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为何各国频繁用他国人为相呢 难道他们不怕泄露机密吗
2019-09-25 13:10:25 孟母 季友 鲁庄公 许行 孟子

  战国时期为何各国频繁用他国人为相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春秋末期,东周天子衰微,不敢阻挠三家分晋,只得顺水推舟,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战国七雄的格局确立。纵观战国历史,不难发现,常常有外国人谋得本国高位,比如秦国的商鞅张仪皆为魏人,历仕鲁、魏、楚三国吴起,这些人不以投敌国而被世人不齿,在位的国君还许以高位,在战国时期,为何各国频频使用他国人为相?

image.png

  一、空有国名,而无国实

  昔日周武王伐纣,灭殷商,大封诸侯百国,然盛衰无常,周平王东迁,东周已无约束各路诸侯的实力,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各国相互伐战、兼并土地,最终形成战国七雄的局面。无论是春秋还是战国的诸侯国,虽为“国”,但本质上还是受周天子册封的封地。称为“一国”,但却像今日的行省一般,七雄争霸,说到底也只是周朝内乱,周王室无力平乱只得默许各国并起而已。

  二、互为宗亲、统称华夏

  战国时期,很多有名有姓的人,他们的名字中都有某姓某氏,比如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便是芈姓,屈氏,而秦赵国君都是嬴姓,乃是同宗。各国王室也多有复杂的姻亲关系,秦楚联盟,互嫁本国宗室之女,以结亲楚之好。由此可知,各国关系复杂,但远比我辈亲密,各国王室都沾亲带故的,虽姓氏复杂,然而各国却都以炎黄子孙、华夏族人自居,长期的通婚、战争、结盟、通商等,各国国民渗透融合,在生活诸方面渐趋一致,所以只要是能为国家带来富强的国士,姓甚名谁无足轻重。

image.png

  三、君以国事举、士以忠义报

  “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为何张仪横强而奔走六国不辞辛劳?为何苏秦只身入齐以只为保弱燕不灭?为何屈原宁愿投河自尽也不向秦称臣?乃是因君王的信任,“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昔豫让为报智襄子知遇之恩,更名改姓,“用漆涂身,吞炭使哑”,二击赵襄子不得,“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遂自杀以报智伯。

  而张仪、苏秦之徒,早年皆郁郁不得志,虽有大才却没有人用。张仪入楚拜令尹朝阳门下,但因被污蔑偷玉而被鞭打,差点身亡;苏秦拜鬼谷子门下,然而“出游数岁,大困而归”,秦惠文王、燕文侯的知遇之恩,两人没齿难忘,张仪为横强奔走,弱天下而强秦;苏秦挂六国相印,约定合纵攻秦,又暗中以间谍的身份在齐国活动,皆是为报君王重用之恩,对于这类有抱负志向,却在母国不受重用的名士,但在别国不仅国君礼遇有加,还被许以相国高位,君王举国相报,士人自然披肝沥胆。

image.png

  四、弘扬变法图强,国家焕然一新

  魏国以武卒闻名六国,秦军“虎狼之名”令各国胆寒,楚国“明法审令”为合纵纵长,韩能处必争之地而数年不倒,皆是因为国君重用变法之士以图强。国外的能人名士带来的是变强的法律、改革,国富民强,功在当代而利在千秋,国君自然重用之。

  战国七雄,虽割据一方,互相征伐,然而都是我炎黄子孙、华夏子民,所以国家的束缚并不强烈,名士成为他国相邦,不仅不会被世人讥讽,反而会让母国落下个“不识人才”的恶名。国君用他国人为相,不仅能使本国变得强大,还能留下知人善用的美名;不仅能招到更多的能臣贤士,还能收获忠心之臣,君臣和睦,岂不快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