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和鲁肃在政治见解上有哪些一致的地方?两人的交际如何?
2020-11-25 15:47:24 鲁肃 吕蒙 黄忠 庞统 周瑜 诸葛亮

  大家好,说起鲁肃周瑜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周瑜临终前给孙权上疏,说“鲁肃智略足备,乞以代瑜”,孙权同意,鲁肃由此成为东吴统御兵马的大将。在借给刘备荆州问题上,周瑜和鲁肃是有不同意见的,有人据此认为周瑜和鲁肃“政见不同”,还有人认为这是东吴战略思想的变化。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鲁肃和周瑜在对待刘备问题上的不同态度。

image.png

  刘表去世,鲁肃要求前去吊唁,并提出,如果刘备和荆州人同心,就应该好好安抚他,如果不是,则应该另想办法。到了荆州以后,听说荆州已经归降了曹操,刘备正在慌忙向南逃走,鲁肃就到南郡去见了刘备。鲁肃劝刘备和孙权联合,刘备很高兴,就派遣诸葛亮出使东吴。鲁肃先一步回到了江东向孙权复命。赤壁之战获胜后,曹操势力退回到了荆州的北部,刘备到京地向孙权借荆州,鲁肃劝孙权借给他,以便让刘备来抵御曹操。周瑜反对,给孙权上疏说:刘备是一个枭雄,关羽张飞是虎将,他们不是久居人下之人,不会长期为人所用。现在把土地借给他,让这三个人聚到一起,就好像蛟龙得到了云雨,恐怕水池是容纳不下他们了。在周瑜看来,应该把刘备留在东吴,多给他美女宝物,让他安于富贵,再把他和关、张二人分开,这样才能成就东吴大业。孙权接受了鲁肃的主张,将南郡借给了刘备,同时“上表”让刘备代理荆州牧。

  再看看两人一致的地方。

  鲁肃投奔孙权,两人有一番交谈,被后世称之为“榻上对”,大致意思有两项:一是暂时不可与曹操争锋,但曹操因为北方事多,暂时也顾不上江东,应该趁此机会经营好江东,以观天下形势;二是当务之急是浇灭黄祖,进伐刘表占领整个长江以南地区。后来曹操进攻江南,不少人都认为难以抵挡,建议孙权投降曹操。鲁肃单独对孙权说,这些人都是害你的,你不能和这些人一起议论这事。像我鲁肃这样的人投降了,将来还可以当上一个小官,你孙权投降了,曹操会如何安置你?于是鲁肃建议孙权应该早定下抗曹大计,并把周瑜接回来。

  周瑜回到吴地,孙权马上召开大型会议,议论对曹的战与降问题。周瑜认为,曹操虽然名义上是汉朝丞相,实际上是个汉贼,这就把抗曹定性为正义之战。又说东吴地广兵精,抵抗曹操是为汉朝除贼。周瑜还列举了曹操南下作战的四个不利因素,东吴必定能够战胜曹操的四项有利条件,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早在刚战胜袁绍那会儿,曹操曾经要求孙权将儿子送到许都做人质,孙权不想派去,但大臣们犹豫不决。孙权单独把周瑜带到自己家里,当着母亲的面商量此事。周瑜说,曹操并没有那么强大,您承接着父兄的余烈,再加上自己的神武雄才,是一定可以抵挡曹操的。把人质送过去,就会时时受到曹操的制约,不如不送,静待其变。如果曹操能应天命而有天下,我们再侍奉他也不晚。假如他不过是一个趁乱图利的军阀,他早晚会完蛋。我们奋勇争夺天下,又为什么要送人质给他呢?有了周瑜的支持,孙权没有送人质。孙权的母亲说,你以后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周瑜。

  也就是说,周瑜和鲁肃两人自始至终都是坚定的抗曹派。

  还是更早的时候,两人还都和袁术有过关联。周瑜带着兵帮助孙策经营江东,在击败刘繇后,孙策说,我这些人马取吴郡和会稽足够了,你还是回去镇守丹杨吧!等周瑜回到丹杨,袁术把周瑜的叔叔周尚的丹杨太守给免了,换上了自己的从弟袁胤,周瑜和叔叔就一起回到了寿春。袁术想让周瑜为将军,周瑜观察袁术,感觉这个人终将一事无成,所以请求任职居巢县长,想借着这个任职机会向东去依靠孙权。袁术答应了他的要求。

  在周瑜担任居巢长期间,鲁肃家里有粮,周瑜曾经专门前去拜访过鲁肃,并请求给与粮食资助。鲁肃家里有两大囤米,每囤都有三千斛,鲁肃随手指着其中一囤说,这囤给你啦!袁术听说鲁肃有乐善好施的好名声,就任命他出任东城县长。鲁肃见袁术没有法纪制度,不值得自己和他去建功立业,于是南迁到居巢县投奔周瑜。

  这从中可以看出,两人对袁术都不看好,时刻都做着离开他的准备。

image.png

  最后看看鲁肃和周瑜的交际。

  借粮一事过后,周瑜和鲁肃成为了好朋友。为了不做袁术的官,鲁肃投奔周瑜。周瑜渡江前去追随孙策,鲁肃跟随周瑜渡江,定居在曲阿县。不巧祖母去世了,鲁肃就回到东城安葬祖母。鲁肃有个好朋友叫刘子扬,他说凭鲁肃的才华,一定会在这乱世大显身手,应该赶紧离开东城,不要滞留。同时还给鲁肃推荐了正在巢湖一带招兵买马的郑宝。鲁肃回去后,周瑜已经把鲁肃的母亲接到了吴郡。鲁肃把自己想投奔郑宝的意思给周瑜说了。周瑜说,现如今不仅是君主选择臣子,臣子也在选择君主。劝他要选择一个真正能够成大业之人,这个人就是孙权。周瑜还说自己正在受到孙权重用,让他不必过多考虑刘子扬的意见。鲁肃听从了周瑜的意见。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见了孙权,孙权接见鲁肃并和他谈话,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榻上对”。在曹操准备进攻东吴时,鲁肃是文臣当中明确的抗曹派,他同时建议孙权赶紧召回周瑜。周瑜回来后,力主抗曹。凭周瑜在东吴的地位,他不但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还镇住了一众投降派,让整个东吴不再出现降曹的杂音。孙权授予周瑜实际上的抗曹军事前线的总指挥,鲁肃成为赞军校尉。赤壁之战胜利后,鲁肃先行回到孙权驻地,孙权让在家的文武大臣一道出来迎接鲁肃。孙权给鲁肃的是臣子的最高礼遇。

  在评论周瑜和鲁肃时,很多人往往只看到了两人对待刘备问题时的不同看法,有的人甚至夸大为“政见不同”,而总是忽略了两人总体战略的高度一致性。就周瑜去世前这一段时间来说,鲁肃用刘备来干什么?抗曹。这和周瑜的战略思想没有分歧。后来吕蒙率军夺长沙,鲁肃在益阳拒关羽,明确指责关羽,说当初你家军败,是我们接纳了你们并借荆州资助你们,所以这场战争是你们背信弃义。关羽对此无话可说。说这个话意思是,鲁肃用刘备,就是用他来抵御曹操的,这和孙权的战略思想不矛盾,和周瑜建议孙权的终极目标也不矛盾。两个人的差别只是在对待刘备的方法不同。周瑜是要孙权把刘备养起来,然后把刘备和关羽、张飞分开来。周瑜并没有说要除掉刘备,也没有说要解除关张二人的兵权,相反,周瑜还明确要带着两人一起作战,只是指挥权归东吴将领而已。就抵抗曹操、征伐刘璋、占领整个长江流域,然后立足江东征伐中原,在这些战略目标上,周瑜和鲁肃没有任何分歧。这就好比一家人要搞基建,所有人意见都已经一致了,有一个外人要来帮工,大家也都同意,只是在用什么方式让这个人来帮工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你能据此认为这两个人政见不同吗?更何况这两个人谁说了都不算,说了算的是孙权。是孙权这个人没有大气魄,有的多数是权宜之计,是他要借土地给刘备的,因为他没有大气魄,在对付曹操方面始终底气不足,所以才要刘备来帮助抵御曹操。就周瑜和鲁肃来说,就这么一点点不同看法,能比得上两人战略目标的一致吗?更何况两人的友谊,周瑜对鲁肃的了解,有几人能达到这种程度?有人说周瑜可以推荐吕蒙,可这时候的吕蒙还是吴下阿蒙,军职只不过是偏将军,行政职务只不过是代理寻阳县令,周瑜怎么可能推荐?孙权时期的东吴都督要的是文武双全,吕蒙尽管有一个“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成语说到他,但毫无疑问,四任都督,文治方面,吕蒙最弱。所以,不要把此后吕蒙的表现用在这个时候来说事,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时间和经历的。

  还有,周瑜之后鲁肃掌军,孙权为什么没有继续去征讨刘璋呢?这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从孙权这方面来说,他是想夺取西川,部队都集结了,但刘备不配合还横加阻拦,又因为孙权没有这个气魄,所以此时不了了之;从鲁肃方面来说,他恐怕知道自己没有周瑜攻城掠地的才能,尤其是孙权觉得这方面他肯定比不上周瑜,这恐怕也是导致孙权取蜀无果而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刘备东去京地见孙权,要求借荆州,鲁肃认为可行。周瑜不在京,而是在江陵前线,他上书给孙权认为此事不可。两人没有见面,也不可能有争执,怎么就会到了“政见不同”的地步了?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过犹不及”,用在周瑜和鲁肃身上也是如此。事情可能有点影儿,但说过了就是离开了事实,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这时候的孙权、周瑜和鲁肃,他们对天下和东吴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