如车轮,垂丝如绠,罥虎豹食之”。“罥”的含义是捕捉鸟兽的网罗,意思是即使虎豹碰到它们的网上也会被捕食。

  从现代生物学角度分析,这段话是不符合事实的虚假之词。第一亚洲极少有大型蜘蛛,第二即使有大型蜘蛛也不可能长到车轮大小,第三再大的蜘蛛也不可能具备捕食虎豹的实力,因此这段话显然是不值一驳的假话。

  但这段假话背后,却隐藏着一段饱含辛酸血泪的沉重历史。

  古代皇帝在修筑皇宫、陵寝时,为了坚固美观,彰显皇家气派,所用木料都要求是质量上乘的楠木。但楠木本就是一种珍稀树种,历朝历代皇帝千百年来毫无节制地采伐,到了明朝时,想找一棵上乘的楠木已经殊为不易,必须组织大批民工,带领各种工具,深入到崇山峻岭的原始森林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寻找。

image.png

  偏赶上明朝皇帝事儿多,朱棣迁都燕京,新建了整整一座紫禁城。而嘉靖、万历年间,紫禁城几次雷击失火,三大殿盖了烧,烧了盖,楠木需求量激增,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入山寻找楠木,并运输出山,史称“皇木”采办,成为让明朝百姓痛苦不已的一个沉重负担。

image.png

  明朝时楠木主要产于四川、湖广、贵州等深山老林里。当地官府组织成千上百的民工,一次又一次进入深山寻找采伐楠木。对每一个参与这项任务的民工而言,这都是一趟血泪之路。

  民工们携带着简陋的工具和粗劣的干粮,在官府的严刑催逼之下,踯躅在杳无人迹的深山老林里,所受的艰辛磨难,难以言表。为了寻找到一棵上乘木料,他们不知要经历多少险恶危难。

  在采办木料途中,民工们每天行进在悬崖峭壁之间,稍有不慎就会跌落深渊,受伤致残极为常见。每天风餐露宿在野外,很容易生病,一旦受伤生病就是死路一条,因为别人自顾不暇,没人能把他背出山外,“寒暑饥渴瘴疠死者无论矣”。

  民工们经行之处,很多地方都是亘古未见人迹的原始世界,狼虫虎豹极多,“蛇虎纵横”,被毒蛇猛兽伤害是家常便饭。好不容易找到一棵合适木料,要想顺利运出山外更是难比登天,“一木初卧,千夫难移,倘遇阻难,必成伤陨”。他们必须在立脚都难的险隘山径上开出一条通道,搭起“厢架”,把数千斤重的巨木连拖带滑地往山下运,“倘遭艰难之处,跌伤压死,常至百人”。

  运到山下河谷中后,再顺流而下,逐次运往京师。一旦途中漂走遗失或卡在激流险滩处,或者因碰撞开裂折损,则前功尽弃。艰辛危险的劳作,让民工们如入鬼门关,“以一县计,木夫死亡约近一千,合省亡夫不下一万”,有“进山一千出山五百”之说。

  采办木料的民工,每次出行,“子妇啼号,如赴汤蹈火”,“谈及采木,莫不哽咽”。《五杂俎》记载,民夫们对朝廷又丝毫没有对抗之力,这才会编造出“蜘蛛大如车轮”的谎言,希望以此能打动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博得他们的一线哀怜,减免他们的劳役,令人同情不已。

  但在皇帝和大臣眼中,民工们的生命轻如草芥,别说蜘蛛捕食虎豹,就是捕食大象他们也无动于衷,大批组织民夫进山采木的行动,几乎贯穿整个明朝。明朝之被李自成所灭,被清朝取代,无关气数,实乃人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