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所有首辅里出身最差的,揭秘杨士奇的为官之路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杨士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明朝所有的首辅里面,杨士奇大概是出身最不好的一个了,他一岁丧父,母亲不得已改嫁,结果继父又得罪权贵被发配陕西戍边,且不幸死在了那里。杨士奇只能靠教书来维持母子生活,《明史》形容其“贫甚,力学,授徒自给”。但就是这样一个命途多舛的人,经过自己的奋斗,三十八岁进入内阁,从此一直担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更有二十一年担任首辅,并成为明朝为数不多的五朝老臣,那么他是如何实现逆袭的呢?

image.png

  纵观杨士奇的一生,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第一次发生在建文初年,朱允炆要编《太祖实录》,杨士奇以精通史学得到大才子王叔英的推荐,进入翰林院当编纂官,紧接着又在吏部的考核中,被吏部尚书以“此非经生言也”为由列为第一,擢升吴王府副审理,实现从寒门学子到入仕为官的跃升。

  第二次发生在永乐元年,朱棣靖难成功后,组建文渊阁,遴选杨士奇、解缙、杨荣等七人进文渊阁参与机务,在事实上组建了明朝首任内阁,而杨士奇以编修身份,成为了明朝历史上首任内阁成员之一。虽然他官阶依然很低,但已经成功地进入了帝国的权力核心。

  第三次发生在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因病去世,朱祁镇尚且八岁,不具备亲政能力,虽然名义上由张太皇太后主政,但是她规定所有事情均先经过“三杨”咨议后,再进行裁决,所以内阁是大明帝国实际的掌舵者,而杨士奇作为内阁首辅,有着无限接近皇帝的权力。

image.png

  经过这三次跃升,杨士奇成功从一个寒门学子,走向了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其过程堪称寒门学子励志典范。虽然这其中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三人都是明朝少有的明君的历史机缘,也有刚好赶上朱棣初创内阁的运气,但是更多的还是杨士奇自己具备出众的个人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杨士奇足够有才。杨士奇初入仕途,先是以“史才”征服了王叔英,而后又在吏部的考核中拿到了文臣第一的好成绩,凭借着出色的能力,先后担任过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的老师(或者充当老师角色),因此与每一个皇帝的关系都很好。另外,《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都是由他主持编纂,也从侧面说明了他过人的才能。

  其次,杨士奇足够忠诚。不管是面对哪个皇帝,只要他认为对的事情,都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朱高炽尚是太子期间,曾钟情于王汝玉的诗文,杨士奇谏言曰:“殿下当留意《六经》,暇则观两汉诏令。诗小技,不足为也”。宣德元年,朱高煦造反,朱瞻基御驾亲征,很快就平息了叛乱,有人建议连赵王朱高燧一起收拾了,杨士奇认为“有罪者不可赦,其无罪者宜厚待之,疑则防之,使无虞而已。何遽加兵,伤皇祖在天意乎”,赵王很是感动,主动交出了兵权,即避免了再起兵乱,又巩固了皇权。

  再次,杨士奇足够担当。不管是辅佐皇帝还是太子,他都能够以对方利益为先,即便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在所不惜。永乐十二年,朱棣北征回来,朱高炽接来迟,加上朱高煦的刻意编排,朱高炽得到了严厉斥责,杨士奇作为太子辅官,能够主动站出来,说“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迟,皆臣等罪”,朱高炽得以保全,他则被众人攻击,深陷诏狱,而且此类忠心护主的事情还不止一次发声,因此各个皇帝对他都非常信任,甚至是感激。

  最后,杨士奇足够宽容。杨士奇历经五朝,同朝为官者不计其数,而在与别人相处过程中,他能够坚持宽以待人,为自己争取到了很多盟友。宣宗即位之初,曾向杨士奇询问朝政大臣之事,问到杨荣时,杨士奇毫不吝啬夸奖之词,当宣宗说杨荣曾经说他的坏话时,杨士奇不仅不恼怒,反而对宣宗说“愿陛下以曲容臣者容荣”,他的这种胸怀即感化了身边同事,也赢得了皇帝的尊重。

  结束语:在历史的画卷中,有很多人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分析这些人成功的历程会发现,运气可能造就一个人的一时,但无法成就一个人的一世。杨士奇从一个寒门学子到内阁首辅,运气的成分肯定有的,但更多还是自身努力的结果,他幼年丧父,属于单亲家庭,跟着母亲四处漂泊,但困境没有消磨掉他的意志,反而磨练了他的品行,成为了他“登天”的垫脚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