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兵败后为何不回成都,而留在白帝城呢?
2021-12-02 14:12:23 武圣人 张飞 刘备 关羽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刘备一生戎马,只为匡扶汉室,从白手起家到作用半壁江山,光鲜的背后有着数不尽的艰难曲折。早年被吕布打败,两次抛妻弃子,长坂坡有差点丢了性命。直到遇到诸葛亮才拥有荆州立身之地,刘备自称汉中王之后,其实力范围到达最为强盛的时期。然而好景不长,这一切都以关羽北伐和荆州被袭为转折点。关羽被杀,刘备张飞悲痛欲绝,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举倾国之兵讨伐东吴。

  蜀军所向披靡,很快就逼近夷陵地区,然而正中了陆逊骄兵之计。刘备又将军队驻扎在山林之中,陆逊利用火攻,焚烧蜀军连营七百里。致使刘备军几乎全军覆没,刘备被赵云安全送到白帝城之后,便在此处安定下来,后来因病在白帝城去世。刘备兵败后为何不回成都,而是待在了白帝城?这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以下依据演义内容做简要分析。

  首先刘备不回成都是无颜面对蜀中百官将士。刘备夷陵之战,全军被火烧连营,损失殆尽。刘备气势汹汹的要找东吴复仇,然而谁也不曾想到,会蒙受如此巨大的损失。刘备没有复仇,相反的是被仇人打败,这是何等的绝望。蜀汉为了支援刘备,出人出力,将士们浴血奋战,却死伤大半。这些都是活生生的生命,蒙受损失的不仅仅是刘备,百姓们更是苦不堪言

  我想刘备当时对于东吴的仇恨,必定是有增不减。他此时想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伤痛,更有蜀中百姓和千万将士的哀伤,因为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亲人。蜀中的百姓遭遇如此大难,而这都是因为讨伐东吴惹的祸。刘备作为战争的发起者,又怎么跟这些百姓交代呢?

image.png

  除了百姓,刘备也无法与百官们交代。毕竟当时有很多人反对伐吴,主张先讨伐曹魏,而刘备却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誓死要讨伐东吴。为兄弟报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夷陵之战损失之巨大,影响之深远,远非为兄弟报仇这个原因能够推脱的。百官们会如何评价刘备的失败,蜀国的命运又将如何,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作为一代国君,战争的发起者,又如何跟大臣们交代?这些都将会困惑着刘备,他内心也是彷徨的、痛苦的。但他仍需要面对现实,于是索性刘备就不回成都,直接住在白帝城,并伺机寻找机会。演义中曾这样记载:

  先主叹曰:“朕早听丞相之言,不至今日之败!今有何面目复会成都见群臣乎?”随传旨就白帝城驻扎,将馆驿改为永年宫。

  其次刘备驻扎白帝城至少还有这两个目的。刘备没有直接逃回成都,一者是因为后有追兵,虽然吴军被诸葛亮八阵图阻挡,但谁也无法预料,吴兵会不会再次杀过来。而白帝城就占据了最好的天时地利,易守难攻,更有山川地利之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里是最适合阻击吴军的地点,如果白帝城一旦被攻陷,益州将会门户洞开。可以说刘备当时已经退无可退,刘备留守白帝城,还可以坚守待援,阻击吴军,防止其攻占益州。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情深似海五虎上将三人因东吴而死(关羽张飞黄中),刘备对于东吴的恨是无法化解的。只要他还活着,是多磨想复仇。因此刘备没有回到成都,据守白帝城就是想伺机杀回东吴,万一曹魏偷袭东吴或者是荆州,或者吴军在白帝城北击败,总之会有一些可能。刘备怎么能放掉仅有的一线希望呢?

image.png

  再次刘备不回成都,还有这两种说法。一者刘备在夷陵被打败,损兵折将,蜀国实力大为消减。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蜀国成为最弱小的一方,东吴逐渐强大,但吴蜀都弱与曹魏,而夷陵之战,东吴也曾想曹魏称臣。刘备料定,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蜀国很有可能被吴魏联盟或者曹魏灭掉。因此刘备在白帝城也是等待机会,要么杀回东吴,要么东吴前来讲和。果不其然,刘备到达白帝城不久,孙权便派遣诸葛瑾前来连蜀抗曹。其实孙权也明白,曹魏虎狼之师,早晚不会放过东吴。而刘备在白帝城不走,也是等待这样的机会。

  二者刘备一生征战,虽然曾坐拥半壁江山,但也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而夷陵之战,刘备更是被陆逊追了上千里,加上刘备当时已经六旬,他已经跑累了、败多了,到达白帝城之后,刘备已经心如死灰,不想再跑了,也许他真的想在此好好休息一下,只可惜不久后就病逝在白帝城。演义曾这样记载:

  (刘备)抚其背曰:朕得丞相,幸成帝业;何其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悔恨成疾,死在旦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