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明明可以和邓艾对抗 刘禅为什么要开城门投降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邓艾偷袭,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受《三国演义》影响,许多人都对蜀汉政权有着特殊的情感,认为它才是正统,看着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建立蜀国,仿佛汉室指日可兴,然而蜀国才传二世,刘禅就开门投降,蜀国就此灭亡。面对刘禅的投降,许多人无比愤怒。

  邓艾偷袭成都时所带兵力,刘禅不一定会输,为何刘禅这样轻易投降了呢?

  邓艾偷袭成都

  邓艾起兵伐蜀时兵力是9万人,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说明邓艾偷渡阴平后兵力损失了多少,但其实也不难推测出,邓艾率领众将士成功越过天险,兵力肯定是会有损失的。

image.png

  而成都方面: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东汉时,每个郡所拥有的兵力在5000-10000之间,蜀国一共22个郡,益州地区人口密度并不高,所以平均一个郡按最低5000算,那么当时蜀汉全国一共应该有11万左右的兵力。

  《三国志钟会传》记载:

  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擐甲厉兵,塞川填谷,数百里中首尾相继,凭恃其众,方轨而西。

  当时姜维统领4-5万人与钟会迎战,再扣除抵御南蛮地区的1万多人,以及常驻东吴的3万兵马,那么成都此时至少还有2万左右的兵力。

image.png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邓艾进围成都之时,城内还有精兵3万人,粮草够支持1年,而此时邓艾的军队刚经历偷渡大战,疲惫不堪,刘禅完全可以凭这3万精兵以及充足的粮草,闭城不战,等待姜维的回援,成都不一定会被破。

  既然如此,刘禅为什么还要不战而降呢,在我看来有五个原因,让他不得不降。

  诸葛瞻之死带来巨大的冲击

  诸葛瞻是丞相诸葛亮的儿子,在蜀国人们心中,他被寄予厚望,刘禅对他也是无比器重,17岁时就招他为驸马,想将他培养成诸葛亮的接班人,蜀国的栋梁人才。

image.png

  然而当他面对邓艾军的攻势时,居然毫无还手之力,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这件事给刘禅带来了巨大冲击,当时蜀国已经是外强中干了,老一辈人才相继去世后,蜀汉已再难有可用之才,想找一个能与邓艾一较高下的人都没有。

  朝中众臣子不抵抗意识

  当邓艾围困成都时,朝中众臣几乎个个站出来劝降、劝逃。光禄大夫谯周更是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投降论,满朝文武大臣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驳,搞得刘禅也没有什么底气,本来刘禅底气就弱,再加上大臣们这样一说,他想投降的冲动就更加坚定了。

  前人的影响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公孙述的人曾经占据蜀地与朝廷对抗,结果被打败后,城中百姓受战争影响,死伤无数,公孙述也因此落下个千古骂名,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刘禅也不得不慎重考虑,免得成都百姓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中。

image.png

  受大势的影响

  刘禅投降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势已去,蜀国是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国,虽然他有着刘家皇室的血脉,看似好像正义、但实际上,从经济、人口、军队上来看,在蜀国最强盛的时期都不足以与东吴一较高下,更何况是在经过五次北伐之后。

  五次北伐,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其实就已经暗示着蜀汉难以完成光复汉室的大业了,而且自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等人去世后,能堪大用的也就姜维一人,蜀国政权实际上已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image.png

  而且经过多年积累,蜀国与其他两国的差距也越拉越大,如此一来,刘禅又如何守住先帝创下的基业呢,即使是拼死与邓艾一战,也不过是苟延残喘一段时间,离最终灭亡也是不远了。

  为保全自己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外,刘禅投降已是必然,但投降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保全自己。通常来讲负隅顽抗的亡国之君往往下场凄惨、身首异处,甚至祸及家族,既然败已成定局,何不选择投降,毕竟识是务为俊杰。

image.png

  事实证明刘禅的做法是很明智的,投降后的刘禅并没有被杀死,反而被封为安乐公,在洛阳享受荣华富贵,直到64岁寿终正寝

  许多人认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但在我看来,他绝非无能之辈,他接手的蜀国是一个诸葛亮死后留给他的疲敝不堪的贫穷国家,而他居然让这个国家度过了30载,最后的投降之举其实是明智之举,也是充满大智慧的。

  参考资料:

  【三国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