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剧 /首页 /正文
电影《1921》即将上映,会有哪些打动观众的细节?
2021-06-30 16:51:52

  总有一种力量,会让我们泪流满面

  《1921》即将上映了。

  电影的导演黄建新,是影视圈中出了名的“细节控”:在拍摄中,一盏灯的灯光,一个杯子的位置,导演都会用心布置。

  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必然都是用心打磨的结果。你是否投入了心血和精力,观众是能看出来的。

  这一次,我们注定会被细节打动。

  一、奔跑

  演员王仁君在试镜过后,导演追问了一句:“你跑步的姿势怎么样?”

  现在的年轻演员,大多有健身的习惯,跑步姿势怎么样?这是要跑马拉松吗?

image.png

  旁边的剧组人员解释:在电影中,王仁君饰演年轻的毛润之,他有一场奔跑的戏,沿着南京路,一直跑到外滩。

  “他那个(奔跑的)段落会产生超越表达之外的联想,这是电影的魅力。我们老说电影是结构魅力,就是这个意思,这是我们下功夫的地方。”

  就因为这个看似与演技并无关系的要求,王仁君开始留意自己的跑步姿势,他要展示出一种蓬勃年轻的奔跑的力量。

  二、火种

  与以前的同类电影不同,这一次,黄建新选择了从“李达”的视角切入到100年前那一场惊天动地的事件。

  在电影中,黄轩饰演的李达和倪妮饰演的妻子在天台上聊天。

image.png

  李达说起自己当初带头“抵制日货”,当他要点燃货品时,却发现手中的火柴也是日本生产的。

  “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

  李达说着,早已悲愤不已,而他旁边的妻子,已经泪流满面。

  这句话,一语双关。没有“火种”,那我们就自己燃起一束火。

  三、认知

  在上海租界隐蔽的印刷厂中,李达翻译好的的稿子正准备开始印刷。

  这时候,李达冒着被巡捕抓捕的风险,来到印刷厂。

image.png

  他有一个要求:将文章中的“百姓”改成“人民”。

  负责印刷的工人疑惑不已:这两个词,不是一个意思吗?

  李达解释说:“百姓是泛指。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

  两个词看似一样,但它传达出的观念并不相同。

  “人民”,是一个时代认知的进步。

  四、使命

  28岁的毛润之,达到上海后到了李达夫妇的住处。

  几人围桌吃饭。

  李达突然对毛润之“发难”:润之,你们湖南从我们这里拿走了很多刊物杂志,可是为什么我们没收到一分钱回款?

  毛润之认真回答:那些刊物,在湖南很受欢迎,很多年轻学生都想阅读,可是他们的经济能力有限,我们只好暂时不收钱……可是你放心,我们欠下的每一笔回款,都详细记录了下来,等到情形好转,我们一定归还。

  说着,毛润之将欠款账单递给李达。

  年轻的李达接过欠款账单,却一把撕碎,他说:毛润之,我供货,我供货,你分销,我们就像开公司一样,今天我破戒,陪你喝一杯,为早起开全国之民智!

image.png

  那一刻,让我们看到了100年前,那一帮年轻人的担当和使命。

  虽然是在夜色苍茫之间,但却让我们看到了最美的星光。

  五、前行

  张颂文在采访中曾经感慨一句:

  “有同样追求的人,他们终究会穿越千山万水,走到一起。”

  或许,这是对《1921》最好的总结。

  电影中的那些细节,让人忍不住泪流满面。

  最后,在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天青色等烟雨,船头一位女子撑伞遮雨,那一幕,细腻如画。

image.png

  就是在这个场景下,我们知道的一切,开始了。

  如今,100年过去了,《1921》频频被刷上热搜。

  这一次,这个热搜,等了他们10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