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门都是用木头做的 攻城的士兵为何不用火烧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城门火攻,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自古以来,城门就是一座城池、一个国家的重要防守,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乱时期,城门保护着城内百姓不受侵害,更加承担着保护国家的重任。城门一般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门,只要攻破这四个门,基本可以说这座城池就已面临失守。然而,古代城门都是木门,为何攻城时将士们不用火烧?其实是他们不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image.png

  一个国家的诞生,与之息息相关的就是领域内的百姓,百姓们的安危又极大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稳定,于是城池便应运而生,与之对应的便是城门。它既担任了城池内外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交通便利,又担起防守的重要责任。作为防守的重要一环,城门上会有大量的巡逻士兵,同时进出城池会接受规定的检查,一旦有什么可疑人士可以第一时间抓获,避免奸细混入城内。一旦战争爆发,城门的防守作用立即体现,只要守好城门,便能极大的阻止外敌入侵,延缓敌方入侵的速度,为援兵到来取得了较多的时间。所谓站得高看的远,城墙上的士兵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敌方的动态,在城墙上进行攻击。

image.png

  不要小看城门就是个简单的木门,实则非常坚固。古时修建的城墙就像个套圈一样,环环相扣,不仅可以将整个城池包围圈在其中,还会在此基础上再围一圈,内圈叫城,外圈叫郭。城也就是城池的内部,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俗称"内城";郭是城池的外围,俗称"外城"。除此之外,内城的城墙要比一般的高,而且厚,外城则相对矮些,一旦遇到敌方袭击,势必先攻破外城。讲到这里,肯定有朋友会问,那城门古时都是木质的,不比城墙更容易攻破吗?

image.png

  据记载,古时的城门其实十分坚固,均是选用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树加工建造而成。其次,为了确保城门更加坚硬,特地选用铁桦木或者枣木这样的木材,这种特殊的木材耐火性能极佳。在建造完工后刷上一层油漆,再辅以铜铁等材料,让城门变得更加牢固。城门在地理位置的选择上就采用了灭火设计,一座城池的建设自然是会选在交通便利、生活原料富足,尤其是水源充足的地区,即使水源缺乏,管理者也会命人挖掘一条护城河出来。

  在宋朝,襄阳区域的护城河仅是宽度就超过一百八十米,一旦有战乱遇到外敌火烧城门,军民便可从护城河中取水救火,日常水源缺少时也可直接引用。最后,城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非常宽厚坚硬的 “门栓”,它是城门的最后一道保险。有了这道保险“门栓”,外敌想要攻城都要消耗非常大的兵力,往往是将攻城的士兵累得满头大汗,也无法把门弄开。

image.png

  在《明史》中有记载:公元1461年,大太监曹吉祥的嗣子曹钦举兵谋反,发动叛乱。在攻打皇城的东安门时便采取的火烧城门的方法,有意思的是,叛军刚开始用火烧,本以为可以一举攻破城门,没想到守城的士兵反而为他们加柴,火势猛烈导致敌方士兵不敢上前。城门特殊的耐火性,火势虽大,但要想彻底燃烧完,需要一定的时间,待明英宗援兵一到,这些叛军只能兵败逃窜,可谓不战而败。

image.png

  古代的城墙是经过周密的规划和设计的,采用了很多先进的防守诱敌理念。古人在修建城墙时,会特意将城门伪装成最薄弱的环节,诱使敌军从城门开始发动攻击,殊不知看似简单的城门实则最消耗兵力,易守难攻。我们通过众多的影视剧中也可以看到城门上都有重兵巡逻把守,守城的将士们会利用石头、弓箭、火把等方式抵御外敌的入侵,而且从战略地位上也是极具优势,力度远远大于城下的敌军,杀伤力自然更大。

image.png

  后经史学研究发现,原来古时敌军并不是不愿意火烧城门,而是真的不敢烧,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赔本买卖,换谁也不想做。城门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能够流传下来的已经成为了文物,现如今也成为了旅游景点之一,经过多少年的血雨腥风,依旧屹立不倒 ,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参考资料:《北京的城墙与城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