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前并不具备兵力上的优势,为何还能成功?

  你知道赵匡胤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陈桥,位于今天开封的东北方,往南是黄河,往北出过许多古代的割据政权,例如五代十国时期后梁。赵匡胤也是在这里黄袍加身,从此慢慢结束混乱不堪的格局,天下大势渐渐走向“合”。当然,即便北宋的“合”,周围仍旧有西夏、契丹这样的凶猛敌人。

  陈桥兵变,听上去简单明了,殊不知它只是整个事件的结果,而过程要复杂的多,因为摆在赵匡胤面前有个大难题:彼时他并非禁军最高统帅。

  下面就要从五代十国军事结构说起了:

image.png

  需知,唐末之所以大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权力过大而中央孤危。几个割据的领袖,都是唐朝最初的节度使就是一个证据。紧接着北方的格局是:后唐灭后梁,后晋灭后唐,后汉替后晋,后周灭后汉。

  这就会形成两个必然的结局:1,一个政权灭掉另一个政权,原本属于地方军的势力,随着胜利,变成了中央军。2,禁军强大,皇帝需要设置机构来制衡。后周的郭威柴荣贡献出许多策略。

  最初,中央禁军核心机构是侍卫亲军司,它的长官叫做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因为权力过大常常闹出乱子,例子可见后汉史弘肇。郭威为了制衡,专门设置殿前司,分出亲军司的部分军力,这时候殿前司的职权稍稍低于侍卫亲军司。

  但说到底,中央结构还是给一家独大开了制度口子,因此到柴荣时期,他将殿前司的职权抬高,设置为与侍卫亲军司平级机构,从此一山二虎,两虎相争,皇帝居中。

image.png

  赵匡胤,一开始就是殿前司的统帅。虽然听起来很厉害,可是明眼人都知道,他旁边还有个亲军司,而且首领为颇具战功的李重进。根据史料统计,当时兵力分配是这样的:中央禁军常驻20万人,其精锐一分为二,6万归属侍卫亲军司,3万归属殿前司。也就是说:赵匡胤想当权臣,一人之上,是不可行的。

  可结局却是赵匡胤把不可行变为了可行,中间发生了什么?

  公元960年,有消息称契丹联合北汉,南下直逼后周。这个消息最开始从谁人之口说出,无从考证,《宋史 本纪第一》只载:

  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

  当时的皇帝是年仅八岁的柴宗训,没有治国经验,濒危之时,只能问计于宰相,谁知道宰相韩质不辨真假便请赵匡胤率军出征。这边儿,赵匡胤做出为难状,人太少!打不过啊!

image.png

  事情的结局,大家应该都猜到了:赵匡胤将本属于侍卫亲军司的部分人马分出来,带到边境抵御“强敌”,走到陈桥这块儿,发生兵变,黄袍加身。除此以外,他还做了另外一件事:制造谣言。《续资治通鉴长篇》道:

  时都下喧言,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

  意思是说,赵匡胤带兵出城之日,就是他做皇上的时候。

  类似的场景,在历史里其实层出不穷,多见于王朝更迭之际,例如刘邦斩白蛇、亡秦者胡也等等,目的大都是利用百姓对神灵的敬畏,率先制造出一批服从者、追随者。但是像上面那么直白的谣言,没有假借任何神物之口,还是仅此一例。因为分析环境,赵匡胤面对的与秦末又大有不同:他需要带兵回打,而后者是在民间起义。

  起义军的目的,多是使队伍不断壮大,赵匡胤的目的是:制造恐慌。《续资治通鉴》记载:

  市民恐怖,争为逃匿之计。

  显然,目的达到了。

image.png

  总结:陈桥兵变之前,赵匡胤虽然不具备兵力上的优势,但是胜在准备工作多。一方面他用计策“借兵”,壮大殿前司的同时削弱守卫在国都内的禁军。另一方面制造谣言,事半功倍。

  后记:

  兵临城下时,国都内的禁军头头石守信等人原本就与赵匡胤交好,因此毫无反抗地打开城门,可以说叛军一路上进行的特别顺利。周恭帝主动禅让皇位,随后被封为郑王,前往方洲。柴氏后人得到了赵匡胤的优待,以丹书铁券,永保富贵。但是郑王在20岁这一年就死了。

  北宋以兵变开国,又深深尝到五代后期兵力的威胁,因此自建国初期就即对军队势力严防死守,制定出许多分权政策。可,有一得必有一失,北宋也正因此大大制约军事势力,在日后与契丹、西夏争锋时,屡屡吃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